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淑云
(塔河林業局會計核算中心,黑龍江 塔河 163005)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應用和研究是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西方管理會計理論的傳入開始的,經過多年實踐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日益重要,資本市場的發展需要規范以對外報告為主的財務會計,但資本市場的繁榮更需要先進的以對內管理為主的管理會計。國企改革的艱難和前景從一個側面昭示了我國管理會計發展的巨大空間。但由于各種原因,目前管理會計只是在部分地區、部分企業零星分散應用,未形成一整套真正意義上的管理會計應用體系,從應用效果而言,并沒有真正達到改善企業管理的目的。我國管理會計的應用中還存在相當的問題:
管理會計的運用最終要通過會計人員加以實施,具體運用到企業的日常經營中去,因此會計人員的素質對于管理會計的實際應用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會計人員的素質是指會計人員的知識層次、知識結構、價值觀和職業水準。我國現階段會計人員的總體素質比較低,突出表現為知識層次低,知識結構不合理、在專業教育方面層次低。全國1200萬會計人員中,受過大學專業教育的不到10%,在素質相對高一些的國有企業及縣以上集體企業600多萬會計人員中,有會計師職格的僅占14.5%。由于會計人員素質跟不上,就使他們沒有精力去實踐管理會計。雖然有些會計人員學習過一些管理會計知識,但大多數處于紙上談兵階段,沒有進行系統的實際操作。
管理會計行為是對企業的管理行為,而不是對企業的核算行為,既是對管理者價值觀的一種挑戰,也是對管理者管理意識的檢測。目前由于受到傳統做法和習慣勢力的影響,管理意識較為薄弱。其一,管理會計工作地位低下。一些會計人員和經營決策者認為,會計就是算帳、報帳,至于管理、經營決策是企業領導的事情。財務會計一直是會計人員工作的最重要組成部分,而管理會計屬于副業,有精力和條件的零星分散的搞一些,否則干脆棄置不管。其二,企業經營決策者管理意識不高。企業經營決策當局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管理會計在企業中能否普遍應用。現代市場經濟要求企業家不僅要懂經營,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會計和財務管理,而目前,多數企業經營者離這一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并且有些經營者受傳統等級觀念的影響,“長官意志”較重,使得管理會計提供的方案、資料無法發揮實際效力,從而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目前,計算機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程度不高,利用率也比較低,削弱了管理會計的作用。在開展會計電算化的企業中,存在重核算、輕管理的問題,其應用僅僅停留在事后算帳的水平上,不具備進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的能力。同時,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軟件開發嚴重滯后,使得管理會計一些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無法運用,如線性規劃、非線性回歸、投入產出模型等,這些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手工計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計算機可以快速正確地處理大量數據,因而會計電算化是必然趨勢。以上問題使得管理會計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造成管理會計在目前企業中應用緩慢。那么,如何才能加強管理會計的應用呢?
管理會計能否在實踐中得到有效的推廣和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如何及時地將實踐中得到的成功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整理、推廣,形成示范效應。比如邯鋼的“成本否決法”,從管理會計理論角度來看沒有太多新意,但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其他還有一些由于較好運用了管理會計而大有成效的典型案例,所以需及時總結我國企業開展管理會計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經驗,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成果,并從中找出管理會計發展的客觀規律,以適應企業經營機制轉變的需要,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高效運行,促進企業自身適應能力的提高,最終有利于管理會計的進一步發展應用。
改革現有的管理會計教材,解決成本會計、管理會計、財務管理內容重復的問題,引進案例教學方法,增強所學模型的實用性。同時,應加強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我國現有會計人員很多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管理會計教育,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會計專業畢業生所學的管理會計內容比較簡單,因此,對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是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一條途徑。此外,應早日建立管理會計師職格考試制度,促進管理會計人員的培育、職格認證和選拔。
提高管理會計的應用水平,企業領導已經成為一個關鍵因素。如果企業領導沒有一定的管理會計意識,他們將不會考慮會計人員在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會計人員水平再高可能也難以發揮作用,所以必須增強企業領導人尤其是重要領導人的管理會計意識。應該建立一定的社會約束機制,促使企業領導層重視管理會計應用;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在組織企業領導人培訓時應適當添加管理會計的內容;經濟師等職稱考試中適當增加管理會計方面的知識;企業領導人自身也應不斷完善自己對會計工作和會計人員的認識。
戰略管理會計即管理會計與企業戰略的結合,它不是管理會計的某個分枝,而是傳統管理會計在新的市場環境和企業管理環境下的發展。作為決策支持系統,戰略管理會計是外向型的綜合信息系統,研究的是與戰略管理相關的多樣化信息,關注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提供關于企業外部市場和競爭者的信息,同時用戰略的觀點來看待內部信息,強調運用各種相關的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幫助決策層制定戰略發展方案。戰略管理會計的內容主要包括戰略目標的制定、戰略成本管理、經營投資決策分析、人力資源管理和風險管理。戰略管理會計采用多元化的信息處理方法,如作業成本法、價值鏈分析、對手分析、環境分析、預警分析等等。戰略管理會計以其新興的思想、理論和方法,開始了管理會計的一場革命。從目前來看,它拓展了管理會計對象的范圍,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注重企業的長遠目標及整體利益的最大化,對多樣化的信息從多方位、多角度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代表著管理會計的發展趨勢,從而應當樹立戰略管理會計的觀念。
管理會計的應用與推廣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實務界與理論界的廣泛參與,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的深入和經濟的發展,管理會計應用定會成為我國企業的內在要求,管理會計也將不斷完善,在我國企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付群.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研究.安陽工學院.現代商貿工業,20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