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莉莉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300204)
意大利術語學研究掠影
職莉莉
(天津外國語大學,天津 300204)
近50年來,意大利術語研究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術語學研究機構紛紛成立,國際合作也空前擴大,有關術語和術語學研究方面的活動十分頻繁。語料庫的建立和術語學字典的出版大大推動了術語標準化的進程,使得意大利術語學研究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突破式發展的階段。但是,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借鑒。
意大利,術語,研究
古代的彌漫性科學先是分化成精密科學與人文科學,繼而又進一步細密分工。與此同時,民族語言的障礙存在于不同專業之間,使得語言隔閡也隨之加深,這直接妨礙了學科間的學術交流。于是,在民族語言興起的同時,也產生了完善科學語言的思想和活動。近十幾年來,在科技領域中,意大利術語學的發展不僅對其國內術語的傳播和標準化進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國際術語宣傳表達特別是國際術語的集合領域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筆者介紹意大利術語學的研究機構和在術語學領域開展的重要活動,同時分析目前意大利術語研究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從宏觀上介紹意大利術語學發展的歷史軌跡和最新動態。
當今世界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為意大利語在國外的推廣和發展提供了條件,與此同時,意大利語也受到全球語言和文化的沖擊。為了更好地推廣和正確使用意大利語,很多從事科學語言普及的研究機構也都開始參與到意大利語術語標準化的研究中來,意大利政府也在各地成立了專門的術語研究組織和協會,從而為意大利語言學家、筆譯工作者、口譯工作者和專業的技術人員提供更好的交流和溝通平臺。這些研究機構主要有:意大利術語協會、意大利秕糠學會、德里雅斯特報刊科學學校、博洛尼亞-弗利口譯和筆譯學校建立的術語和助理翻譯實驗室、意大利詞匯研究所、歐洲慧語學和思想史研究院(Istituto per il Lessico Intellettuale Europeo e Storia delle Idee,以下簡稱ILIESI)等;在歐洲有歐洲術語協會、拉丁語聯盟;在世界范圍內意大利還加入了伊比利亞-美洲術語情報組織(Résecu ibéro-américain de terminologie,以下簡稱RITERM)和哥倫比亞術語情報中心(Colombia Infotem,以下簡稱COLTERM)的術語協會,他們多數采用國家意大利語統一化組織(Ente Nazionale Italiano di Unificazione,以下簡稱UNI)和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以下簡稱ISO)的模式。同時意大利全國學術研究理事會啟用了一系列全新的研究和管理方式,比如采取公私合作,計劃使用長期集群的方式設置組織機構等。意大利術語學家、文獻學家和資料學家共同努力,加強合作,相關研究機構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標準化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各個領域都存在標準化的問題。標準從廣義上講就是一種用來規范的原則,而標準化就是使之規范的過程。術語標準化是術語學發展的一個重要進程和趨勢,是為了實現專業領域中最優化、最經濟的交流而將概念統一命名[1]。
UNI是意大利國家級的標準化組織,主要從事除了國際電工組織(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以下簡稱IEC)所管轄的電工電子領域以外的工業、商業以及第三產業中的標準化活動。與UNI同一級別的還有意大利文檔、信息自動化和顯微拼寫法委員會(Commissione per la Documentazione,l'Informazione Automatica e la Micrografia,以下簡稱DIAM),該組織主要從事文獻資料、機械信息、微型輸入法等方面的標準化研究,他們積極參與ISO/TC37和ISO/TC46委員會所舉辦的重要活動。
2003年9月24—25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TC67“石油石化和天然氣工業用材料、設備和海上結構技術委員會”第23屆年會在意大利米蘭召開。此次會議由UNI承辦,會議在UNI的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世界各國的代表及CEN/TC12(Comité Européen de Normalisation,英文名稱為European Committee for Standardization)、IADC(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rilling Contractors)等國際組織的6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按ISO/TC67秘書處制訂的日程進行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1.多語種術語研究中心
熱那亞大學外國語言和文學學院建立了多語種術語研究中心(Documentazione,Informazione Automatica,e Micrografia,以下簡稱CERTEM),致力于術語標準化研究和術語專業人才的培訓。熱那亞的語言和文學學院設置了筆譯和口譯課程,在術語翻譯人才的培養和術語研究方面做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他們建立了一個網站,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科研項目都公布在網上,并且把術語資源共享,在網站上人們可以按照分類查詢相關的術語。此外,這個中心還定期召開針對性的研討會,從事編寫和完善相關術語教材等工作。
2.歷史和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
歷史和理論語言學研究中心(Centro di Linguistica Storica e Teorica,簡稱CLIEO)是由佛羅倫薩大學和多家研究機構一起組建的致力于語言學研究和高級培訓的機構,長久以來一直活躍在意大利語言學領域,在意大利歌劇詞匯研究和法律詞匯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佩里奧·佛倫扎羅里(Pelio Fronzaroli)教授為現任主席。世界各地很多著名學府和組織也加入了該研究中心,如博洛尼亞大學、羅馬大學、莫斯科科學研究院、德國班貝克大學歐洲語言研究中心、埃塞俄比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普羅旺斯大學、歐洲修辭學協會、麻省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巴塞羅那自治大學、羅蒙諾索夫莫斯科國立大學、巴黎大學等。
3.意大利術語學協會
意大利術語學協會(L'Associazione Italiana per la Terminologia,以下簡稱AssiTerm)是一個從事科學研究的非營利性組織,1991年11月19日成立于羅馬。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集中對術語研究有興趣的組織和研究特殊語言的個人,如:政府公共部門、大學、技術學院、研究機構、出版社、工業部門、專業培養筆譯和口譯人員的學校、專業的文件翻譯機構和專業的翻譯人員等。意大利術語協會最終目標就是建立以術語的收集、管理、服務為一體的意大利科學技術術語信息中心,目前,該信息中心不僅有完善的術語信息系統,還建立了自己的術語研究中心,設在國家研究理事會(Consiglio Nazionale delle Ricerche,CNR),是意大利國內外術語信息網絡的一個重要節點。
意大利術語協會的宗旨是:(1)通過開發利用特殊或局部語言術語,促進意大利語的科學技術信息的發展;(2)通過組織或參加各種會議和學習活動,增進與科學術語領域和專業術語領域工作人員的聯系;(3)豐富意大利語的科學技術術語和收集相關的信息;(4)推進科學與技術術語領域的拓展和合作;(5)鼓勵生產、管理領域的相關術語培訓,包括提供助學金或獎學金;(6)與國內外組織合作,致力于術語學研究。
意大利術語協會成立以來,在術語領域較為活躍,活動頻繁,簡要列舉如下:
(1)1992年和1994年分別在羅馬和佛羅倫薩組織“科研與科技術語”研討會;
(2)1993年,就歐洲自動化字典Eurodicautom (European Automated Dictionary)數據庫的組建和查詢系統在羅馬組織研討會;
(3)開設術語課程(弗拉斯卡迪,ENEA能源研究中心,1993年11月22—26日);
(4)1994年5月20日在都靈召開圓桌會議,會議議題為“科學與技術交流:語言是否無國界”;
(5)1995年10月9日在國家研究理事會組織研討會,議題為“國際交流中的科技術語”;
(6)1997年3月21日在羅馬召開圓桌會議“技術與科學術語的現在與未來”;
(7)與國際術語信息中心(Infoterm)合作,作為意大利方合作者參加了歐盟TDCnet項目(致力于為員工人數為10-15人的小型企業提供電腦和網絡維護);
(8)成功完成了“生產與收集網絡中的意大利語術語資源”研究項目,此項目由意大利大學和科技研究部意大利教育部(il Ministero dell'Università e della Ricerca Scientifica e Tecnologica,以下簡稱MURST)贊助,通過與年輕學者、調查員和一些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的合作,編纂完成了一部網絡詞典(Vocabolario di Internet),該詞典包含600多個意大利語和英語方面的標準術語概念。同時與ILIESI合作,收集生物技術領域相關的術語,編纂了另一部術語詞典《血動力詞典》(Vocabolario dell'Emodinamica),該詞典包含了250多個意大利語和英語方面的術語標準概念。
4.意大利詞匯研究所
意大利詞匯研究所(L'Opera del Vocabolario Italiano,以下簡稱OVI)是歐洲國家語言協會(European Federa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ions for Language)的成員之一,也是意大利全國學術研究理事會下屬的研究院,其總部設在秕糠學會。2001年,在意大利國家研究學會科學部內部改組之后,意大利語詞匯研究所正式成為國家研究學會的成員之一。該研究所是為促進歐盟國家語言和多語制度的發展而成立的,負責編纂意大利語的歷史詞典,其中比較突出的是古意大利語詞典(Tesoro della Lingua Italiana delle Origini,以下簡稱TLIO,http:// tlio.ovi.cnr.it/TLIO/,可在線查閱的古詞字典)和新軟件字典(簡稱GATTO)兩項成果。
1965年在全國學術研究理事會的資助下,秕糠學會推行了新的歷史詞典計劃,主要由意大利詞匯研究所負責。TLIO就是最早的一項成果,它收集了從意大利語起源到整個13世紀的古詞,在意大利詞匯研究所OVI網站(www.vocabolario.org)上可隨時免費登錄查詢,最早的一批詞條在1997年末就已經在線出版了。目前共有18 000個詞條可在網上在線查詢,包括了所有A—B、大部分C—F、和部分G—Z的詞匯。如果資源允許,它還會繼續收錄意大利13世紀以后的歷史詞匯。為了編纂TLIO,OVI建立了一個很大的古代意大利語原文資料庫,包含了13世紀以前所有用各式意大利語(包括方言)書寫的重要文獻,并還在繼續擴充。目前,該資料庫包含1960種文獻,共有21 779 246個字母,442 770種不同的拼寫形式,116 597個詞條,3 576 383個詞條化的必用語。
GATTO也是一個強大的原文資料庫,是一個集創造、管理、詞條化和提問為一體的軟件。從1998年起,在OVI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圣母瑪麗亞大學、英國雷丁大學達成的協議范圍內可進行在線提問。從2005年8月開始,只要登錄并注冊,就可以在網站上對資料庫進行在線提問。
5.秕糠學會
1965年,秕糠學會①(Accademia della crusca)由CNR贊助開始進行意大利語新歷史詞匯表的研究。并為此建立了意大利語詞匯研究所,意大利著名的學者阿爾多·杜洛②(Aldo Duro)、喬瓦尼·內喬尼(Giovanni Nencioni)、阿爾科·塞爾維亞·阿韋雷③(Arco Silvio Avalle)等曾在此工作過。在1985年,按照相關法律,意大利語詞匯研究所與秕糠學會雙方協定成立意大利語詞匯研究中心,迄今為止卡洛·阿爾貝托·馬斯特里④(Carlo Alberto Mastrelli)和皮埃羅·貝塔拉米⑤(Pietro G.Beltrami)兩位學者先后擔任中心領導。
學會積極發展國際關系,與國際上相關研究院合作,就意大利語發展問題召開研討會。學會在歐洲語言研究領域發揮著積極活躍的作用,為公眾提供了很好的咨詢服務。在中心的主頁上有6個為大眾提供不同語言咨詢的系統,他們分別是:(1)語言咨詢服務,在此用戶能得到相關語言問題的解答;(2)檔案,定期向公眾提供語言學學術文章以供閱讀;(3)新詞匯,為大眾提供意大利語新詞新語的最新排序;(4)專業術語,在這里能獲得不同領域語言及特殊語言的相關資料;(5)參考書目中心,在這里擁有意大利語語言學相關的所有重要參考書目;(6)語言學相關網頁,集合了大量與語言學相關網站的鏈接。其中第4個系統提供的專業術語在全意大利都有權威性。
1.歐洲術語協會
歐洲術語學協會(Associazione Europea Per la terminologia,簡稱AET)成立于1996年,是專門從事術語研究的非營利性組織,旨在促進歐洲多語言的發展,但不僅僅局限在歐盟成員國內。歐洲術語協會通過與其他組織、協會和國外的術語機構建立伙伴關系,相互交流在術語上的認識和經驗。他們不僅常常開展公共活動,推動術語發展,還積極致力于促進對商業術語信息流通,發起和組織關于術語的會議、研討會和培訓班,幫助建立相關的術語研究團體SIG(Società Italiana di Glottologia,簡稱SIG),為術語研究者提供資助等。
2.拉丁語聯盟
拉丁語聯盟是一個非政府間國際組織,目的是保護和規劃拉丁語世界共同文化遺產并促進一體化。該組織是1954年成立的,目前成員國有37個,遍布世界各地,常設有秘書處,秘書處下設4個辦公室。其中一個就是術語和語言產業辦公室,意大利是較早加入該組織的成員國之一。該聯盟目前所設的3個永久觀察員(阿根廷、梵蒂岡、馬耳他騎士團)中,梵蒂岡和馬耳他騎士團的官方語言都是意大利語。拉丁語聯盟的權力機構為成員代表大會,每年開會一次,所有成員都要派代表參加,討論語言上的問題,促進一體化的進程。
意大利術語學在近幾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1.成立了多個術語研究中心
2.涌現出了很多術語學研究專家和眾多的研究成果
3.各類術語數據庫紛紛建立,網絡資源豐富
比如秕糠學會的網絡詞匯庫、現代哲學文獻資料庫、法律和行政術語數據庫、ILIESI創立的現代哲學文獻資料庫(該資料庫包含了在17世紀至18世紀間所有具有重大意義的哲學科學論文);網站方面有意大利語推廣系統Rei網(la Rete di Eccellenza dell'Italiano Istituzionale,意大利語規范化網站)、本地化行業標準的術語學科研究交流網站LISA和EUREKA,他們都是供術語學家和語言學家進行資源共享和思想交流的平臺,此外還有供各個新拉丁語國家個人、機關和組織交流使用的里氏詞典Realiter網(www.realiter.net)。
4.術語學方面的在線期刊不斷豐富
在意大利有很多有關術語研究的在線期刊,在此列舉出其中一些主要的期刊:
(1)全球性雜志 MediAzione(網址 http:// www.mediazionionline.it),由博洛尼亞大學語言和文化科目研究系創立,旨在推進人文領域內學科間的研究,內容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有:語言學、術語學、體裁研究、文化研究、文學、戲劇、幽默劇、媒體、電影、歷史、談判說明等等;
(2)Terminomert是關于術語和聯合學科的多語種主題網站(http://www.terminomerto.info/modules/articles/accueil/index.php);
(3) il Foglio di Collegamento(http:// www.assiterm91.org/it/index/php?option=com_ remository&Itemid=44&func=select&id=3),意大利術語協會期刊,為關心術語學的學者和工作人員提供了對話的機會,也為成員間信息和經驗的交流提供了機會。il Foglio di Collegamento發表國外成員和專家的文章和成果,發布關于那些從事術語標準化、目錄學、會議評論與公告工作的組織出臺標準的消息。
5.意大利術語學研究領域積極參與并與世界其他國家開展廣泛的國際合作
6.術語學研究和翻譯課程走進大學課堂
比如熱那亞大學、博洛尼亞大學等都先后開設了術語研究和翻譯方面的課程。后者還配套研發出版了相應的學習教程,如帕維爾(Pavel)術語學習教程(http://www.btb.termiumplus.gc.ca/didacticial_tutorial/italianollecon1/indexe_i.hem1)。
7.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到術語學研究和推廣領域
8.各類術語數據庫的管理和研發技術不斷升級
9.在術語研發和推廣領域采用了公私合作的新型研究和管理方式
意大利術語研究雖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因為社會、經濟及其制度利益等關系使得術語研究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
1.定義術語研究的范疇
意大利很多術語學家認為科學術語對比一般語言使用來說是被孤立于現實之外的語言。但在人文學科的領域中,還有許多語言學家認為術語的研究應從各領域、專業的出版物和作品入手,研究文本語料庫是術語學的基礎。所以,如何定義術語研究的范疇是一個難點。
2.意大利語術語理論系統很不完善
意大利語術語的應用和規范化缺乏理論的指導,迄今為止也還沒有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或者某部作品使此問題系統化。
3.意大利術語研究的資金支持不足
在大部分情況下術語研究應該是能給應用領域帶來利益的活動,它以市場和科學活動需求為基礎。但前期的研究和后期的應用卻往往和市場相脫節,導致在研究過程中缺乏市場資金的支持,使得前期研究動力不足。
4.術語研究準則建立和推廣問題
政府和科研部門為了規范術語研究制定了相應措施,但這些措施有很多局域性和地方性限制。很多舉措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導方針、合適的協調機制和傳播力度,難以在國家或民族領域推廣,即便是在較小的現實領域中,由于很多參考數據和信息的不足,也嚴重影響了術語活動中同類規律和準則的建立。
5.英語外來詞大量涌現
近幾年來意大利語術語的一個明顯的趨向就是讓位于英語。在國內進行科技方面的術語交流時,很多意大利人都趨向于使用英語,即便是在意大利語具有優勢的領域,英語也頻頻被使用。一個民族的語言不在科技領域占有制高點,這對該民族語言乃至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沖擊都是巨大的[2]。
6.各個學科領域和部門缺乏配合
由于術語學具有文理融合的綜合性學科特點,術語學研究需要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們聯合攻關。意大利目前在術語學領域缺乏多部門之間的配合和協調,同時很多工作和研究都存在重復性勞動的問題。
7.在術語學人才培養方面,還缺乏高級術語學人才
雖然在意大利已經有大學建立了術語學研究實驗室等機構,但缺乏碩士、博士等高學歷的術語學人才。術語學的概念還僅僅停留在專業人員和研究學者的范圍內,術語學知識的普及沒有受到重視。
8.標準化組織設立的制度標準對企業和參與者缺乏約束性
在UNI組織內部,通常情況下,規則的制定都是自愿的,它要求各成員通過討論對一個準則達成一致。對于準則的實施沒有硬性的要求,成員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
科技文化不斷發展的今天,從各個方面都展現了人類在全球范圍內有效交流經驗的這一新特點。各國技術上的相互幫助和合作不斷加強,合作伙伴間的文化和業務交流也日益豐富。意大利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國際化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主動地為術語學研究發揮著作用,做出了很多的成績,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希望本文能給各位術語研究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和參考。
注釋
①秕糠學會于1582年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成立,旨在純潔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語言托斯卡納語。這個學會的成員以語言上的保守派而聞名。
②(1916年1月25日—2000年7月11日),意大利語學家,曾任秕糠學會主席,意大利語新詞展望(Onli)項目的主任,出版了Grande Vocabolario Treccani大字典。
③(1920年—2002年1月9日)出生于意大利克萊蒙娜,文學評論家,語言學家。致力于意大利語古文研究和中世紀文學研究,在中世紀的D'OC語言研究方面也有突出貢獻。其研究領域還涉及了評論和符號學。1974年至1985擔任秕糠學會詞匯研究所主席。
④佛羅倫薩大學教授,語言學家。
⑤生于1951年,羅馬,畢業于比薩大學,意大利語語言學家,現就職于意大利比薩大學,也曾在帕爾馬大學、巴西里卡達大學和錫耶納大學任教。
[1]朱建華,李佳.德國術語標準化掠影[J].中國科技術語,2010(5):19-23.
[2]張鵬.西班牙術語研究綜述[J].中國科技術語,2009 (4):11-13.
[3]黃忠廉.我國外語界術語學研究綜述[J].辭書研究,2010(2):100-110.
[4]葉其松,鄭述譜.術語學問世前完善科學語言的種種嘗試[J].中國科技術語,2010(5):7-12.
[5]Giovanni Nencioni.Linguistica e terminologia tecnico-scientifica[M].Adamo,1994:5-12.
[6]Malato.Enrico Lessico filologico:un approccio alla filologia[M].Roma:Salerno,2008.
[7]Cabré M Teresa,La terminología.Teoría,metodología,aplicaciones[M].Barcelona: Editorial Antártida/ Empúries,1993.
[8]Cabré M Teresa.On diversity and terminology[J].Terminology(II),1995:13-16.
[9]Michele A.Cortelazzo.Annali del Lessico Contemporaneo Italiano.Neologismi 1993-1994[M].Padova:Esedra editrice,1995.
[10]Michele A.Cortelazzo.Annali del Lessico Contemporaneo Italiano. Neologismi1995[M].Padova: Esedra editrice,1996.
[11]Maurizio Dardano.I linguaggi scientifici[J].Serianni-Trifone vol I,1994.
[12]Innovazione lessicale e terminologie specialistiche[C]//a cura di Giovanni Adamo e Valeria Della Valle.Firenze:L.S.Olschki,2003.
[13]Tullio De Mauro.Linguaggi scientifici[J].Tullio De Mauro,Studi sul trattamento linguistico dell’informazione scientifica,1994.
[14]ValeriaDella Valle.La lessicografia[J].Serianni-Trifone vol I,1993.
Review of Italian Terminology Research
ZHI Lili
With more terminology research institutions being established and the unprecedentedly expande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talian term research has achieved great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50 years.Corpus establishing and dictionary publishing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process of term standardization,and made Italian terminology research entered a new development stage.However,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which deserve our attention.
Italy,terminology,research
N04
A
1673-8578(2011)06-0007-07
2011-08-30
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資助項目(07BYY019)
職莉莉(1979—),女,意大利帕特納大學博士,研究方向為意大利語言與文化,國際交流與文化。通信方式: renata@tjfs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