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斌
(云南電網公司臨滄供電局,云南 臨滄 677000)
近幾年來,電力系統的各方面都得到大力的改善與提升,繼電保護技術發展趨勢向計算機化,網絡化,智能化,保護、控制、測量和數據通信一體化發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及計算機在電力系統繼電保護領域中的普遍應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被不斷應用于計算機繼電保護中,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從而使微機繼電保護的研究向更高的層次發展。
1.1 可靠性容易提高。體現在數字元件的特性不易受溫度變化、電源波動、使用年限的影響,不易受元件更換的影響:且自檢和巡檢能力強,可用軟件方法檢測主要元件、部件的工況以及功能軟件本身。
1.2 使用靈活方便。人機界面越來越好。其維護調試也更方便,從而縮短維修時間:同時依據運行經驗,在現場可通過軟件方法改變特性、結構。、
1.3 可以進行遠方監控。微機保護裝置具有串行通信功能,與變電所微機監控系統的通信聯絡使微機保護具有遠方監控特性。
1.4 改善和提高繼電保護的動作特征和性能.動作正確率高主要表現在能得到常規保護不易獲得的特性其很強的記憶力能更好地實現故障分量保護:可引進自動控制、新的數學理論和技術。
1.5 可以方便地擴充其他輔助功能。如故障錄波、波形分析等,可以方便地附加低頻減載、自動重合閘、故障錄波、故障測距等功能。
對66kV及以下設備保護監測,選用"四合一"保護裝置,保護監控功能、通信功能應分散到不同CPU去處理,降低負載率,提高可靠性。
微機保護裝置可靠性取決于軟件判據合理和完整,如備用電源自投裝置應當具有進線電流做為閉鎖判據,即當母線三相失壓,對應進線有電流,此時應報PT斷線,閉鎖備自投。
微機保護裝置具有完整型式試驗報告,主設備和高壓超高壓設備還應當有動模試驗報告。
保護裝置選擇時,應當考慮保護定值誤差、測量準確級等。并應當充分利用微機保護裝置軟硬件資源,獲得附加功能,如諧波分析、故障錄波、故障定位、測量等。
變電站微機保護配置必須滿足國家頒發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保護裝置適應環境溫度必須達到一l5℃~+55℃。溫度范圍越寬,裝置適應環境能力越強。保護裝置對變電所接地電阻無特殊要求,滿足變電站小于4Ω。
微機保護裝置跳閘出口應為獨立出口、帶獨立信號,具有獨立遙控跳合閘執行繼電器,以提高保護裝置可靠性和符合我國運行習慣。
3.1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繼電保護的事故處理不僅涉及繼電保護的原理及元器件,而且現場處理繼電保護事故的經驗表明:大部分繼電保護事故的發生與處理過程與基建、安裝、調試過程密切相關。掌握足夠必要的微機繼電保護基本原理及一般繼電保護理論是分析和處理事故的首要條件,但足夠的豐富的現場經驗往往對準確分析與定性事故又起著關鍵作用。
3.2 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繼電保護的事故的處理不僅涉及運行單位和個人,且一旦拒動或誤動,必須查明原因,并力圖找出問題的根源所在,以便徹底解決問題。這必將涉及到事故的責任者,甚至可能接受相當嚴厲的處罰。事故發生后的許多資料和信息都可能被修改或丟失,給事故分析帶來較大難度甚至查不出原因,存在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系統類似的設備無法吸取事故教訓。
4.1 保護性能問蘸。保護性能問題主要包括兩方面,即裝置的功能和特性缺陷。有些保護裝置在投入直流電源時出現誤動有些微機保護的動態特性偏離靜態特性很遠也會導致動作結果的錯誤。
4.2 插件絕緣問題。微機保護裝置的集成度高,布線緊密。長期運行后,由于靜電作用使插件的接線焊點周圍聚集大量靜電塵埃,在外界條件允許時,兩焊點之間形成了導電通道,從而引起裝置故障或者事故的發生。
4.3 軟件版本問題。由于裝置自身的質量或程序漏洞問題只有在現場運行過相當一段時間后才能發現。因此,繼電保護人員在保護調試、檢驗、故障分析中發現的不正常或不可靠現象應及時向上級或廠商反饋情況。
4.4 定值問題。(1)整定計算的誤差。(2)人為整定錯誤。(3)裝置定值的漂移。
4.5 電源問題。(1)逆變穩壓電源問題。(2)直流熔絲的配置問題。(3)帶直流電源操作插件問題。
4.6TA飽和問題。作為繼電保護測量TA對二次系統的運行起關鍵作用,隨著系統短路電流急劇增加,在中低壓系統中電流互感器的飽和問題日益突出,已影響到繼電保護裝置動作的正確性。
4.7 抗干擾問題。微機保護的抗干擾性能較差,對講機和其他無線通訊設備在保護屏附近的使用會導致一些邏輯元件誤動作。
5.1 運用正確的檢查方法
(1)逆序檢查法。如果利用微機事件記錄和故障錄波不能在短時間內找到事故發生的根源時,應注意從事故發生的結果出發,一級一級往前查找,直到找到根源為止。(2)順序檢查法
該方法是利用檢驗調試的手段來尋找故障的根源。(3)運用整組試驗法
此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檢查保護裝置的動作邏輯、動作時間是否正常,往往可以用很短的時間再現故障,并判明問題的根源。
5,2 事故處理的注意事項
(1)對試驗電源的要求。在進行微機保護試驗事要求使用單獨的供電電源,并核實用電試驗電源是否滿足三相為正序和對稱的電壓,并檢查其正弦波及中性線是否良好,電源容量是否足夠等要素。
(2)對儀器儀表的要求。萬用表、電壓表、示波器等取電壓信號的儀器必須選用具有高輸入阻抗者繼電保護測試儀、移相器、三相調壓器應注意其性能穩定。
5.3 正確充分利用微機提供的故障信息。對經常發生的簡單事故是容易排除的,但對少數故障僅憑經驗是難以解決的,應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步驟進行。
(1)正確對待人為事故。(2)充分利用故障錄波和時間記錄。
6.1 掌握微機保護事故處理技巧。在微機保護的事故處理中,以往的經驗是非常寶貴的,它能幫助工作人員快速消除重復發生的故障,但技能更為重要。
(1)替代法。(2)對比法。(3)模擬檢查法。
6.2 掌握足夠必要的理論知識。
(1)電子技術知識。由于電網中微機保護的使用越來越多,作為一名繼電保護工作者,學好電子技術及微機保護知識是當務之急。
(2)微機保護的原理和組成。為了根據保護及自動裝置產生的現象分析故障或事故發生的原因,迅速確定故障部位,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微機保護的基本知識,必須全面掌握和了解保護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熟記微機保護的邏輯框圖,熟悉電路原理和元件功能。
6.3 具備相關技術資料。要順利進行繼電保護事故處理,離不開諸如檢修規程、裝置使用與技術說明書、調試大綱和調試記錄、定值通知單、整組調試記錄,二次回路接線圖等資料。
微機繼電保護必將隨著各種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呈現更新的特征,也在供電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但微機繼電保護裝置的動作過程不像模擬式保護那樣直觀,造成了微機保護事故發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分析與總結微機繼電保護事故處理特點的目的在于掌握一般規律,快速有效地處理事故,避免因繼電保護原因引發電網或設備事故,確保供電企業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1]戴向偉.繼電保護中二次回路問題及事例研究[J].廣東科技,2008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