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 楊
7月下旬,分別發生在中國和挪威的兩起重大事件引起舉世震驚:7月23日,甬溫線永嘉站至溫州南站間,兩列動車發生追尾事故,造成4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7月22日,在不到兩個小時內,挪威一極右翼分子先后制造爆炸和槍殺兩起慘案,共造成76人死亡、80多人受傷。
這兩起事件除了發生時間比較接近外,其他方面看似并無關聯,一起是發生在中國的特大鐵路交通事故,一起是發生在挪威的惡性犯罪案件,但這兩件事發生的背景卻給了我們一個相同的提示,那就是居安必須思危。
近年來,中國鐵路發展勢頭強勁,與不斷提速的列車一樣,建設速度越來越快。與此相應的,是媒體一片贊譽之聲,諸如“中國高鐵上演速度奇跡”、“(京滬高鐵)1318千米鑄造人間奇跡”等不絕于耳;而就在出事前十幾天,鐵道部有關人士還在向媒體大談“中國高鐵全面超越日本新干線”、“六年跨過三個臺階”之類。到處都說“好好好”,在這種情況下,有關部門是否考慮過其中的風險?即便是京滬高鐵開通后,接二連三地發生斷電、列車晚點等事故后,有關部門也總是把原因歸結為惡劣的天氣,而不是從自身的設備和管理上找原因。連普通老百姓都預感這樣下去遲早會出大事,而有關部門卻高枕無憂,終致釀成大禍。
挪威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名列世界前茅。在挪威,人人享有“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被譽為“人間天堂”。本來的“人間天堂”何以瞬間變成“地獄”?挪威人的警惕意識差,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或許是因為平時太安定了,極少發生治安事件,挪威警方應對突發事件毫無經驗,爆炸事件發生兩個多小時后,犯罪嫌疑人居然還能悠閑地出現在數十千米之外,繼續實施屠殺;而在嫌犯開槍一個半小時后,警方才趕到犯罪現場。挪威警方的反應速度之慢,也堪稱“名列世界前茅”。
因為“長治久安”致使意識麻痹而發生的事故在航天領域也并不罕見。最典型的便是2009年發生的美俄衛星太空相撞事故。當年2月10日,美國銥星33與俄羅斯已報廢的宇宙-2251衛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發生相撞,這也是航天史上首次衛星相撞事故。事發后,美俄雙方互相推諉,將責任推給對方。俄羅斯太空專家指美國航宇局未能在事前及時發出預警,而美國航宇局指出發出預警并非他們的職責范圍,追蹤太空殘骸是國防部太空監視網絡的職責。國防部發言人惠特曼回應:“太空垃圾”多達18000件,國防部沒有可能逐一追蹤,根本不可能預測這種相撞事故。他表示,相撞絕對是個意外,但又不得不承認,美國在計算衛星軌道時存在失誤,這一錯誤導致了相撞事故的發生。
既承認計算衛星軌道存在失誤,同時又狡辯事故“絕對是個意外”,本身便有矛盾之處。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俄衛星是已經廢棄的,而美衛星是正在運行的,規避相撞風險理應是正在運行衛星需要考慮的事。事故之所以發生,大約是因此前“衛星相撞”只是個傳說,美國有關部門并未認真加以對待并及早預警。因此,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卡特·懷特上將不得不表示:這次衛星相撞美國確有粗心大意之處。
看來,無論是地面上還是太空中,交通安全的警鐘都要長鳴,決不可粗心大意。但筆者想強調的不是交通安全問題,而是要高度警惕隱藏在平安背后的隱患。一般來說,長久的安全之后,人的意識容易出現麻木乃至懈怠。特別是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人們越來越多地依靠機器而非人來維持一些事關生命安全的系統的運行,而人自身則因依賴而產生惰性。甬溫線動車相撞事故說明,把一切都交給系統自動處理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系統存在缺陷,而監控其運行的人又失去警覺,悲劇就有可能上演。
懈怠、僥幸心理,是安全的大敵。航天是高科技產業,其產品中含有許多易燃易爆的火工品,又涉及高溫、高壓等極端惡劣環境,必須把安全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作為最高責任來對待。居安思危,才能有長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