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維基解秘網曝光的美國外交秘密電文是突尼斯這次沖突的催化劑,這或許稱得上是世界第一場“維基革命”
26歲的突尼斯青年布瓦吉吉大學剛畢業就失業了,靠賣菜養家糊口。不久之后,“城管”過來沒收了他的攤檔,說他缺少合法的營業證書。
布瓦吉吉接下來的極端憤怒沒有人知道確切的原因。有些目擊者說他曾被“城管”追著當街扇耳光,也有人說他試圖向失業中心投訴自己的遭遇,但沒有人理會他,反而受到羞辱和嘲笑。
2010年12月17日,布瓦吉吉在一處政府大樓前點燃了自己,隨后被緊急送往醫院,在那里待了18天,直到死亡。當時,總統本·阿里還曾親自前往看望他。
但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了。
一個默默無聞的小販之死,引發了突尼斯全國的動蕩,繼而導致執政23年的本·阿里倉皇出逃沙特。
小販自焚“燒垮”突尼斯總統
布瓦吉吉自焚當天,當地的抗議民眾走上街頭,與軍隊發生流血沖突,造成一死兩傷,隨后引發了全國持續3周的大規模流血沖突。本月14日上午,數千民眾在內政部大樓周圍聚集,該建筑是突尼斯政府的標志之一。有人企圖沖入內政部,警方隨即發射催淚彈,局面更加混亂。
突尼斯總統本·阿里10日就曾發表電視講話,譴責“來自國外的黑手”不斷在突尼斯制造社會騷亂和流血沖突,并表示突尼斯已經啟動司法程序,將對最近在突尼斯西部和南部地區接連發生的社會騷亂展開徹底調查。
在1月13號的全國電視講話里,本·阿里用通俗的阿拉伯語,以異乎尋常的謙遜的口吻,保證在他任期結束的2014年不會重新大選,同時承諾將進行更加溫和的統治。
15日上午,沙特國王阿卜杜拉證實,本·阿里及其家人已進入沙特尋求庇護。此前本·阿里曾想到馬耳他或法國避難,但鑒于突尼斯國內民眾激烈的反本·阿里浪潮,兩國都拒絕接待他,他乘坐的專機在馬耳他上空盤旋幾圈后轉往海灣,最后降落在沙特的吉達機場。
這也標志著本·阿里23年的執政生涯從此結束,他成為阿拉伯世界首位因公眾抗議而被迫辭職的阿拉伯領導人。
本·阿里曾是“突尼斯的奧巴馬”
本·阿里在自己權力最后時刻的調子讓人回想起以前的那個年代。事實上,本·阿里從權力寶座上的墜落和他當初的攀升有著驚人的相似。
在1987年一場不流血的奪權戰中,本·阿里從終身總統哈比卜·布爾吉巴手中奪走了權力。那個時候突尼斯在前總統布爾吉巴搖搖欲墜的獨裁統治下被推到了內戰的邊緣。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本·阿里被稱為這個國家的拯救者受到了廣泛的贊譽。他當時的形象正如總統大選之初的奧巴馬,人們認為這個有先見之明的領導者將會把國家從深淵中拉回來。
通過控制混亂,本·阿里拯救了突尼斯掙扎中的經濟,恢復了政治秩序。
可本·阿里還遠遠不止是一個拯救者,人們當時還相信,他是一個民主主義者。他發表過關于政治競爭的必要、政治透明、言論自由等一切正確的言論。他還就個人自由、信仰自由、持有和表達反對意見,以及人權等發表過演講。
一些人,也許總統本人也在內,可能會說,本·阿里一開始確實想成為在他政權的頭一年半里所宣稱那樣的領導人。
1990年代有超過10000名反對者被投入了監獄。就像其他獨裁政權一樣,本·阿里政府出現了一種上癮的偏執,任何形式的批評都被當成了反對者。從此沒有人敢對這個政府再有什么抱怨了。
出于對政權的迷戀,本·阿里一直在排斥潛在的接班人出現,他的很多政治對手遭到了逮捕和流放,突尼斯不少反對黨都沒有合法的地位。他還因為嚴密控制新聞報道被冠以“媒體捕食者”的外號。2009年大選中,本·阿里再度高票當選總統,開始第五個任期。他在選舉前威脅如果有反對者質疑投票結果的公平性,就要將他們投入監獄。
本·阿里的執政哲學是用相對較好的生活水平來換取民眾對缺乏新聞自由和政治民主的沉默。他多年來推行的一直是“以穩定保發展,以發展促穩定”的基本國策。
平心而論,在本·阿里統治的大部分時期,突尼斯的經濟一直保持了相當令人側目的增長速度。突尼斯有一個龐大的中產階層,以及相比鄰國更高的生活水準。只要你不插手政治, 本·阿里政府不會管你,并且允許你賺點錢,買一棟漂亮的房子或者公寓,過上比你父母更好的生活。2007年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突尼斯為非洲大陸經濟競爭力最強的國家,2009年突尼斯的經濟增長率達到了3.1%。
但是,該國失衡的經濟結構多年來一直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以出口和旅游為主要增長點的經濟深受不景氣的全球大環境影響,國內就業環境也日趨惡化。突尼斯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國目前的失業率為14%。而據英國媒體報道,突尼斯年輕人的失業率實際上達到了驚人的52%。
突尼斯向來鼓勵公民接受高等教育,大學生找工作曾經不是問題,然而失業現象在過去10年越來越嚴重。不少批評者指責政府官員任人唯親和大搞裙帶關系,致使普通百姓沒有后門就找不到工作。本·阿里總是將權力集中在少數他信任的政治家族手里,他的妻子萊拉曾被曝光安插自己娘家的親戚出任政府大員。
即使在倉皇辭廟之際,本·阿里家族也不忘再撈上最后一筆。17日,法國媒體引述該國情報人員的話說,本·阿里逃亡前,從突尼斯中央銀行取出了1.5噸的黃金,并轉運到了海外。
突尼斯的腐敗:你的就是我
2009年6月,維基解密網站的一份電文形容本·阿里家族猶如黑手黨,控制著整個國家的經濟。另一份2009年的電文描述了在本·阿里女婿的豪宅里舉辦的一次宴會:羅馬時期的文物隨處可見;客人們享用著用私人飛機從法國南部小鎮空運來的酸奶;一只寵物老虎在花園里漫游。還有一份電文題為《突尼斯的腐敗:你的就是我的》,文中稱,在突尼斯,只要是總統家族成員看上的,無論現金、土地、房屋甚至游艇,最終都得落入他們手中。
民眾對于前總統家族的腐敗早有耳聞,不過這些曝光的電文卻讓人們知道高層腐敗的細節,顯然正是因為這些赤裸裸的腐敗行徑再加上社會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最終導致人們走上街頭。美國《外交政策》雜志稱,維基解秘網曝光的美國外交秘密電文是突尼斯這次革命的催化劑,這或許稱得上是世界第一場“維基革命”。
網絡的力量還不僅如此,一些社交網站對于示威活動的組織也有很大貢獻。在2009年伊朗大選后出現的騷亂中,當時剛剛興起的微博網站Twitter在其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示威者正是通過這個網站來交流信息。為此,美國國務院還專門要求該網站的運營方暫時終止維護工作、繼續向用戶開放,目的是不想因為技術維護讓示威者之間失去相互聯系的渠道。
在這次突尼斯騷亂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社交網站Facebook。在突尼斯,有不少網站被禁。不過,Facebook并沒有被禁,10個突尼斯人當中就有一人擁有Facebook賬號。人們正是通過這個網站來傳遞示威的信息,放大官方對示威者的鎮壓,激發民眾的不滿,并相互串聯,這對于傳遞民眾的不滿發揮了重要作用,它讓原本膽小怕事的普通民眾開始打破沉默,緊密無間地團結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