在鎂光燈前搔首弄姿向來只是“穿Prada的女魔頭”享有的特權。隨著男色時代的到來和男性時尚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時尚男編輯掀起了他們神秘的“蓋頭”,走向前臺,欲與時尚女魔頭一爭高下。這些男人既有身材,又有相貌,還有品位,瞬間成為攝影師和街拍達人的寵兒。對于男人來說,他們是時尚穿衣風格的絕佳模仿對象;對于女人來說,他們的存在宣告了這樣一個事實——懂時尚、會著裝的男人未必是gay。
英倫熟男Jefferson Hack
作為著名英倫時尚雜志集團Dazed & Confused的創(chuàng)辦者兼執(zhí)行主編、英國超級名模Kate Moss的前夫,Jefferson Hack在哪兒都是媒體聚焦的熱點人物。其麾下的《Dazed & Confused》風格鮮明,關注的領域從潮流時尚到庶民生活,從文學音樂到攝影藝術,處處體現(xiàn)著英倫氣質特立獨行的風范。Jefferson的穿衣風格與這本雜志異曲同工,體現(xiàn)著強烈的英倫時尚氣息。紳士風格的西服和大衣是他的心頭大好,衣著搭配低調而不失前衛(wèi),極具親和力。
俏皮紳士Hamish Bowles
油光澄亮的頭發(fā),高挑的鼻梁,一撇頗具喜感的小胡子,乍看上去,Hamish Bowles頗有點薩爾瓦多?達利的邪氣。身為《Vogue》雜志歐洲版的負責人、時尚評論家、收藏家以及全球多間知名博物館的創(chuàng)意顧問,Hamish曾多次被《名利場》雜志評為“國際最佳著裝名人堂”男士。他善于以豐富的想象力搭配不同的印花和色彩,大膽地利用亮色(如許多男士都敬而遠之的玫紅色)的襪子或領帶等配件搭配正裝,配合精心修飾的發(fā)型和小胡子,盡顯幽默俏皮的氣質,在眾多型男中脫穎而出。
嬉皮魔頭Olivier Zahm
時尚男編們總是不憚于向外界展示他們優(yōu)秀的跨界創(chuàng)作能力,幾乎沒有哪一位頂級男魔頭只是靠編輯這個飯碗來謀生,Olivier Zahm也不例外。除了擔任著名的《Purple Magazine》主編一職外,他還涉足藝術評論、收藏、編導和攝影等多個領域,且都小有成就。創(chuàng)辦于上世紀90年代的《Purple Magazine》是一本混搭“文學、評論、詩歌、時裝和性”作為主題的雜志,Olivier Zahm本人的穿衣風格也與此類似,既狂放不羈,又暗藏機智。黑色皮衣和金色腕表是這位頂著蓬松卷發(fā)的法國嬉皮的標志性打扮,“蒼蠅墨鏡”和尖頭皮鞋也是他的心水配件。
知性潮男David Thielebule
作為一名時尚男士,僅僅能對各大品牌的潮流款式如數(shù)家珍還遠遠不夠,更重要的是懂得以細節(jié)取勝。身為時尚雜志《Harper's Bazaar》的配件編輯,David Thielebule顯然無愧于“細節(jié)之王”的盛名。彩色條紋圍巾搭配修長黑色風衣,大號皮制拎包搭配深色夾克,這些不起眼的小配件,在David的混搭創(chuàng)意下如萬綠叢中一點紅,將整體造型點綴得恰到好處。
混搭型男Francesco Cominelli
如果你自認還屬于青澀年華,無意依靠單一色調的風衣和皮夾克遮掩內心的不成熟、不淡定,不妨學學Francesco Cominell的穿衣風格吧。這位來自意大利的《Vogue Hommes》國際版助理編輯曾于紐約攻讀時尚造型專業(yè),浸淫過米蘭、巴黎等時尚之都的潮流氣息。他擅長混搭,利用不同面料的衣服搭配鮮艷和深沉的色彩,凸顯出高對比的層次感。大膽的服裝造型使他總能在一群穿著黑白灰西服的男人中跳脫出來。別以為男人只適合深沉低調的服飾搭配,選擇豐富的層次、適當運用鮮艷的亮色更能體現(xiàn)出你對生活格調的不羈熱愛。
陰柔帥哥Benjamin Bruno
法國版《Vogue》是龐大的《Vogue》雜志帝國版圖中最為耀眼的一抹亮色。在前任主編Carine Roitfeld統(tǒng)帥的十年里,法國版《Vogue》儼然成為時尚雜志的標桿。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的得力干將全都是女魔頭——除了Benjamin Bruno。大約是近朱者赤,這位“鶴立雞群”的男編輯也沾染了一些女性的陰柔氣質。他的服裝以黑色為基調,還喜歡將女性化的飾物和配件元素加入服裝搭配中,使整體造型頗具中性氣質,難怪有人稱他的服飾風格為“雌雄同體”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