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保定市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所,河北 保定)
低合金耐熱鋼焊接時易產生裂紋,通過檢查發現這種裂紋常以縱向的方式存在于焊縫中間及熔合線處,有時也以橫向的方式不規則地分布在整條焊縫中,嚴重時延伸到母材上。
根據延遲裂紋的機理,氫由金屬內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會遇到某些"陷阱"(如顯微雜質和微孔等),從而發生聚集,并由原子狀態轉變為分子狀態,形成較大的內應力,從而促使這些原有微觀缺陷的地方不斷擴大,直至形成微觀裂紋。從焊接過程中發現有較多的針狀氣孔現象來看,可以表明焊縫中的氫含量已處于飽和狀態,而焊后的去氫處理又不充分,從而導致焊縫產生延遲裂紋。而從裂紋的擴展方向來看是由焊縫向兩側母材方向擴展,這與氫的擴展方向呈一致性,由此說明裂紋的性質屬于冷裂紋。
這條焊縫的焊接持續了兩天多,在整個焊接過程中均沒有發現裂紋,只是在整條焊縫焊妥后的第二天才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裂紋有擴展的趨勢。這就進一步說明焊接裂紋屬冷裂紋。
另外,從所發現的焊接氣孔來看,焊接表面的氣孔呈喇叭口形,且氣孔的四周有光滑的內壁。隨后的機械加工過程中發現焊縫內部也存在氣孔,多呈小圓球狀,這與氫氣孔的特征完全吻合,這說明了焊縫中存在大量的過飽和氫。由于氫在不同溫度和不同組織中的溶解度差異很大,這樣的焊接接頭冷卻時,析出的氫就會向周圍的熱影響區擴散,待組織轉變后就在熱影響區聚集相當多的氫。當這里存在顯微缺陷如原子空位、空穴等,氫原子就在這些地方結合成分子狀態的氫,在局部地區造成 很大的壓力,加上組織轉變時的體積膨脹而產生的巨大組織應力,促使鋼發生破壞,從而形成氫延遲裂紋。
根據碳當量的計算公式算出母材的碳當量為0.941%,焊絲的碳當量為0.92%,均大于0.6%。因此,無論是母材還是焊材,其淬硬傾向嚴重,焊接性比較差,焊接時需要采取較高的預熱溫度及嚴格的工藝措施,否則易產生裂紋。
(1)對于大而厚的容器,由于結構本身鋼性大,焊接過程易產生相當大的焊接應力。焊接時焊件上溫度呈不均勻的分布,即在熱源中心部分溫度最高,離熱源越遠則溫度越低。焊接時熔池的平均溫度在2000℃以上,它被周圍相對處于冷態的金屬包圍而受到約束,不能自由伸長,因而產生相當大的內應力,加上結構鋼性大,不能變形,易導致裂紋產生。
(2)焊縫金屬在冷卻過程中體積發生收縮,尤其是大厚度焊縫,焊縫中填充金屬多,收縮量大。這種收縮也會產生較大的收縮應力而導致裂紋的產生。
(3)焊接時,金屬加熱到很高溫度,加上結構大而厚,散熱快,因此,隨后的冷卻溫度特別快,金屬內部組織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由于各種金屬組織比重不同,冷卻后體積變化也不同,這種體積變化也受到周圍未經組織變化金屬的約束,其結果使金屬內部產生較大的組織應力,也會導致裂紋的產生。
(1)焊接線能量的影響
由于結構本身大而厚,加上實際焊接生產中一般都選用較大的焊接線能量,這樣在熱影響區由于容易產生過熱組織使這部分金屬晶粒粗大,降低了焊接接頭的抗裂性能而導致裂紋的產生。
(2)預熱溫度的影響
低合金耐熱鋼預熱溫度為200-250℃左右,可減緩焊接時的溫度應力,防止冷裂紋的產生。因此,嚴格地選擇預熱溫度及預熱方法非常重要。但是施工現場由于條件的限制,預熱溫度控制得很不準確,預熱時不控制加熱速度,使得外表面很熱而內壁還是冷的,這樣造成測量預熱溫度時的虛假現象,從而容易造成較大的溫差應力導致裂紋的產生。
[1]JB4708-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工藝評定.
[2]JB4709-2000.鋼制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3]JB4744-2000.鋼制壓力容器產品焊接試板的力學性能檢驗.
[4]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