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宗永
(四川大英供電公司,四川 大英 629300)
隨著電網的發展和超高壓大容量電網的形成,電力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和效益,更是社會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能源之一。但如果對電網運行管理不善,一旦發生自然或人為故障,輕者造成部分用戶停電,重者造成電網的大面積瓦解、設備損壞甚至人員傷亡,如2005年的莫斯科大停電、2003年美加大停電,都給人們帶來了災難性的后果。如何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本文從保證變電運行安全角度來保障電網的安全運行,重點分析了變電運行事故原因及防范措施。筆者經過多年的運行實踐和分析,認為變電運行事故概括起來主要表現為兩類:一類是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如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錄造成的事故。另一類是物的不安全狀態造成的事故,即人們常說的裝置性違章造成的事故。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變電運行管理和設備技防手段,減少和防止運行人員的不安全行為和設備的不安全狀態,確保設備的安全運行,從而最終達到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的目的,是本文闡述的重點。
在電力系統中,變電運行的主要任務就是變電設備的運行操作和維護管理,在整個變電運行中,都是圍繞“人”這一主體展開的。每個運行人員是保證變電設備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執行者,運行人員的任何不安全行為都可能導致事故,因此變電運行管理必須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在整個變電運行中,只有先管理好人員才能確保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
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事故主要是由于誤操作導致的事故和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運行維護不力引發的事故。為防止誤操作事故的發生,人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針對性的制定《兩票三制》、《電業安全工作規程》、《變電運行規程》等規程制度,對人的行為進行了嚴格的約束。在設備上通過安裝防誤閉鎖裝置達到防誤閉鎖,從而大大地減少了誤操作事故的發生。但是變電站誤操作事故依然不斷發生。有的事故造成多個110kV變電站停電,有的造成220kV變電站全站失壓,有的甚至還伴有人身傷害。究其原因,在變電運行中,人的危險因素主要有:
(1)人的主觀意識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員主觀意識錯誤主要表現在注意力不集中,從而為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如接受調度命令時聽錯調度命令,錯誤理解操作內容;操作票填寫時填錯操作票,寫錯設備編號、操作內容;設備操作時不核對設備名稱,走錯操作間隔,看錯設備名稱等 ;或者在獲得、傳遞、復制有關信息過程中產生誤差。(2)操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安全意識淡薄是導致誤操作事故的又一重要因素。 通過對以往事故的分析,造成誤操作事故的罪魁禍首常常都是習慣性違章,據有關資料統計顯現,電力系統80%以上的事故都是習慣性違章造成的,習慣性違章分為管理性違章和操作性違章,主要表現在不認真執行“兩票三制”,事故責任人無視安全規章制度的存在,思想麻痹大意,心存僥幸心理,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章監護及違反勞動紀律和違反各種規章制度等 ,從而難以實現作業過程所有步驟或環節的有效控制。運行人員缺乏責任心,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設備的運行維護不到位。如對設備的巡視時巡視人員不能充分認識設備巡視的重要性,每次巡視都是例行公事的巡查,天長日久就導致人員思想麻痹大意,巡視設備例行公事,走馬觀花,使應該在巡視中發現的設備缺陷不能被發現,從而導致事故的擴大。(3)值班員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變電運行的安全生產,變電運行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行業,它要求運行人員具有較強的業務水準,任何一個工作環節都涉及到相關的業務知識。往往是一些看似細小的工作沒有做好,便潛伏了隱患,最終釀成事故。而在實際工作中,運行人員水平良莠不齊,有的人員業務水平較低,在日常工作中,不能發現存在的問題,一旦遇到緊急情況,由于業務知識的欠缺或設備的不熟悉,導致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驚慌失措,錯誤處理事故,從而導致事故的發生或擴大。而事實證明,具有較高業務水準的人更能夠通過“看”、“聽”、“聞”、“試”及時發現故障,發現故障后也能夠及時妥善的處理,而新參加工作和業務素質較低的人是很難發現設備故障的。(4)規章制度執行力度不夠。在有的運行單位,很多規章制度只是掛在墻上或存在文件盒里,根本沒有逐條落實,從而導致在運行過程中最重要的因數“人”失去了工作標準,因此習慣性違章時有發生。
在變電運行中,物的不安全狀態主要體現在部分設備陳舊老化、設備存在缺陷其部件喪失了全部或部分預定功能、防誤閉鎖裝置本身存在局限性及某些缺陷。如防誤裝置的萬能鑰匙管理不善,隨意使用萬能鑰匙擅自解鎖;電腦程序鎖因銹蝕而打不開,以致操作人員不得不將其砸開;在緊急情況下操作人員不得不解鎖操作等,這樣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一旦出現紕漏如走錯間隔,就可能引發誤操作事故。
2.1.1.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通過各種手段,增強職工安全知識,特別是加強電力系統中的事故案例學習,讓職工樹立“我要安全”的主動意識。加強運行人員的安全管理,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避免發生人為事故。
2.1.2.通過師帶徒,發揚傳、幫、帶等優良傳統,積極組織職工間相互交流學習。采用派出去、請進來、定期培訓等方式做好業務培訓,特別是對新建、改建、擴建的變電站,更是要請設備廠家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以便運行人員熟悉、了解設備,確保安全運行。不斷提高運行人員的業務水平。大力開展事故預演、事故預想等反事故演習從而提高運行人員的事故處理能力。建立獎勵機制,對業務水平優秀的運行人員進行績效加分或直接經濟獎勵。
2.1.3.提高運行人員的素質
(1)加強技術業務培訓,首先要加強正確填寫操作票的基本功訓練。以各種技術規程、安全規程、設備特征、運行方式和繼電保護方式的配置以及二次系統等內容,通過培訓、激勵等措施提高運行人員的敬業精神、技術能力和心理素質,尤其要加強對新員工技術素質的培訓。(2)定期開展崗位技術練兵,如默畫系統圖、填寫操作票、二次圖的識別等,通過各種技術練兵,促進運行人員技術水平的提高。
2.1.4.操作人員嚴格執行規范化操作
(1)嚴格執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并使兩票制度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首先,要提高運行人員對規范化操作的認識,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其次,根據操作票、工作票標準化管理規范的要求,對防誤操作工作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如當審票人審核操作票時首先應核對操作任務、操作項目,并進行全面的檢查。(2)對復雜的操作,應設第二監護人。在操作中防止依賴心理,為保證監護人監護到位,必須禁止監護人代替操作人執行操作,前往操作地時規定操作人先行,保證操作人操作錯誤或走錯間隔時能得到監護人的指正,使其消除依賴心理,獨立思考操作中的問題。(3)進一步完善防止誤操作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其科學性和嚴肅性。以適當的方法進行倒閘操作規范行為的強化訓練,加強檢查,對可能出現的危險點進行全面分析和預測;使得誤操作事故得以控制和防范。
2.2.1 加強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
加強防誤閉鎖裝置的管理,一是要加大對防誤閉鎖裝置研究開發的投入,使其更具有可靠性和適用性。二是提高運行人員使用防誤裝置的能力。防誤裝置投運前,運行人員必須通過現場培訓,做到“四懂三會”(即懂防誤裝置的原理、性能、結構和操作程序;會操作、安裝、維護)。新上崗的運行人員應進行使用防誤裝置的培訓。對新安裝的變電設備應及時裝設防誤裝置,使防誤裝置和變電設備同時投入運行,在設備驗收時要加大對防誤裝置檢查驗收的力度,以確保裝置運行完好。三是所有運行人員應熟悉防誤裝置的管理辦法,嚴格遵守實施細則,管好用好電氣“五防”裝置,防止誤操作的發生。
2.2.2.加強設備的缺陷管理
加強設備缺陷管理,危急和重大缺陷在未處理前應進行跟蹤監視,采取有效措施,掌握其發展趨勢。同時加強對同類設備的監視,及早預見缺陷、消除缺陷,觀察設備的恢復情況。在檢修、試驗和測試中發現的設備缺陷,及時對缺陷進行科學分析,準確定類,對必須立即處理的設備缺陷,制定處理方案,堅持“應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則,定期消除設備的隱患。對能夠及時處理的一般缺陷也應及時進行處理,防止事故的擴大,確保設備的健康運行。同時還應建立設備檔案,及時記錄設備缺陷情況及修試情況,對設備的運行情況做到有案可查。對新投運設備,則必須進行仔細檢查和質量驗收,防止由于施工質量、設備本身、接線錯誤等引起的設備事故。
2.2.3.加強設備運行監視工作
加強對運行設備的巡視、檢查和定期維護,及時發現設備的缺陷和隱患,控制事態的發展,是防止設備事故的主要手段。以“標準化巡視作業指導書”為巡視重點,定期的進行檢查巡視、測溫、維護等工作,根據運行和檢修中發現的設備缺陷、結合預防性試驗結果對設備定期的全面巡查,全面掌握設備運行狀態。
以上關于變電運行事故發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的分析。只是對變電運行過程中容易發生事故的原因及怎樣防范作了一個粗淺的總結,認識上還存在不足之處,要真正的從各種因素下消滅事故的發生,還需我們通過對變電站管理經驗的積累、對運行人員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升的培養,在實踐中去不斷的探索總結,為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1]黃玉龍,李有鋮,林瑋玲,張勇軍,變電運行事故的原因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8,04.
[2]錢敏.淺談變電運行中的事故處理[J].科技資訊,2009.
[3]許豐博.防止變電運行事故的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