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進
(濮陽供電公司,河南 濮陽 457000)
一、電力網線損的產生原因及分類 電力網電能損耗是指電能從發電廠輸送到用戶端的過程中,經過輸電、變電、配電、營銷等環節所產生的電能損失。它包括固定損耗、可變損耗和其它損耗。固定損耗一般不隨負荷的變化而變化,只要設備帶有電壓,就有電能損耗。固定損耗主要包括變壓器的鐵損;儀器儀表電壓線圈損耗;電容器和電纜的介質損耗;電暈損耗及絕緣子的損耗等。
可變損耗隨負荷電流的變化而變化,與電流的平方成正比,電流越大則損耗越大。可變損耗主要包括變壓器、互感器、電抗器等設備的銅損;輸配電線路的銅損;儀器儀表線圈的銅損等。
其它損耗是指由于管理工作不善以及其他不明因素在供電過程中造成的損失。其主要包括竊電及違章用電;營業和運行工作失誤等。
二、降低電力網線損的措施
(1)變壓器是電力網的重要元件,其自身的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損耗占整個電力系統的30%-40%,因此,全面實現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是節電降損的重要手段。當變壓器容量越大,它空載需要的無功功率越大,經驗表明,變壓器負荷在容量的65%~75%時效率最高。因此,對長期處于輕載運行狀態的變壓器,應更換為小容量變壓器或者停運;對長期處于滿載運行狀態的變壓器,要及時調整負荷或更換較大容量的變壓器;淘汰高損耗的配電變壓器;對于功率因數較低的配電變壓器應加裝低壓電容器。
(2)加大電網設備技術改造力度,采取電網升壓改造、簡化電壓等級、增加并列線路運行、環網開網運行、增設無功補償裝置,采用低耗能和有載調壓變壓器等措施,降低電網電能損耗。延伸高壓供電至負荷中心,增大導線截面,縮短配網供電半徑,減少迂回供電,逐批更換老化的進戶線,降低配電網損耗。進一步加大電能計量裝置改造力度,降低計量裝置損耗,提高計量裝置的精度和準確性。
(3)在電力網里無功功率的消耗是很大的,大約有50%的無功功率消耗在電能的傳輸過程中,為了減少無功功率的消耗,就必須減少無功功率在電網中的流動,最好的辦法是從用戶開始增加無功補償,提高用電負荷的功率因數,這樣就可以減少發電機的無功出力和輸電設備的無功損耗。通常采用的無功補償方式一般采用并聯電容器。采用低壓電容器在變電所低壓側集中補償,或者對電氣設備個別進行補償,可以使無功就地平衡,從而提高配變利用率,降低電網損耗。高壓集中補償主要適用于用戶遠離變電所,或者是在供電線路的末端,用戶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壓負荷時,可以起到一定的補償作用。配置合適的無功補償裝置首先,應確立合適的無功補償容量,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配置無功補償裝置,盡量采用新技術、新設備。例如,可采用無功動態補償裝置來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優化電能質量。
(4)利用調度運行手段來控制整個電網的損失:1)電力部門可充分利用調度自動化系統、網損在線檢測系統、負荷監控系統等完善線損管理手段。在運行方式重大變化時,及時進行潮流計算,選擇最佳運行方式使其損耗達到最小;利用調度自動化系統,制定出各變電所主變的經濟運行曲線,使各變電所主變保持最佳或接近最佳運行狀態,保證主變的經濟運行;2)應根據科學的理論計算決定電網是合環運行還是開環運行,以及在哪一個點開環是與電網的安全、經濟運行密切相關的。環網供電線路可根據潮流分布原則,找到一個經濟功率分點,將功率分點打開,這是很經濟的。有時可以調整變電站的變壓器閉環運行,強行分配負荷,以達到最經濟運行。兩臺變壓器并列運行時,應根據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曲線確定最經濟的運行臺數;3)充分發揮有載調壓變壓器的作用,使母線電壓保持在額定值范圍內;4)監視系統的無功電流,及時投退無功補償設備,力求做到分層分區、就地平衡;5)合理統一安排檢修,提高檢修質量,開展帶電作業,搞好設備的維護管理,降低電能泄漏,減少線路停運次數,保持配電系統的電壓質量可以有效地降低線損。(5)強化對營銷部門的考核管理,嚴格執行抄核收制度,依法打擊竊電等違法行為。
小結
綜上所述,降低電力網線損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線損管理工作直接影響到電力的使用效率和企業的經濟效益。運用電力網電能損耗管理技術,降低供電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電網企業線損管理不斷追求的目標。在能源越來越緊缺的今天,節能減排已是大勢所趨,如何把線損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具有很強的技術性、經濟性。國家能源“十二五”規劃強調提高能源效率,強化公眾節能意識,建設節能型社會,這對節能降耗工作將起到了推動作用。
[1]王玉學.線損管理與降損技術問答[J].電網技術,2011,(01).[2]倪寶珊.電網電能損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年241-254.[3]韋剛.電力系統分析基礎[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年2月,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