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吳 菲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北京 100076)
近年來,國內企業紛紛加大了研發人才的投入力度,無論是備受矚目的航天航空等國有企業,還是已實現國際化民營巨鱷,以及如雨后春筍般的中小型新興企業,研發人才的數量均有大幅增長,并且顯著的提升了研發人員的學歷層次。
情緒資本和智力資本是人力資本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由感覺、信念、認知和價值觀等隱形因素所構成的情緒資本,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中都發揮著巨大影響,始終是推動或阻礙創新事業進步的重要因素。掌控得當,情緒資本能成為智力資本的倍增器;若認識不當或控制不力,情緒資本可能會成為整個技術創新工作中的障礙。
有效掌控和充分調動情緒資本,使人才隊伍中價值取向基本一致,充滿了頑強、毅力、忍耐、堅定、自豪、奉獻等動力情緒,第一資源就能得到充分發揮,智力成本就能得到正值放大。
如果隊伍的情緒是負面的,隊伍成員對企業核心價值觀沒有共識,充斥著壓抑、緊張、憂心忡忡、冷漠、自私、貪婪等負面情緒,那么苦心經營的智力成本將起不到期望的作用,甚至會讓企業為資源的過度占有付出沉重代價。
如何建立起對情緒資本的認知,清晰概念和定義,明確構成要素,更好地掌控情緒資本,采取有效的調整措施進行引導,將技術創新人才隊伍的情緒資本始終保持在良好的正態趨勢,是本文所探討的主要內容。
人力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人力資本正在取代資金成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本,成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隨著管理理論的發展和管理認識的提高,以人為本的觀念在各行業普遍確立,人的感覺、信念、認知和價值觀等主管因素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獲得重視。
1998年英國著名的管理大師Kevin Thomson 提出了“Emotional Capital”的概念之后,十年來不斷有管理專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對于情緒資本的定義還尚未有一個統一的、明確的、清晰的描述。本文嘗試著給出如下定義和解釋,僅供參考研究。
情緒資本是指企業和企業員工的思想主流趨勢、核心價值觀、企業文化導向以及個體情緒反應等。情緒資本是智力資本的燃料、推進劑,是智力資本的倍增器。情緒資本從構成上可以概括的分為組織情緒資本和個體情緒資本,二者相輔相成,且可以互相轉化。各級組織的首要管理者是掌控該級組織情緒資本的核心主體。
組織情緒主要是指企業文化,包括企業愿景、核心價值觀、行為規范等,集中體現在企業的管理理念和經營理念上,外在表現為企業管理手段、干部群的工作方式方法、企業的經營管理手段等。組織情緒的正負趨勢不由內部的企業文化宣傳而決定,其外在表現為企業的股東(上級單位)、企業顧客、產品用戶、業務關聯單位的反饋,對企業產品的認可度,另一個重要反饋是企業員工對企業管理、企業環境的認可程度。
個體情緒包括某基層組織員工的整體情緒、某特定群體的整體情緒,以及員工個體的個人情緒,具體包括群體和個體的感受、情緒、信念和價值觀等。個體情緒有動力情緒和負面情緒兩種。動力情緒主要有堅定、熱情、奉獻、愉快、愛心、自豪、渴望、信賴等。負面情緒主要有畏懼、憤怒、冷漠、憂慮、敵意、貪婪、自私、憎恨等。個體情緒的正負趨勢影響要素多而復雜。
技術創新工作成果的質量和效應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檢驗,但卻對企業未來發展領域的把握、對企業產品型號整個生命周期的影響巨大,對隊伍的能力要求較高,對骨干人員要求苛刻。
技術創新人才隊伍需要具備一個精神和四個核心能力:勇于創新的精神;對信息的超前獲取能力,對任務的快速準確反應能力,對項目的深入攻關策劃能力,對分系統的組織牽引帶動能力。技術創新人才隊伍中的骨干人員必須具備一個精神和三個核心能力:勇于創新的意識及精神;對技術前瞻性的把握能力,對新技術發展趨勢的敏感能力和學習能力,對關鍵技術的攻關實施能力。
技術創新工作的情緒資本的構成要素可分為關鍵要素和一般要素。關鍵要素包括組織情緒資本中的價值導向、組織氛圍,個體情緒資本中的員工情緒智商,以及情緒資本的掌控方法等。一般要素包括社會形勢、行業前景等外部形勢,也包括員工的家庭生活、交際范圍等。
價值導向主要指企業的愿景目標和核心價值觀。愿景目標是企業發展的方向,是企業存在原因的具體闡述和首要宗旨,也是人才隊伍的目標導向。核心價值觀是企業各種活動的總原則,是人才隊伍的價值導向,決定著員工的價值取向和具體行為趨勢。技術創新工作決定的是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如果價值導向出現了問題,企業發展得越快就離正確目標越遠。價值導向的掌控是掌控情緒資本的關鍵行為,也是掌控情緒資本的首要目的和基本出發點。
組織氛圍主要指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決定著具體管理行為,企業文化的表現和傳承必須依靠具體的管理行為才能落地生根,變為現實。組織氛圍決定著企業的發展健康程度,決定著企業發展的速度,決定著企業愿景目標是否能夠實現。技術創新工作需要寬松但有序的組織氛圍,需要有學習型的文化。創建并營造良好的組織氛圍,是掌控情緒資本的主要行為。
員工情緒智商是指員工控制個體情緒的能力,即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情商是組織需要掌控的,可以通過有計劃的行為逐步提高組織員工的整體情商。充分調動動力情緒,及時掌握負面情緒并采取措施實現控制轉變,并有效的逐步提高員工情商,是掌控情緒資本的重要行為。
情緒資本的掌控方法是指能夠營造、保持、激勵、提高動力情緒并及時有效的監控、調整負面情緒的手段。掌控方法包括企業文化的提煉、宣講,組織氛圍的營造、調整,員工情緒的監控、激勵等。這些方法是黨組織掌控情緒資本的工具和實現手段。
情緒資本根植于組織中的每一個成員的內心中,個體需求期望與現實情況的比值和其需求被滿足可能性的大小是決定其情緒正負的主要因素。我們把掌控技術創新企業的情緒資本的理想方法模型初步描述為:
積極主動幫助員工解決“生存、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實現”等需求,是發揮情緒資本最大功效的唯一方法。及時發現員工現階段的最迫切需求,并有計劃的幫助其提高解決該需求的能力;引導組織中的員工建立積極、有益、健康、向上、實現組織和個人雙贏的長期需求,并有明確的計劃去幫助員工實現該需求。
員工在每一時期都會有其階段性的迫切需求。單身員工有戀愛結婚需求,已婚員工有照顧家庭的時間保障需求,每個員工都有職務晉升需求、收入增長需求等。但對每個員工來說,總有一項需求是其現階段的最迫切需求。
能夠抓住占部門員工數量20%的核心骨干的迫切需求,兼顧其余80%員工的需求,才能夠得到充分調動和使用部門的情緒資本。不知道核心骨干現階段的迫切需求,必將被無窮無盡的情緒問題所困擾,成為部門的迫切煩惱。知道員工現階段的迫切需求但不幫助員工實現甚至起阻礙作用,組織的迫切需求也難以實現。
解決員工的迫切需求,授之以魚莫如授之以漁。應幫助其制定相應的可行性計劃,讓其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逐步提高自己,一步步解決其最迫切需求。如青年員工的晉升需求,應給予明確標準,給其提供鍛煉機會,讓其一步步改進,具備崗位要求的各項能力,以幫助其實現目標。
部分員工有無欲則剛的情緒,其對事業進步、能力提升沒有上進心,無所謂。要幫助其做好長期需求的分析,樹立長期目標,并分解為一個個的短期目標,通過一個個短期目標的實現幫助其重新建立起對工作和生活的熱情,一步步的實現長期目標,以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如對研發人員實行職業生涯設計,確立起行政職務晉升通道、技術職務晉升通道和專家職務晉升通道,以多通道的建立來讓每個人都有始終追求上進的渠道。
情緒資本的掌控靠企業的管理手段來實現,以下是針對情緒資本關鍵要素提出的幾個具體建議:
如航天技術創新工作的使命是“引領航天,追求卓越”,其核心價值觀是熱愛祖國、以國為重,始終要把國家利益放在首位,志存高遠,甘愿奉獻。那么,從人員甄選開始,就要以這個價值導向為框,選取志同者進入企業。入職后,要加強企業文化的灌輸,幫助員工做好以航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的職業生涯規劃,建立起積極向上的長期目標。要建立好技術創新人員的多條晉升通道,幫助其逐步實現長遠規劃。
加強與內外部技術交流,舉辦各種層次的技術論壇,培養學習習慣,建立學習機制,構建學習型組織。搞好各種學習活動、文體活動,活動活躍的是人的精神,這樣可以使技術創新人員保持活力四射,擁有創新的激情和工作的熱情,才能使得情緒資本得到最大效應的發揮。
技術創新型企業,以技術創新為生存之道,構建學習型組織,營造民主的研發氛圍,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得技術人員始終保持著對新技術的敏感力和創造力,才能使企業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管理不夠專業化,服務不夠精細化是很多企業的弊病。要做好事務服務、后勤保障,給技術創新人員做好專業的服務保障,確保技術創新人員能夠無后顧之憂,專致于技術,精力不分散,使其精力更多的用在技術研發上,更加有效的發揮作用。
情緒是變化的,及時發現正面的情緒,可以順勢助推,轉化為動力情緒。及時發現負面情緒,可以及時疏導,減輕或避免阻礙與不利。情緒的搜索掌控渠道有很多,可以通過個體調查、問卷調查、面談激勵、集體座談等多種傳統方式,但更應該利用網絡信息化的手段來關注情緒。
在管理科學發展歷程中,人性假設從來都是管理學中首要解決的問題。人性假設歷經了“經濟人”、“社會人”、“決策人”、“復雜人”的論證過程,現在正向“文化人”發展。管理理論越來越重視人的非理性因素研究,由理性主義漸向人本主義轉變,情緒資本的研究將越來越成為管理科學的研究熱點。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充分發揮全體員工的積極性來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深入開展對情緒資本的研究,加強對情緒資本掌控方法的創新實踐,是技術創新型企業的需求,也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由于作者水平的限制,本文僅對情緒資本的背景意義、概念定義、構成要素和掌控方法等進行了簡單闡述,并未進行深入研究,僅做拋磚引玉之舉,可做批駁探討之用。希望能夠為激發起讀者對情緒資本的研究熱情,為技術創新型企業更加有效的掌控情緒資本、促進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發展做出一點微薄貢獻。
[1][英]凱文.湯姆森著,崔姜薇,石小亮譯.情緒資本[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