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蓉 蔡 毅 馬玉寶
(1、三峽電力職業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2、長江三峽勘測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00 3、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西北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1)
《建筑工程測量》是一門工程應用性與實踐操作性均較強的專業技術課程。它闡述了測量技術的基本理論、儀器的基本操作方法,較全面地介紹了測量的常規儀器與新儀器、新技術與新方法,及其在各類土建工程中的應用,使學生掌握測量的基本理論知識、測量儀器的使用、工程放樣、變形觀測及地形圖的測繪與應用以等技能,進一步了解測繪新技術,如全球定位系統的應用。
目前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實踐教學中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實踐教學內容陳舊,主要是常規儀器的操作實習,而對于新儀器、新技術的知識只是輕描淡寫地介紹,很難適應當今測繪形式發展的需要;第二,開展的實驗項目沒有很好的結合生產實際,學生不知道自己的學習與將來的工作有何聯系,致使學習興趣不高。
通過研究近年一直使用的教材--《建筑工程測量》,發現該教材共分十四章,按傳統的教材編寫法,先概述、后分述、再詳述、最后是思考題與習題,內容多處顯現出繁、難、偏、舊,缺乏生機。通過幾年教學實踐及對近幾屆學生的問卷調查,發現學生普遍感到這門課枯燥,知識點較陳舊,脫離實踐。因此,打算聯合相關業內人士自編真正適合高職高專教育的新教材,打破傳統的教材體系,按學習目標、基本原理、工程實例、小知識、操作練習、思考與習題的順序編排,內容體現簡、易、活、新的特點。
教材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有兩大特點:一是以灌輸為主,由此帶來的弊端是學生學習主動性差,課堂上忙死老師,學生心猿意馬,精力分散,學習效率低下;二是以結果為導向,教師將大部分工作完成后,學生依樣畫葫蘆,不能對知識進行重新組合,融會貫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差。改革傳統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因材施教,積極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增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改革考試方法,除筆試外,還可以采取口試、答辯和現場測試、操作等多種考試形式,著重考核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改革教學方法和考試方法,促進學生個性與能力的全面發展。其實在教與學的過程當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例如在距離丈量與直線定向這一章,完全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實例教學,師生互動。
眾所周知,測量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長期以來,在職業教育中,人們總是把測量實踐教學僅僅理解為實驗與實習,以為只要增加實驗、實習的時間,自然就能培養出學生過硬的實踐能力。這種觀念主要是在技校、中專學校形成的,此種觀念已不適應現代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盡管學生在校經歷了大量、長時間的實驗、實習訓練,而走上工作崗位后,復雜的工作干不來,簡單的工作又不愿干,甚至連經過大量訓練的操作也常出差錯。這就是實踐教學形式單一、實習效率低下的原因。這種現象在我國建筑類高職院校普遍存在。針對上述問題,按照高職性質與高職培養目標,有必要對高職測量學實踐教學觀的重新認識。
2.2.1 測量學的教學應擴大實踐教學的范圍
測量學的教學應擴大實踐教學的范圍。加強的實踐教學,絕不僅限于傳統的實驗與實習課,應該有較廣的含義。包括現場參觀與見習、建筑施工單位技術人員切合實際的講座、理論課教學中的舉例與直觀教學、電化教學、行業介紹,以及各種工具書、工程資料與刊物的閱讀、專業新聞的收聽等。盡管這些內容的傳播媒介不同、信息來源不同、學習場所不同,但都指向實際的職業世界,都服務于職業勞動,因此都是實踐教學不可忽視的。這與全面的實踐素質是一致的。
2.2.2 測量學的教學應提高實踐教學效率
測量學的教學應提高實踐教學效率。高職實踐教學不同于生產實踐,這不僅因為高職實踐教學有堅實的理論基礎,也體現了學校教育的高效率。高職崗位素質的高要求、高職人才的特殊使命,都要求高職實踐教學必須高于其他類職教實習,也就是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學會盡可能多的技能。這就不能把學生隨意地放在生產崗位上,聽其自然,而要嚴格選擇各種實習場所、任務和工具并加以最優組合,并加強指導、嚴格要求。測量實習不同于其他課程的實習,實習現場必須有指導教師,且必須認真負責,否則學生們將無法將所學課本知識真正用于實踐。測量實踐教學效率的提高關鍵在于指導教師,其作用主要表現在技術方面的及時指導,以及為人處事等其它方面的正確引導。其實每位學生都很優秀,都很可愛,都是可塑之才,關鍵在于教師的正確引導。
在教學經驗和參考其他相關教材的基礎上,針對我院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擬對以下內容進行改革。
3.1 在水準測量中,新教材應增加測設已知高程的內容,這個內容實際應用很廣,而老教材幾乎沒有涉及,新增內容有利于引導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培養動手能力、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
3.2 在角度測量中,刪除老教材中高層建筑物的軸線投測、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等內容,考慮將老教材中的水平角測量原理和豎直角測量方法的內容合并成經緯儀角度測量一節,使教材更具有系統性,并增加經緯儀在工程測設中的使用(列舉工程中的實例)。新增內容同樣是為了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刪除老教材中高層建筑物的軸線投測、竣工總平面圖的編繪等內容。
3.3 距離丈量與直線定向這一章,著手刪除了老教材中鋼尺檢定、鋼尺精密量距、羅盤儀使用等對建筑行業實踐意義不大的內容。地形圖的應用,應刪除教材中確定匯水范圍、場地平整的土方估算等較繁、難同時對學生今后的實際意義又不大的內容。
3.4 誤差的基本知識是將老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精減,將老教材中的算術平均值及中誤差、觀測值函數的中誤差等較深的理論和繁瑣的推導全部刪除。
3.5 新教材要增加全站儀、自動安平水準儀、激光測量儀器和全球定位系統等現代測量儀器,包括其使用方法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介紹現代測量儀器,旨在讓學生了解和關注現代科技的進步和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從事本職業的自豪感。
教學內容體系改革是高職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要按照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要注重人文社會科學與技術教育相結合,教學內容改革與教學方法、手段改革相結合。教學內容要突出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和實踐能力培養,基礎理論教學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要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課程改革更利于素質教育、更利于理論聯系實際、更利于學生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更利于其它學科的學習。
[1]魏旭東.高職高專工程測量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測繪通報,2006,(3):51~54.
[2]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R],教高[2000]2 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