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蕓霞 林 佳 杜仁杰
(成都電業局人力資源部,四川 成都 610061)
淺談企業管理中的人工成本管理
周蕓霞 林 佳 杜仁杰
(成都電業局人力資源部,四川 成都 610061)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在企業人工成本與企業利潤最大化之間尋求這個支點,就是企業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文章就如何才能使企業利用最低的成本,最快捷的方式獲取最大的利潤進行了探討。僅供參考。
人工成本;管理;發展
企業的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而不是節約的藝術。如何在企業人工成本與企業利潤最大化之間尋求這個支點,是企業管理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工作。人工成本管理具有激勵與控制的雙重含義:一方面,通過合理的人工成本投入,有利于調動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面通過加強人工成本的管理,降低人工成本中不合理的支出,提高支出的效益。
(一)人工成本管理的發展 一是建國以來,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在體制上企業間缺乏競爭,在思想上管理者對人工成本管理沒有足夠的意識和觀念,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變成了一句口號,難以落實到行動上。而企業內部,員工的收入分配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就是俗稱的吃“大鍋飯”,根本沒有體現薪酬的激勵作用,嚴重影響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二是到改革開放初期,企業從產品生產到經營都處于粗放經營管理的狀況,而長期受計劃經濟的影響,企業人工費用列支范圍不明晰,渠道多而亂,制度的不健全給工資分配、工資管理帶來許多困難,更談不上對企業人工成本的管理,致使企業長期處在管理水平低下、成本缺乏有效約束、經濟效益不高的局面。三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新的會計制度也更明確的界定了人工成本范圍,規范了企業人工成本列支制度。從1995年開始,勞動部提出加強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概念,在企業中引入人工成本分析方法。經過多年的推廣和實踐,在企業在人工成本統計分析方面,也總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的管理經驗,切實提高了企業人工成本的管理水平,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打下了基礎。
(二)人工成本管理的現狀 企業在人工成本管理上仍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從管理內容上一方面,某些企業更注重產品價值的實現,將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物耗成本的降低上,而忽視人工成本管理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人工成本管理有一定理念和意識的企業卻沒有正確完整的概念,忽視了對人工成本投入產出效益的分析研究,單純的將人工成本管理停留在對人工成本的降低上。從管理方法上往往是通過對發生后的成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缺乏事前成本預測和決策,事中的成本預警和調節也沒有跟上,人工成本的激勵機制沒有充分發揮,而約束機制又不到位,難以從深度和廣度上實現人工成本的全面管理。從管理素質上,一方面企業內部管理組織機構協調不夠,缺乏相互約束的人工成本管理組織機構。如人力資源、財務部門的數據沒有及時溝通造成信息有效性的滯后,影響企業領導人的決策;另一方面人員綜合素質不高,專業化水平較低,缺乏先進的成本管理知識。
企業人工成本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和提供勞務活動中所發生的各項直接和間接人工費用的總和。具體包括從業人員勞動報酬、社會保險費用、福利費用、教育費用、勞動保護費用、住房費用和其他人工成本七個構成部分。
從企業負責人到各級管理層都應該提高認識,切實樹立人工成本管理觀念。各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劃分人工成本管理的責任單位,指定相應的成本監控人員,合理分工,綜合管理,協調統一,共同搞好這項工作,調動企業對人工成本管理與控制的內在動力。
一是人工成本的管理要合法合規,在列支渠道、核算方式等方面要符合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的規定;二是人力成本管理的相關部門應相互配合制定人工成本分解控制方案,并將管理指標下達各級管理單位,實現人工成本的分級管理;三是下達各層級的人工成本的高低應與業績水平成正比,合理統籌規劃。
對企業而言,完整的薪酬待遇、福利保障體系一方面會增加企業的人工成本,但同時也是企業激勵員工勞動積極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在人才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代社會,福利待遇、發展空間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中之重,如何用最小的人工成本投入來激勵員工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才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石。
一是建立合理的薪酬體系:在人工成本結構中,工資是最有激勵作用的因素,也是構成人工成本的主要部分。工資總額如何控制、如何建立各層級員工工資水平合理差距、如何通過績效考核、獎罰對等、優勝劣汰等手段充分體現按勞分配、效率優先的原則,是一套完整的薪酬體系中應當具備的內容,也是當前人工成本控制的關鍵性環節。
二是提供完善的福利保障體系:在規范繳納的情況下,社會保險費用基本屬于企業不可控制的人工成本費用。而在其它福利方面,如為員工購買社會保險以外的商業保險、為保障員工就餐質量開設員工食堂、為關心員工身體健康定期組織員工進行體檢、為員工購買勞動保護用品、為員工解決住房問題等已成為現代企業人工成本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三是加大員工培訓投入,提高員工素質企業的發展與員工成長的速度密切相關。利用有限的教育經費盡快提高員工的專業化水平,為員工個人的成長提供發展空間,同時也為全面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提供動力保障。
基于歷史數據的支撐,對企業人工成本的歷史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并結合企業當期生產經營目標確定企業人工成本的適度控制水平,建立人工成本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實現人工成本總額和水平的雙重管控。
人工成本的合理預算及分配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及時統計人工成本的支出情況,設置人工成本各個支出項目的審批權限和審批程序,對企業各項人工成本支出額進行動態管理。對超出標準的情況要及時預警,據此實現人工成本管理事前預算、事中監控、事后分析的全面管控體系。
加強人工成本管理,通過從勞動的投入與產出關系入手,找到人工成本投入與產出的杠桿支點,在使用勞動力上更加注重科學性、合理性,將人工成本運用到人力資源管理中,就會使人力資源管理與經濟運行更加緊密結合,為企業經濟運行及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甚至最終取得壟斷的市場地位;加強企業的人工成本管理,也勢必對國家的宏觀調控具有深遠的影響,人工成本核算能反映出國家經濟形勢的大趨勢,國家可據以調整消費政策和產業結構,有利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尤其是消費政策的制定。
由此看出人工成本管理已滲透到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人工成本管理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建立與現代經濟相適應的人工成本管理體系,推動企業內部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控制相對合理的人工成本水平來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產出效率,從而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是企業立足與發展的必由之路。
[1]狄煌.企業發展戰略與人工成本管理[J].中國勞動,2007(4).
[2]張莉等.企業人工成本的實質和決策依據分析[J].經濟論壇,2005(7)
[3]鄭曦.成本會計信息效益分析[J].現代商業,2008(5).
[4]肖娟娟.我國企業人工成本管理的現狀及其重要性探討[J].《商業時代》2011(08).
F2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