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益君
(中鐵港航局集團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廣東 廣州 510800)
由于建筑施工具有復雜性、長期性等特點,施工生產過程中潛在的風險種類多,可能發生各種類型的事故甚至重大事故,盡管重大事故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和偶然性,但其應急管理不僅限于事故發生后的應急救援行動,而應該是對重大事故的全過程管理,貫穿于事故發生的前、中、后各個環節。因此,施工企業編制的綜合應急預案一是為了預防突發事件的發生,二是為了突發事件發生后能確保迅速、有序、高效地開展應急處置、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預先制訂的計劃或方案。
近年來,應急預案在預防和處置施工安全生產中發揮了很大作用,但縱觀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很多施工企業的綜合應急預案,普遍存在著一些常見的問題,如:應急預案要素不全、操作性不強、體系不完善、與相關應急預案不銜接等問題。本人根據多年的實際經驗,分析施工企業綜合應急預案存在的常見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希望對施工企業綜合應急預案的編制和管理有所幫助。
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預案相互之間缺乏銜接:主要表現在沒有建立應急預案體系檔案,企業內部上下以及企業預案與政府及相關部門預案相互銜接不夠。
應急預案的實際操作性差:很多企業制定應急預案后,將其束之高閣,實用性差,也沒有經過實際演練,成了可有可無的擺設或是應付上級部門檢查的文字游戲。
風險分析不到位:這在企業的總體應急預案中相當普遍,主要是危險源辨識內容分析過于簡單,沒有將企業的所有經營活動的危險源進行全面分析。
信息報告與處置要素不全:
缺少24小時值班電話,或提供的電話不是24小時的應急值班電話;沒有內部事故報告的程序及內容要求;缺少信息傳遞要素;缺少請求支援的方式和內容;沒有明確與外界溝通的負責人及溝通方式方法。
保障措施只是紙上談兵:
應急物資裝備數量不清,品種不清;裝備的存放與管理不清;裝備的清單或記錄不全;預案中明確的應急保障,在實際中因財力有限,難以投入大量資金確保實現。此外,應急預案的修訂、宣傳、培訓、演練和評估等也缺乏必要的經費保障。
沒有進行動態管理:沒有對應急救援效果進行評估。對預案沒有進行定期評審或評估,不知是否可行。特別是在進行了演練和實戰后沒有對預案發生的效果進行評價,有的在預案實施后發現有許多不適應之處,也不進行修訂、完善,致使預案再次啟動時出現問題。
應急演練走形式:應急演練沒有按預案進行,走過場,只是招集一些人,拍下照片,寫個總結就完事。
2.1 針對應急預案體系不完善,預案相互之間缺乏銜接的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具體描述本單位的應急組織體系并推薦使用圖表來表達或列出目錄。
清晰表述本單位及所屬單位應急預案組成和銜接關系(最好使用圖表)。明確綜合預案、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之間應當相互銜接,并與所涉及的上級單位(包括政府部門)和其他單位的應急預案的相互銜接。
列出與相關應急救援部門簽訂的應急支援協議或備忘錄。
2.2 針對應急預案的實際操作性差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一個完整的應急預案應當充分體現應對突發事件各環節的工作,明確突發事件事前、事發、事中的各個進程中,誰來做,何時做,調動哪些資源做,這不僅要求預案內容完整,而且更講求可操作性。
預案就如同呵護生命的“路線圖”,而能否有效化解災害,最大限度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預案的可操作性至關重要!因此,預案內容要詳實具體,要明確主要易發災害點、重點部位、如何組織搶救,人、財、物的調集,任務、措施、步驟等,都要規定得詳細具體。應該做什么,誰做什么,要一目了然,一旦出現險情,就可以引導有關人員進行施救及順利避險。
2.3 針對風險分析不到位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全面分析本單位存在的危險源及危險程度,以及可能發生的事故特點。施工生產所涉及到的項目不能遺漏。
分析可能引發事故的誘因、影響范圍及產生的后果,并與所制定的應急目標相一致。
2.4 針對信息報告與處置要素不全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明確相關單位或人員的通信方式,確保應急期間信息通暢:列出應急工作需要聯系的部門、機構或人員至少兩種以上聯系方式,并保證準確有效;列出所有參與應急指揮、協調人員姓名、所在部門、職務和聯系電話,并保證準確有效。
明確各類應急資源,包括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兼職應急隊伍的組織機構以及聯系方式,以及社會各方的應急資源的聯系方式。
2.5 針對保障措施只是紙上談兵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社會和外部可用的人員、設備、設施、物資和其他資源清單。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參加應急救援人員、經費保障和其他資源清單;以表格形式列出自有應急裝備、設施和器材清單,清單應當包括種類、名稱、數量以及存放位置、規格、性能、用途和用法等信息。
定期檢查和維護應急裝備,以保證其有效性。
2.6 針對沒有進行動態管理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應急預案應該進行動態管理
應急預案制定后對預案中規定的處置原則、要求、程序及技能等進行培訓,通過學習,發現預案中的問題,及時進行修改。
根據各種演練或實際操作檢驗預案的可行效果,發現有不適應之處,及時進行修訂、完善。
對發生時間、地點及其它重大變更時,要及時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以保證預案的有效性。
正常情況下,要定期或不定期對預案進行檢查,確保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
2.7 針對應急演練走形式這個問題采取的措施是:應急演練是應急準備的重要環節,通過演練可以檢驗預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驗證預案在應對各種情況下的適應性;可以檢驗應急工作機構是否完整,應急反應和應急救援能力是否提高,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否協調一致,從中找出需要進一步完善和修正的地方。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還可組織開展單項演練、專項演練、協作演練、綜合演練等多種形式的演練,增強演練效果,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明確本單位開展應急管理培訓的計劃和方式方法。
如果應急預案涉及周邊社區和居民,應明確相應的應急宣傳教育工作。
明確應急演練的方式、頻次、范圍、內容、組織、評估、總結等內容。
堅持“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方針,構建和諧社會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應急預案的編制工作,是安全生產和應急管理活動中的行動方案,各級、各類應急預案要形成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體系,同時,這也是一項細致的工作,做到應急預案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確保應急預案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AQ/T 9002-2006
[2]《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實務》廣東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