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欽華(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城市物流是城市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城市物流對于改進和提高城市經濟運行質量,完善城市現代化功能,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經濟相對發達、物流意識較強的區域,現代物流業正在突飛猛進地發展。然而,作為長江中上游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宜昌城市物流業卻仍然停留在傳統物流階段。隨著西部大開發與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使宜昌的重要戰略地位進一步凸現,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宜昌發展的第三次機遇,也是宜昌物流行業發展的大好契機,2009年物流行業入選十大振興規劃,必將加快宜昌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發展的步伐。如何發揮出宜昌特有的物流優勢,盡早實現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升級,已經迫在眉睫。同時,大力扶持和培育宜昌物流業,對宜昌經濟發展和城市現代化建設,意義非常重大。
宜昌物流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從1877年開埠通商至今,宜昌一直是重要的商品物資集散中心。改革開放30多年來,宜昌的物流行業獲得長足發展,成為宜昌經濟的重要增長點。不過與國內許多一、二線城市相比,宜昌的物流行業無論是規模上,還是專業化、現代化程度上,都沒能顯現出應有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物流業的重要性與戰略地位未得到充分認識。一方面物流業發展規劃滯后,政策引導不夠,另一方面企業“重生產、輕物流,重自給、輕外協”,對現代物流缺乏科學認識。
來自工商部門的統計數據稱,目前宜昌市登記在冊的企業中,名稱中含有“物流”字樣的就有100多家,但一半以上的物流注冊資本在100萬元以下,然而令人汗顏的是,這100多家物流企業中,年產值達1 000萬元以上的僅有幾家,“小倉儲”、“小貨運”式的傳統物流企業在宜昌還占據著半壁江山。
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于,宜昌物流行業還停留在傳統物流階段,物流資源過于分散,缺乏整體規劃,運作效率不高;基礎設施不配套,自動化網絡化程度低,這些都制約了行業的發展。宜昌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大都簡易、落后、機械化程度不高,多數靠人工作業。物流企業信息化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絕大多數物流企業仍停留在使用傳統通訊工具上,僅少數物流企業已開始進行信息化建設,組建了公司網站,并通過宜昌萬聲貨運網站這個物流信息交流平臺交流貨運信息,還有像金東山物流有限責任公司已成為中國物通網的會員,但這些少數的物流企業在物流信息服務、訂單管理、庫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設計以及供應鏈管理等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物流增值服務方面,也還沒有或根本沒有能力全面展開。倉儲規模不足,設施水平落后。倉儲是現代物流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緩沖池,為生產的持續穩定進行提供保障,是實現生產和運輸的基礎。目前,宜昌市倉儲設施市場需求較大,但倉儲企業平均規模較小、設施水平較低、經營效益偏低等問題突出。
此外,宜昌物流業還面臨著人才匱乏的瓶頸。筆者調查了解,宜昌物流企業雇傭的大部分員工文化素質都比較低,在上崗前沒有接受過系統的職業培訓。城區一物流公司負責還表示,市場和企業普遍短缺物流策劃、市場營銷、市場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人才,在物流過程中,缺乏專業物流人才,很難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綜合化、增值化服務。
還有,宜昌物流市場準入門檻低,物流業的市場運作不規范,缺乏監管。像金東山市場內,筆者走訪時發現聚集在金東山物流有限公司周圍的貨運部、托運部等就有10來家,車輛到處都是,貨物橫七豎八擺在貨棚里,一片混亂景象。
雖然宜昌物流業仍處于傳統粗放的物流狀態,但宜昌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潛力還是巨大的。一是地處鄂西渝東交通樞紐的核心區。由于宜昌市地處三峽工程所在地,是長江中上游重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也是中西部重要物流集散地和交通樞紐地帶;直接輻射市轄五縣三市五區和一個開發區,間接輻射鄂西、湘西北和渝東、川東、陜南等地,并承接西南、中南和華東等地的物資中轉運輸,具有較強的經濟輻射和商品流通優勢。宜昌又是長江中上游交通樞紐,通過長江與滬、寧、漢、渝等城市一線貫通。除水路外,宜昌的鐵路、公路和航運交通均比較發達。此外,宜昌本地工業、農副業,包括傳統物流業,均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所以說,宜昌發展現代物流業,既有較好的地理、交通條件,又有較好的產業基礎和市場環境。伴隨著宜昌在長江經濟帶中迅速崛起,在其主動融入武漢、重慶城市經濟帶的過程中,宜昌作為長江中上游的重要交通樞紐,其現代物流業理應順勢發展;二是地處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拓展區。經國務院批準的《湖北省城鎮體系規劃》確定宜昌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把宜昌建成“世界水電旅游名城”,成為輻射長江中上游區域的重要城市。因此,加快宜昌城市現代商貿物流經濟的發展,建成長江中上游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增強城市的集聚和輻射功能,客觀上已成為宜昌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對此,筆者就宜昌如何又好又快地發展現代物流業,推動宜昌經濟的發展,提如下具體對策建議:
通過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使宜昌生產企業管理者迅速從“重生產、輕物流,重自給、輕外協”的思想中解放出來,并充分認識到宜昌物流業的發展將更有利于提升本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增強它的競爭優勢,使本企業能可持續發展下去;還要使企業管理者和有關政府部門從自身和國家利益的角度理解盡快引進現代物流管理觀念的緊迫性。
一是要完善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使物流業的發展合理有序;二是要制定促進、推動現代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政策,從市場準入、土地使用、稅收政策、投融資政策、快速通關等方面給予支持,重點扶持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物流信息平臺等物流基礎項目建設,以加快培育具有區域帶動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物流企業集團;三是宜昌相關部門要提高物流市場準入標準,并對現有物流市場進行監管、引導,使物流業的市場運作有序。
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共同努力,盡快提高各種基礎設施的水平。政府方面主要是應擔負起交通系統、信息系統、信息交換標準、其他物流服務基礎設施的開發和實施工作。企業方面主要是在促進規模經濟和網絡化經營的基礎上,加大投資,建設自己的物流作業所需基本設施設備、信息系統、增值服務設施,積極推廣自動化與智能化的立體倉庫、自動分揀設備、專用運輸設施和現代化裝卸設備等在企業中的使用。
工業企業是物流運作的主體。物流的發展必須從大中型企業入手,宜昌擁有不少大型企業,這些大型企業如稻花香集團、宜化集團等企業都已經認識到物流的發展是他們新的經濟增長點,因而可以成為宜昌企業物流發展的領頭羊,而且他們已經開始著手發展本企業的物流。另外,這些大型企業如果采用物流外包的形式就能夠促成第三方物流的發展。
西方國家物流業發展證實,獨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會的50%,物流企業才能形成。現有的企業絕大多數缺乏物流相關理念,基本處于自產自運自銷的狀態,真正實現物流管理目標,即快速反應,最小化變異,最小保存的比較少。通過采用政府引導、企業為主、市場運作、逐步推進的發展模式。盡快建立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主導的社會化、專業化的物流服務體系,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和企業集團,使之成為宜昌市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業資源的整合者。
信息網絡技術是構成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物流服務效率的重要技術保障。要在物流企業中適時地采用WMS、TMS、DPS、條形碼技術、EDI、射頻識別技術、GPS等。再次強調的是對于宜昌物流企業來說,切忌貪多求全、不切實際,應本著適時采用,既要適度超前,又不盲目投資的原則,進行有效的選擇。通過網絡平臺和信息技術將企業經營網點連接起來,既可以優化企業內部資源配置,又可以通過網絡與用戶、制造商、供應商及相關單位聯結,實現資源共享、信息共用,對物流各環節進行實時跟蹤、有效控制與全程管理。
人才是發展現代物流的重要因素。日本物流界非常重視物流人才的培訓,日本物流系統協會在這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宜昌物流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懂得業務知識,擁有業務技能的各個層次的受過專業訓練的從業人員。一方面,政府應該充分發揮宜昌區域科教中心的優勢,在大學、高職和中專中開設物流相關的專業教育和短期培訓,并加大在有關這一行業的相應國民教育體系中的投入和指導,同時積極籌備和開展這方面的職業資格認證制度建設和實施工作;另一方面,物流企業需要積極引進物流專業人才、物流信息化人才,并對現有的從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現代物流業務知識和業務水平。
宜昌市物流產業的發展,具有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但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只有把握好物流業發展的重點,采取切實措施,才能推進宜昌城市物流水平上新臺階。
[1]張曉青.現代物流概論[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2]吳清一.現代物流概論[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