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曉
(中電投河南電力檢修工程有限公司監理分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0)
鍋爐由1個膜式水冷壁爐膛、1個汽冷式旋風分離器和1個由汽包墻包覆的尾部豎井(HRA)組成。燃燒系統配以風室、布風板、燃燒室、爐膛及給煤系統等;旋風分離器配以2臺進口的定容式閥風機。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夾帶著物料通過爐膛向上流動,進入氣冷式旋風分離器,粗的物料經過與旋風分離器底部相連的閥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風板上的爐膛密相區,實現循環燃燒。煙風系統配以2臺引風機、1臺一次風機、1臺二次風機、1臺點火增壓風機及2臺播煤增壓風機,采用床下點火方式。排渣系統采用在爐膛兩側各配以1臺選擇性排灰冷渣器。
鍋爐參數如下:額定蒸發量為120t/h;過熱蒸汽出口溫度540℃;過熱蒸汽出口壓力為9.81Mpa;給水溫度為215℃;冷風溫度為20℃。
循環流化床的燃燒控制是整個鍋爐調試的重點,直接決定整個機組的運行狀況。
床下點火的循環流化床燃燒的原理是:利用床下預燃室內燃油燃燒后形成的高溫熱煙氣來加熱爐膛床料,當料達到一定溫度后,投入部分燃燒煤。當煤點著后,床溫快速升高,開始大量投煤,達到升負荷條件。
2.2.1 底料的良好狀況是正常流化的基礎
據國外先進經驗及國內研究成果,底料顆粒度維持在0-10mm,發熱量為3200-4000 kcal/Kg,配上合適的一次風,就能基本保證爐內正常流化。若顆粒太粗,則直接影響爐床的流化品質,易造成爐內結焦。試運發現,如果底料顆粒度太小,僅為0-5mm時,鍋爐啟動初期易出現料層很快被吹空而影響爐床流化的現象。因為點火初期,由于沒有用煤來補充床料,而底料過細,很長一段時間內細灰會被風吹走,形成料層的逐步降低,這將大大影響料層的流化。因此,底料顆粒的大小配比要適度,既不可過細,也不要過粗。經驗表明:如果控制好流化風量,底料的顆粒可以增大到0-12mm,粗細料各含20%-40%,仍可保證爐內不結焦。
2.2.2 燃煤顆粒的控制
入爐燃煤顆粒要盡可能介于0-10 mm。顆粒過大,一會造成水冷壁、旋風分離器的磨損面積擴大,磨損速度加快,降低鍋爐使用壽命;二會造成爐床的流化性變差,顆粒過大加之混合雜物磨損風帽,極易導致爐床局部流化不好,局部床溫升高而造成高溫結焦;三若顆粒過大,會造成一次風機出力增加,高負荷時若爐內排渣不及時,會造成風機過負荷或爐內結焦。
該鍋爐爐床風帽的走向是由制造廠直接確定安裝的,試運中曾出現爐床結焦,在排除其它原因后,進入爐膛反復核對風帽走向,發現有幾排風帽的走向與設計不符,還漏裝了一排風帽,還有部分風帽內有積灰渣現象。
床溫的控制主要指燃燒室密相區內流化物的溫度控制,它直接關系到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
點火初期溫升不可過快,可將床溫控制在400-500℃、1-2h(通過控制點火風道的熱風溫度來實現)。投煤帶負荷后,床溫的調整、控制主要根據負荷和煤質的變化,及時調整給煤量與配風,并保持一定的料層厚度,使床溫維持在最佳的范內運行。運行中當發現床溫、汽壓有變化時,要及時按變化趨勢相應調整給煤量。
試驗表明:當床溫變化時,調整一次風量比調整給煤量效果好。
循環回料是循環流化床鍋爐的特色,回料量對燃燒起著重要的作用。在爐膛里,回料實際上是一種熱載體,它將燃燒室的熱量帶到爐膛上部,使爐內溫度場分布均勻,通過多種方式與水冷壁、過熱器進行換熱,有較高的換熱系數,可以保證爐床溫度的穩定和帶滿負荷的順利實現。
回料溫度是指通過回料器返回爐膛的循環灰溫度,它可用來調節爐床溫度,該鍋爐采用高溫循環旋風分離器,回料溫度較高。為防止回料溫度過高而在回料器內結焦,應將回料溫度控制在1000℃以下,可通過調整給煤量和閥風來實現。此外,為確保閥風量有效,每次啟動前,要將回料器各風管吹一遍,以保證管路暢通。
回料量的控制主要取決于爐膛床溫和回料溫度。它直接與旋風分離器的效率有關,若分離效率高,則分離煙氣中的灰量就大,有利于鍋爐負荷的調節。控制灰量主要靠調整閥風量。投煤初期,灰量較小,可以使用小風量,等到升負荷時,可以逐漸開大各路閥風量。
按燃燒狀況來控制回料量,還要同時嚴密監視回料料層的厚度。要保證料層的正常流化,就必須對料層厚度進行控制。否則,料層過高,就可能造成流化不好,大量的高溫熱灰產生滯留,如果系統的觀察空、測量孔、排放孔不夠嚴密時,便有大量空氣漏入產生再燃,致使返料器內結焦、堵塞,無法正常運行。
回料器有兩種投入方式,一是點火初期投入;再是帶負荷時投入。前者因為回料器投入較早,灰溫逐步提高,床溫也逐步提高,所需熱量較多,時間較長;后者因為回料器冷灰投入較晚,所以前期僅爐床溫度較容易提高,但在投入回料器時,因灰溫較底,則會引起床溫波動較大。因此,建議在試運初期最好采用前者投入方式。
排渣是該循環流化床鍋爐調試的重點。料層厚度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風室壓力和風機電耗。料層過厚會使送風量降低,保證不了流化風速,流化質量惡化,可能會導致爐膛結焦或滅火;料層太薄,雖送風量調節范圍大,但運行不穩定,負荷較低時風機節流損失大。因此,在運行中,常采用低負荷小風量薄料層或高負荷大風量厚料層運行。下面就對運行中在排渣上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敘述:
在運行中,如果不能保證鍋爐連續排渣,則會在兩側排料管出現結焦。經分析,原因為:由于是間斷排渣,高溫熱渣在排料管作短暫停留,而此排料管上輸渣風管風門不嚴,出現風管漏風,排料管就會有結焦;有時若燃料未燃燼,含碳量過高,會加速排料管結焦的出現。一旦結焦形成。排料管就失去排料功能,導致鍋爐排渣不暢,最終因床料過高而被迫停爐。為解決排料管結焦問題,增設了高壓風吹送系統,即在每次排料前、后,先用高壓空氣吹掃排料管,既減少了排料管高溫灰渣的堆積,又加大了排渣時的原動力。還增設了事故打焦口。
冷渣器本身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4.2.1 在運行操作中,曾因高溫灰渣在此處停留,造成結焦,被迫停爐。
4.2.2 在冷渣器內布置的水冷管束,并沒能夠提高效率,反而為排渣增設不少阻力。
4.2.3 冷渣器的排渣出口絞龍在更換排渣出口電動閘板門為旋轉調節閥后,環境污染情況大為好轉,也為連續排渣創造了良好條件,基本能解決排渣的順暢和環境污染問題。因此建議在完善冷渣器狀況的條件下,盡可能采取連續排渣。
除此以外,正常運行時,鍋爐負荷及主蒸汽參數均可滿足設計要求,但當燃煤變化較大,又沒有投入石灰石系統時,鍋爐床溫、出口煙溫、排煙溫度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偏高,過熱器減溫水量偏大。經分析主要是由于爐內沒有及時補充床料,在缺乏適量循環物料時,爐內物料濃度會下降,傳熱能力下降,若要維持正常鍋爐負荷,會出現上述的溫度偏高現象。
[1]劉德昌.流化床燃燒技術的工業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2]路春美等.循環流化床鍋爐設備與運行.[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