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
(廣東電網公司東莞供電局,廣東 東莞 523000)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經濟各個領域對于電能的依賴性越來越大。當前電能已經成為驅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能源之一,這就使得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的運行成為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電力系統中變電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整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對于整個電力系統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確保變電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首要任務是做好相應的維護和管理工作。
變電運行過程當中很多細小的隱患和問題都有可能導致變電系統運行的故障。這就需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制度,安排專門的技術人員對變電設備運行的狀態進行檢修,從而詳細的了解設備運行的詳細的信息,同時在檢修的過程當中能夠及時的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應對措施。
在變電所中班組是員工最基本的組織單位,直接從事相應的檢修和維護工作,這就需要重視對班組的管理,將相應的責任落實到每一個班組上,使其承擔明確的責任,這樣才能夠確保其工作的積極性,同時也能夠對出現的問題和錯誤進行追究責任。
為了提高班組成員的技術素養和職業道德,要定期開展相應的職業技能培訓,使班組的成員能夠通過培訓掌握最新的技能,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應對不斷發展的技術問題。同時,強化班組成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相應的職業道德教育,使班組成員樹立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夠做到嚴格按照相應的操作規范進行操作,防止違章操作帶來的相應的損失。
變電操作人員是保證變電運行的直接執行者。由于變電運行特點是維護的設備多,出現異常和障礙的機率大,工作繁瑣乏味,容易造成人員思想上的松懈,所以在變電運行中,任何不規范的行為,都可能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變電站要確保功能的順利實現,必須要由人進行相應的操作。對于變電站來說,相關的操作必須嚴格按照相應的規范來進行,不能夠隨意進行操作,一旦出現操作失誤,或者在進行設備檢修維護的過程當中沒有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就有可能留下安全隱患,導致出現誤動或者是拒動,從而造成巨大的損失。
對變電站的操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崗位培訓是保證變電站安全運行的一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對于一些新進的操作人員來說,只有經過一系列的崗位培訓才能夠正式的上崗工作,具體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應該制定完善的崗位培訓計劃同時制定相應的考核細則和獎懲制度,確保培訓工作的效果。
為了提高操作人員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應該定期進行突發事故演練。同時制定完善的突發事故應對方案,從而確保事故發生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內妥善應對。
每個季度相交的時候,應該強化本季度的日常維護工作的培訓,及時的傳達上級命令,針對本季節的相應的特點進行短時間的強化訓練,促進操作人員及時的適應本季節的工作。
人員與環境、設備相比是最活躍的因素,規范人的行為是遏止事故的關鍵,也是防控的重點。安全意識是運行人員對安全生產的一種心理狀態的反映。重視安全活動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并結合事故通報和設備異常,舉一反三,認真討論安全生產存在的問題,使職工深刻理解“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意義,安全活動的重點放在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防止事故,特別是重復性事故的發生上,要求發言者必須針對所內的實際和崗位實際。“兩票”合格率的考核,不應只采取扣罰的單一方法,而是將查出的問題反饋到運行全體,在班會上總結,讓職工分析錯誤的原因和后果,制定注重實效性的安全培訓計劃,計劃的合理性在于求質不求量,培訓內容有針對性。
在當前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技術生命周期不斷縮短,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每個人、每個企業都必須不斷學習,以適應環境的變化并重新塑造自己。“兵不在多而在精”,沒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就無法應對當前日益競爭激烈的發展形勢。提高職工素質的關鍵途徑是教育培訓。
在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工作中,變電運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幾年來,我們根據不同電壓等級變電所的特點,從提高供電可靠性的基本措施出發,摸索出加強變電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部分管理辦法,其具體做法如下:
4.1.1 采用新產品,提高設備的運行可靠性
采用高質量免維護的六氟化硫和真空斷路器、微機保護等優良產品來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近幾年來,所有線路及變壓器的繼電保護裝置全部更換為微機保護裝置,事實證明,采用優質的設備大大減少了故障停電機會,減少了因設備原因而造成的停電次數,有效地提高了運行可靠性。
4.1.2 認真做好運行維護工作,提高設備健康水平
電力系統的各種電氣設備,輸配電線路以及保護和自動裝置,都有可能因發生故障而影響系統的正常運行和對用戶的正常供電。提高設備的健康水平,做好預防工作和事故預想是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減少設備故障的有效方法。運行人員加強巡視維護質量,可以及時發現或消除設備隱患,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供電的連續性。
4.1.3 全方位配合開展設備狀態檢修
根據我局開展設備狀態檢修,逐步取消定期檢修制的規定,運行人員積極配合狀態檢修工作,合理調整了對設備的檢查重點和范圍,利用絕緣在線監測、帶電測試和紅外線熱像儀監測發熱點等措施,加強對設備的監測工作。
可靠性指標是一項綜合性指標,它反映了供電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時也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我局變電專業制定了下列措施和考核辦法。
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資料、檔案:使可靠性管理規范化和標準化。制定技術指標考核管理措施:嚴格執行管理制度,開展可靠性管理工作。將供電可靠性承包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到所及縣局:根據年計劃工作量和每年變電所及縣局實際工作情況,將局下達的總承包時間分解至各所及縣局,各變電所及縣局值班人員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發掘潛力,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每項工作。
[1]高祥,李明春.加強安全管理提高變電運行可靠性[J].2010(02).
[2]冷愛和.淺談如何加強變電運行管理大科技[J].科技天地,2010(01).
[3]閆莉.加強變電運行管理確保電網安全運行[J].煤礦開采,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