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小編們采訪結束時已經快晚上8點了,走了三條街問了四家賓館都說客滿了。到了第五家,終于說還有兩個房間,只不過有一間緊鄰廚房。
小編提出去看看。推開門,哇,透過窗玻璃,鍋碗瓢盆一覽無余。好在房間還算干凈,累了一天,顧不得那么多了,當即拍板:就它了!
睡至凌晨,兩位小編被蚊蟲驚醒,開燈對望,每個人臉上,胳膊上都掛了幾個包。小編趕緊給服務臺打電話:“蚊子太多了,有蚊香嗎?”服務員聲音慵懶:“沒有。有敵敵畏,叫人去噴噴?”
讓孩子飛
由于我們要去的村莊比較偏遠,為了節省路上的時間,婦聯的工作人員任姐熱情陪同。
一路上,大家海闊天空地聊天,聊著聊著就聊到了孩子身上。任姐向烏耕編輯請教:“我那孩子喜歡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喜歡看。閑書,什么歷史,地理,小說、戲劇……就是不喜歡做作業,一點也不重視分數。我很郁悶。我怕這樣下去不行,你們說有沒有什么好辦法呢?”
“一個孩子就如一粒種子,生長是其強大的本能,愛讀課外書,意味著孩子有強烈的求知欲,她在探索這個世界。這就是生長本能,是生命最重要的原始動力。應試教育只要分數,它不僅消滅天才,也消滅孩子的求知欲,把有趣的知識做成世界上最難下咽的‘快餐,讓所有的孩子在幼年便患上有可能終生都無法治愈的厭食癥。一位家長可能改變不了應試教育,但可以把它對孩子的影響降到最小。給她合適的土壤,比如尊重和愛,她自己就會長得枝繁葉茂,而不要天天拿著剪刀,去修剪孩子身上那些天才而美麗的羽毛?!?/p>
烏耕編輯一席話,說得任姐頻頻點頭。愛孩子,就得讓他自由自在地飛翔啊。
鄔隊長!大伙兒都這樣稱呼鄔繼芳。提起鄔隊長,那可是十里八鄉沒有不知道的,打腰鼓、舞獅子、扭秧歌,樣樣在行!
今年60歲的鄔隊長是濟寧市市中區皇營村村民。皇營村自進行社區改造后,日子好了,各種群眾文化活動也熱鬧起來。腰鼓隊就是這時候成立的,鄔繼芳毛遂自薦當了隊長。
可別以為鄔隊長是文藝科班出身,其實之前她連一天的培訓也沒參加過。早年的時候,日子窮,一家人就擠在結婚時公婆分給的灶間里,房頂,墻壁熏得烏黑,她從鄰居家找了幾張報紙湖了糊,才勉強能住。為了攢錢蓋口房,鄔繼芳大辮子往頭頂一盤、手巾一包,就到熱力公司當了裝卸工。至今提起來,工友們還說老鄔好樣的??杆?,一路小跑不輸于小伙子,揮舞著大鐵锨卸煤,一天能卸十七八車!
鄔繼芳當年靠裝卸蓋起的三問紅瓦房,如今已換成了兩套大樓房(其中一套是門頭),光出租一年就能收入3萬元。日子火了,鄔繼芳也閑不住,放下鐵锨,背起腰鼓,搖身一變成了鄂隊長。
從2003年到現在,鄔隊長帶領她的腰鼓隊,火遍了三縣五鄉,魚臺、嘉祥兗州,金鄉,誰家娶妻生子、誰家開業上梁,都會請鄔隊長去熱鬧一番。而鄔隊長帶領的腰鼓隊,也從當年的十幾個人,增加到62人。
最美不過夕陽紅。小編們請鄔隊長即興表演一段,于是咚咚鏘鏘的鼓聲響起,舞動的鄔隊長競也像一只振翅的蝴蝶,美,美!
托牛所所長
早上5:30,編輯們就起床了,睡眼朦嚨地到了地方,頓時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睡意迅速全無。
一群奶牛分成兩隊被趕進擠奶大廳,牛頭朝外,牛尾朝內,排得整整齊齊,養殖員一邊給奶牛消毒,一邊熟練地套上吸奶器。大約10分鐘后,一個中年婦女拿著紙筆開始逐個登記每個容器內的奶量。她叫張金煥。
46歲的張金煥是水滸故地梁山縣一位普普通通的婦女,她在自己的家鄉創辦了占地110余畝的奶牛養殖公司,在公司現存欄的1000余頭奶牛中,她自家養殖的僅有80頭,其余900多頭都是十里八鄉的村民趕著來集中飼養的,張金煥稱這里是“托牛所”,而她自己也就被人們稱作“托牛所所長”了。
養牛前,張金煥曾經當過10年的“豬倌”。經過10年的打拼,張金煥感到養豬存在很多風險,于是毅然“棄豬養?!?,可是她萬萬沒想到,當時梁山的牛奶市場銷量很低,每天產的奶根本賣不出去。無奈之下,張金煥只好把牛奶送人,喂豬,甚至倒進養殖場旁的河溝。說起那些經歷,張金煥流下了熱淚,那時候她幾乎傷感到了絕望。張金煥并沒有因此放棄,她反而收購起牛奶來,隨著收購奶量的增加,濟寧某乳業公司終于把她這里設為定點供貨單位??赡嵌螘r間,張金煥告訴我們她收購的牛奶是每斤9毛錢,賣出去卻是每斤8毛8,別的養殖戶都賺了錢,自己卻賠了。張金煥并沒有覺得吃虧,周邊的奶牛養殖戶多了,當地的牛奶產量高了,乳晶加工企業自然給的價格也就上升了,這才是張金煥的目的所在。
昕了“牛所長”的故事,編輯們不由地伸出大拇指,夸獎這位張大姐的創業之路和獨特的經營眼光。如今張大姐的“托牛所”正在日益擴大,經營項目也逐漸多元化——去年,她就在梁山最繁華的路段開了一間鮮奶吧。
這次的采訪有點不同——逛街。不過,吸引小編們的,既
不是衣飾鞋帽,也不是玩具數碼,而是這里的店主們——清一
色的女老板耶!無論走進哪一家店面,店主都笑靨如花,讓人如沐春風。
微山縣婦聯發起了一項“巾幗文明示范街”創建活動,以縣城新河街為試點,倡導經營戶誠信經營、遵紀守法,依法納稅、愛護環境、文明服務。新河街的所有經營戶都踴躍參與,現在已誕生了10家“五星級巾幗文明經營戶“。
小編們走在新河街,這里道路干凈、綠化優良,進店里選購,服務員熱情大方、禮貌周到……雖然最終并未買什么東西,但真真體驗了一回“上帝”的感覺。
傅村鎮的大學生村官都有兩個“家”,一個是所服務的村莊,另一個就是大學生村官活動中心。無論哪一個大學生村官遇到了工作難題,或者發現了創業項目,抑或遭遇了發展瓶頸,都可以到這里尋求解決之道。
小編們走進這里,檔案管理,創業項目分析、村官生活展示、村官星級排行、圖書室,一切都井然有序。在一側的辦公桌上,還靜靜地躺著一張溫馨的賀卡,那是鎮領導為即將過生目的大學生村官準備的禮物。
在這里,來自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們相遇,在這里,來自不同村莊的村官們相惜,在這里,新的創業項目和年輕的大學生村官一起揚帆……駛出這個港灣,大學生村官們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閏莊村村委會不過就是一橫一縱兩排瓦房,臥在氣派的工廠樓房之間,毫不起眼,但它卻成了閆莊的標志。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這里還是”閏莊村文化大院“,濟寧市委宣傳部推出的,反映大學生下鄉當村官的電視劇《花開的美麗季節》就在這里拍攝。
文化大院的展覽室里,陳列著《花開的美麗季節》的劇照,閏莊村百姓的生活躍然眼前。烏耕編輯在每一幅劇照面前駐足,閏莊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大學生村官裴帥在旁邊講解。這位大學生村官已經在閆莊服務了3年,深得人心。今年,他考上了傅村鎮的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