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市場在我們走出去戰略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當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10年雙邊貿易額1400多億美元,從該地區進口的原油占我國進口原油的30%。近期突尼斯、埃及巨變,引起了利比亞、巴林、敘利亞、也門這些阿拉伯國家的動亂和動蕩,動亂的長期性、不確定性、破壞性還難以估量,但影響將繼續顯現。西亞北非將進入30年以來最嚴重的動蕩期,阿拉伯國家將陷入體制調整、政策改革和局勢動蕩相互交映的長期的震動中。
一、當前形勢下,阿拉伯國家的經濟走向
(一)地區經濟增長肯定要受到影響
埃及發生反政府示威動蕩的前一天,1月25日的五個星期之后,阿拉伯16個國家股市市值蒸發了1240億,埃及、突尼斯、利比亞等國的經濟遭受嚴重打擊,主權評級下降。3月初,美國的龍比尼全球經濟公司已經將2011年西亞北非地區經濟增長預期由原來的5%調低到4.5%,為什么沒有大幅下降呢?從地區經濟機構和國際經濟機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這些重要的經濟體它的局勢,還有經濟走向還是比較看好的,無論從股市的表現,或投資者信心來講還是比較穩定的,想支撐這個地區經濟總體保持上漲。
(二)地區國家之間的貧富分化更加嚴重
最近一段時間油價非常高,在3月份達到116美元一桶。油價保持高位,將使產業國收入增加,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改善民生、完善基礎設施和調整經濟結構,而非產油國將面臨成本上升、資金短缺,推動通脹加劇、食品價格上漲、糧食危機加重,從而加劇和引發新一輪的危機。
(三)阿拉伯國家的經濟政策將出現起伏
在政策方面阿拉伯國家將更加注重引進資金和技術,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阿拉伯國家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和創造就業的任務更加迫切。前一段時間利比亞、阿拉伯出臺了一些改善民生的措施。目前由于美法英軍事介入利比亞,利比亞局勢如何發展引發人們關注。
經濟政策的調整、改革開放和保護兼有。一方面阿拉伯國家保增長、促就業、惠民生政策力度加大。比如像沙特一千多億美元的資金投入到增加就業當中來。阿拉伯國家主要是依靠石油、依靠能源,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為了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創造新的就業機會,阿拉伯國家能夠繼續堅持改革開放,加大吸引外資的力度。上世紀90年代多元化的主要領域是石油化工的加工,旅游、金融、服務業。現在在海灣國家、產油國里面,服務業GDP比重也是相當高的。
保護本國產業和當地就業的傾向更加嚴重,外資企業的經營成本將面臨著上升,比如像埃及發生政府更替以來,埃及當局準備將最低工資標準從400埃鎊提高到1200埃鎊,大概一美元換六個埃鎊。總體上看,隨著阿拉伯國家政局不斷變化和演進,他們的引資政策將出現時松時緊、外松內緊的可能。
二、地區局勢的動蕩對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的影響
(一)近期的政治風險將直接威脅到我們企業和項目的安全
在利比亞我們項目遭受重大損失,如果多米諾骨牌效應傳導到阿爾及利亞、約旦,我們人員機構比較多的國家,這樣我們會面臨更大的損失。現在我們在阿爾及利亞的人數大概是3.5萬人,約旦大概7千人。目前中國在利比亞承包的大型項目一共有50個,涉及到合同的金額是188億美元。由于當地政局動蕩,大部分中資企業人員撤出之后,對于項目的進展和中資企業的經營狀況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所以建立有效的海外投資安全保障機制尤為重要。
形勢惡化對我們在建的在談的承包工程和產業轉移項目會有影響,我們對阿的海外業務可能會出現一定的下滑。2010年在工程承包領域的合同額出現一定額度的下降,今年恐怕幅度會稍微再大一點。比如像在埃及的中資企業,他們對市場預期普遍調低了,業務在收縮或者占據投資的計劃。現在穆巴拉克下臺以后,埃及的開羅成了示威之都,很多行業發生罷工,要求增加工資。在埃及的中資企業一度面臨勞資關系緊張,給當地員工加薪10%到20%。當地員工對提高工資、改善福利待遇訴求使企業經營成本有所上升。
政局動蕩造成北非地區部分采購商因經營困難卷貨逃走。短期內的貿易應該謹慎面對,防范貿易風險。
(二)地區局勢的動蕩對我們經貿合作的長期影響
1. 能源供應可能會趨緊。利比亞石油產量下降,油價上升,我們原油進口的成本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如果巴林形勢再出現一些變化的話,對沙特將會產生重大影響。沙特原油都在東部,也是什葉派人口比較多的地區,局勢有待進一步觀察。如果沙特受到影響,將對我們的供應產生影響。2010年我們進口沙特原油4464萬噸,占我們總進口的18.7%。
2. 出口增幅可能放緩,甚至下降。這次出現動蕩的埃及、約旦、利比亞、阿爾及利亞這四個國家,占我們對阿拉伯國家出口的比重是22.6%,超過五分之一。阿聯酋是一個轉口中心,2010年我們對阿聯酋的出口是212億,占阿拉伯國家出口的33%,將近三分之一。地區動蕩不僅會影響到我們對這四個國家的出口,可能還會影響到我們對阿聯酋的出口。
三、地區局勢動蕩之后市場出現一些新的機遇
雖然現在面臨動蕩的局勢,但需要我們正確看待和分析今后局勢的發展。中阿雙方合作的基礎較好。近年來中阿合作發展迅速,聯系緊密,今后無論是阿拉伯國家政治體制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民主化進程如何演變,他們加強對華經貿合作,分享我們的發展成果,促進本國經濟發展,這個大的方向是不會變的。一旦政局穩定下來,就會出現一些新的機遇。
(一)第一個機遇:阿拉伯國家與我們開展戰略性合作有所加強
從一般的商業合作到戰略合作的意愿加強。西方拋棄穆巴拉克,令海灣國家失望,在戰略伙伴的選擇上向東傾斜。同時阿拉伯國家尋求穩定的外部支持,充分發揮本國的資源優勢,加快推進產業多元化的愿望更加強烈,對我們資金、技術和經驗,借助的訴求有所提高。
有北非的國家提出來,加強和我們在礦產開發領域的合作。摩洛哥是磷酸鹽的主要產地,上游開發領域一般是不對外開放的,他們提出來希望在已有的貿易合作基礎上,中國企業能夠在礦業開發上加強合作。此外在農業、制造業、高技術人才交流領域我們也迎來戰略合作機會。
(二)第二個機遇:阿拉伯國家的私有化進程
有分析認為,這次地區動蕩之后,部分阿拉伯國家的金融服務、電信、旅游等行業私有化進程將加速。據統計,阿拉伯國家政府在公開上市企業里邊,擁有的股份達到3200億美元,比如突尼斯政府表示,本阿里家族控制的礦業和旅游業將直接出售或上市來吸引外部資金。這些領域包括金融服務、電信、旅游,這些都是我們對阿拉伯國家合作中的短板,如果我們企業能夠借投資私有化進入,對于拓展商業利益,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商機和服務,都會有很大幫助。
(三)第三個機遇:利用西方對阿拉伯的優惠政策,不斷擴大合作規模
未來美歐這些西方國家為了維護他們地區的戰略利益,將會進一步加大經濟投入,給這個地區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美國政府在3月15號的時候宣布,將增加埃及合格投資區的數量。美國和約旦在埃及建設的合格投資區,在合格投資區里的企業本地化達到30%或者40%;在勞工環保的標準上滿足一定的要求,你區域的產品就可以免關稅出口到美國。另外,近日在法國召開的8G會議上,已傳出與會國家將對埃及和突尼斯提供400億美元的援助投資,以推動兩國的經濟重建。現在我們有些企業已經在合作區內進行了投資。今后將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我們應抓住這些機遇,擴大我們投資規模,以加快我們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