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貴清
(鞍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遼寧 鞍山 114003)
企業的主要核算有業務核算、統計核算、財務核算三大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核算原則、核算口徑、核算方法的不同,這三種核算各成體系,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沒有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沒有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據。
業務核算是指各業務部門根據業務工作的需要而建立的核算制度,它包括原始記錄和計算登記表。業務核算的范圍廣,不但可以對已經發生的,而且還可以對尚未發生和正在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業務核算的特點是,對個別的經濟業務進行單項核算。業務核算的目的,在于迅速取得資料,在經濟活動中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調整。
統計核算是通過對經營活動各種數量關系的研究,對客觀現象的大量調查和統計,運用科學的方法掌握事物的總體特征,推算事物發展的總體概貌,揭示經濟活動的本質和規律。統計核算的特點:一是在統計對象上,統計核算的對象是宏觀經濟活動既包括事物核算也包括資金核算。二是在核算原則上,統計核算則是按生產原則以及權責發生制原則核算勞動消耗量。除了按貨幣為計量單位外,還要以勞動消耗量,食物消耗量為計量單位,從事物和價值兩種形態上評價經營活動過程及成果。
會計核算是指會計人員根據會計事項,將發生的每筆經濟業務,取得或編制會計憑證,并將其數據采用記賬方式記入有關帳簿,定期根據帳簿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核算的特點:一是在核算口徑上、價格上,以實際價格為表示。二是在核算對象上,以微觀的經濟業務為對象,著重于經營活動過程中資金運動的財務狀況,并通過會計報表為公眾提供資金運作情況。三是在核算原則上,會計核算按權責發生制原則計算經營活動的結果,并以貨幣為計量單位。
統計核算是運用一套統計所特有的指標和指標體系,對具體現象的數量方面加以匯總、綜合,反映生產經營現象總體的規模、水平、速度和比例等關系,并闡述其變化的規律性,核算對象更細致、更多樣化。會計核算是以貨幣為統一的計量單位,運用科目分類和賬戶體系等會計所特有的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完整的反映,實行企業生產經營核算,并加強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財務監督,更側重貨幣化計量。業務核算在對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技術業務活動進行登記和核算時,根據具體業務的性質和特點,選擇比較合適的計量單位,以便及時反映生產經營技術業務活動的動態,使有關管理部門可以有效地開展工作,即針對性較強、局限性也較大。
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會計核算主要依據業務核算的資料,在工資核算、成本核算和會計分析中也要利用統計提供的資料。同時,會計核算、業務核算也為統計核算提供有關資料。
業務核算、會計核算和統計核算雖然是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們屬于不同的核算范疇,有著根本的差異,在核算對象和目的的一致性基礎上,做好他們的協調統一,是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企業競爭日益加劇,企業經常管理面臨全面的轉軌變型,企業的經營管理越來越精細,越來越需要加以市場的趨勢預測與行為的決策,從而做好會計的財務預測工作。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組成部分的統計管理也必須改變傳統的統計管理方法體系,向現代統計管理的方面轉化,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服務。因此,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經濟效益,企業在推行職能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的基礎上,進行財務預測,必須吸收統計學中數量管理的一些專門方法,對生產經營的一切活動加強事前規劃和日常控制,特別是為市場預測和決策服務。
在企業管理會計中,統計分析方法的運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如全面預算中的概率預算、標準成本差異中對統計指數因素分析方法的運用,銷售預測和成本預測所采用的趨勢預測模型、長期投資決策中有風險價值的標準差數計算,這些統計分析方法極大豐富了管理會計的內涵。
會計監督主要是指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待特定對象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進行審查。會計監督的特點是利用貨幣計價對單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綜合的監督,包括事前監督、事中(日常)監督和事后監督。在利用價值指標進行貨幣監督的同時,也要進行實物監督,以保護單位公共財產的安全和完整。企業在進行會計監督時,進行會計資料整理、財務分析和財務工作管理時要經常運用統計方法。比如:財務會計中的存貨計量的移動平均法,其原理是由統計平均數提供的;財務會計分析體系中,引進了以統計指數為基礎的因素分析法,即連環替代法,提高了會計核算的管理水平。
統計要依靠科技,遵循法制。要提高統計信息質量,加強統計現代化信息系統建設和法制建設,進一步完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才能充分發揮統計總體功能。企業要實現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就要充分運用會計工作規范嚴謹的特點。統計核算過程中涉及許多財務指標,要統一指標口徑,規范會計、統計核算指標,對相同的指標要力求一致,對不同的指標要力求協調,積極做出折算、換算、整合和分解。
在統計領域,會計學方法應用得相當廣泛。部門統計和微觀統計中,特別是在企業統計中,有相當多的統計指標都要從會計核算中取得,突出的是一些價值量指標。企業為經營決策的需要而進行的市場預測,為管理需要而進行的經濟效益評價,也離不開會計核算所提供的資料。另外,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資產負債核算、流動資金核算等都借鑒了大量會計符號及會計平衡方式,雖其含義與會計學中略有不同,但其核算方法及原理是根據會計復式計帳的原理加以推廣運用的。
只有把業務核算、統計核算、財務核算三大系統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綜合的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其所具有的作用,才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有效的管理依據。這是十分重要的。
[1]袁衛馮.國際統計高等教育概覽[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何曉群,邢伯春.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3]何曉群,邢伯春.現代統計分析方法與應用[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4]王金鳳.企業領導應更新八種觀念[J].當代貴州,2005(06).
[5]曾曉剛.現代企業制度下內部審計的職能[J].經濟論壇,2004(2).
[6]趙從勝.完善內部審計制度的方法與措施[J].經濟師,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