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濱 李 穎 王筱雨
(1、大連港口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1;2、大連星辰建筑設計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1;3、大連港口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大連 116001)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使得近代中國的住宅發展緩慢、滯后,但殖民者的入侵仍然帶來了一部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思想。隨后戰爭頻繁,民不聊生,住宅的發展幾乎停滯。
建國以后,隨著人口大量增長,城市不斷擴大,大量的成片住宅出現,已基本形成了現代住宅小區的雛形,但那時的住宅僅僅能滿足人民的居住需求,并沒有配套的公共服務設施,且建筑以平房為主,容積率低,環境較差,缺少人為布置的景觀。改革開放后,由于建筑產業的發展,施工工藝的進步,社會分工的細化,層數不高的樓房開始大量涌現,其中以企業、單位集中建房為主,這時的住宅區也稱為單位家屬區。但住宅區規劃、房型設計等都不完善,且人均居住面積較小。進入90年代,住宅商業化的提出和房產改革的深化,使“商品房”成了時下流行的名詞。開發商們聞風而動,異軍突起,房產熱越演越烈。進入新的世紀,城市化的腳步越來越快,大量外地人口的涌入,使得很多大中城市的商品房供不應求,房產大軍更是如魚得水,不斷炒作,使房屋價格一路飚升,房地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隨之也出現了大量優秀的住宅小區。
現代住宅小區的開發過程大致如下:
2.1 開發商的資本運作、土地及前期工作;開發商選擇地理位置優越的土地,并通過種種手段購買到土地。
2.2 規劃設計、施工建造;在獲得土地后首先進行規劃設計,并做好宣傳工作,在施工開始的同時進行發售工作,邊建邊買,充分利用業主的資金。
2.3 后期工作;在施工結束后聘請專門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后期的物業管理工作,維持小區的正常的運行。由于資金等原因,一般較大的小區要進行分期開發,也就是重復上面的三個過程。
生態小區是通過調整人居環境生態系統內生態因子和生態關系,使小區成為具有自然生態和人類生態、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統一、可持續發展的理想城市住區。生態小區空間結構合理、基礎設施完善,生態建筑、智能建筑和生命建筑廣泛應用,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融合。它符合城市規劃和區域規劃,與區域和城市融洽,是生態城市的一部分,體現了所在城市的風貌和特質。可持續性的生態小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的,因而它能實現小區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能夠在取得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時推動經濟發展,實現經濟快速高質增長;能把小區自然環境作為小區公共資源得到永續利用。因此,生態小區的建設將會逐漸改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中環境污染、缺乏有效環境保護的不合理現狀,實現節能、節地、節水、低污染以及物業等的有效管理,為城市和小區自身環境改善帶來強大動力。
生態住宅有著嚴格的技術標準,是開發商不能隨意自封的。生態住宅要求在能源和水、氣、聲、光、熱環境以及綠化、廢棄物處理、建筑材料等9個方面符合國家有關標準。(1)在能源系統,應該避免多條管道入戶,對住宅的圍護結構和冷熱系統進行節能設計,鼓勵使用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2)水環境系統要求設立室外污水處理再利用系統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統,室內外采用節水型器具,采用節水型的景觀用水系統。(3)氣環境系統要求室外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室內保證自然通風,衛生間有通風換氣設施,廚房有煙氣集中排放系統,達到國家規定的居室內空氣質量標準。(4)聲環境系統方面,建筑設計中要用隔音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日間噪聲50dB、夜間噪聲小于40dB,室內日間噪聲小于35dB、夜間噪聲小于30dB。(5)光環境系統要求室內設計滿足日照時數,盡量采用自然光;室內外避免光污染,如強光廣告、玻璃幕墻等;室內外采用節能燈具,提倡使用太陽能綠色照明。(6)生態住宅還要求采用取得國家環境標志認可委員會批準并被授予環境標志的建筑材料,要符合無毒、無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無揮發性的要求,使用3R(可重復使用、可循環使用、可再生使用)的材料。
3.3.1 生態住宅的類型
生態住宅類:主要提倡以藝術為本源,最大限度地開發生態住宅的藝術功能,把這類與藝術銜接的生態住宅當成藝術品去創造,去營造,使這類住宅無論從外部還是從內部看起來都是一件藝術品。
生態智能類:主要是以突出各種生態智能為特征,最大限度地發揮住宅的智能性。凡對人的居住能夠提供智能服務的可能裝置,都在適當的部分被置入,使主人可以憑借想象和簡單的操作就可以達到一種特殊的享受。
其他類型除以上述外,還有生態宗教類、原始部落類、部分生態類、生態荒庭類住宅。
3.3.2 生態住宅的特點——健康
生態住宅又稱“健康住宅”。生態住宅不只是綠化,而且,從規劃上看,生態小區的總體布局、單體空間組合、房屋構造、自然能源的利用、節能措施、綠化系統以及生活服務配套的設計,都必須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態環境、生命質量為出發點和目標。另外,在具體設計上,注重綠化布局的層次、風格與建筑物要相互輝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補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觀賞花木、闊葉喬木、食用果樹、藥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種植;同時注重發揮綠化在整個小區生態中其他更深層次的作用,如隔熱、防風、防塵、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質、殺滅細菌病毒等,甚至從視覺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勞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則要考慮自然生態和社會生態的需要,注重節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對自然空間和人際交往的需求。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污染。由于生產技術的落后,我國平均建筑能耗是發達國家的2~3倍,造成的污染也相當嚴重,我國的一些城市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嚴重污染”城市。房地產開發和使用是一種消耗大量資源,產生大量廢物的產業。為了人們衛生、健康、舒適地生活,必須將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利用太陽能;合理利用水資源;規劃用地;強力整治、促進環保。
從人類誕生至今,住宅一直是在發展、進步的,這也直接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提高了生活質量。隨著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迅速發展,住宅的建設數量和質量也將繼續提升。真正意義上的生態住宅小區應該是從設計、建設一直到使用、廢棄的整個生命周期對環境都是無害的,不是種點兒草那么簡單。由于要采用許多最新技術和建筑材料,要建設垃圾及水處理裝置,一般房地產開發商根本無法承受。這些環保住宅現在可能很超前,但它是我們住宅的發展方向。
[1]高飛.居住區空間環境設計研究.河北農業大學[D].河北農業大學,2006.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