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中國石油管道公司沈陽調度中心,遼寧 沈陽 110000)
油氣管道施工隊伍不斷壯大,施工企業正面臨著一次大的挑戰、大的發展。百年大計、質量第一,工程質量在施工中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而且業主對企業質量保證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求得企業長遠發展,施工企業除了完成自身的體制改革、轉軌變形外,最關鍵還是要建立健全內部質量管理組織,完善質量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素質,加強管理,尤其狠抓施工項目的質量控制。
長輸管道施工有其與其他工程建設項目所不同的特點:
長輸管道施工具有跨地區、高強度、移動性、無依托等特點,這導致長輸管道施工和其他施工項目相比較工程量比較大。管道線路長,途徑省市多,各地對建管線的認識不一樣,征地和工農關系是一個難點。
傳統的建設項目,管理人員全部集中在現場,通過每月的計劃會,每周的調度會,高峰期每天有協調會,使整個管理系統運轉順暢,當天問題當天解決。但管道工程在幾百或上千公里同時開工,傳統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都不適用,如現場地質條件發生變化,或者出現大的方案變更,必須立即處理。此外,管道基本都是埋地敷設,屬于隱蔽工程,過程管理尤為重要,如果帶著隱患就把管道埋在地下,后果將不堪設想;參建管道建設的設計勘察單位、多個施工單位,要保持信息往來暢通,指揮系統機動靈活,協同工作到位,必須采取新的組織方式,借助大量現代通訊工具,建立一個嚴密的組織指揮系統。
管材就要數萬噸,還有大量設備和其他材料,管道施工與其他工程不同,其他項目的物資都集中到一個地方,而管道的物資必須分配到全線近千公里,這些物資必須通過火車運輸到各中心站,再用汽車運輸到施工作業帶,需經過不同車型多次倒運。
管道施工都在野外,遠離城市,偏遠施工現場的事故,運輸途中的設備、人員安全和醫療保障受到極大限制,缺乏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和條件。
目前施工的長輸管道工程都是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輸送和儲存的介質包括天然氣、成品油和原油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工程施工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國家能源大動脈的運營安全和投資效果,而且關系到社會秩序的穩定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所以,我們在施工中處理費用、進度、質量三者關系時,應自始至終地把質量第一作為質量控制的基本原則。
人是工程建設的組織者、管理者和操作者,是工程質量的創造者。工程建設中各單位、各部門、各崗位人員的工作質量,都直接和間接地影響工程質量。因此,在工程質量控制中,要以人為核心,重點提高人的素質,控制人的行為,充分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人的責任感、使命感,以人的工作質量來保證工序質量,進而達到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預防為主,就是事先對要進行施工的工程項目,逐項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對策,采取質量預控的措施加以預防,確保工程質量。因此,工程質量的控制應改變從對最終產品質量的檢查,轉向對工作質量、工序質量、中間產品質量的檢查。所以,施工中應重點做好質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以預防為主,加強過程和中間產品的質量檢查和控制。
質量標準是評價產品質量的尺度,工程質量是否符合合同規定的質量標準要求,應通過質量檢驗并和質量標準對照,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才是合格,不符合質量標準要求的必須返工處理。在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中,質量檢查人員應以施工及驗收規范、工程質量驗評標準為依據,尊重科學、尊重事實,客觀、公正地處理質量問題,以實現工程項目合同約定的質量目標。
對于像西部管道、西氣東輸管道等大型油氣管道工程的建設,項目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長、穿越地形復雜、施工難度大,施工中編制和采用的施工方案能否保證和促進其中控制性工程的工程質量,對整個建設項目的竣工投產起著關鍵作用。
施工方案是否科學、合理,是直接影響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所在,關系著整個工程的工作質量、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施工的管理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的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質量,就要優選施工人員,通過技術、技能培訓來提高他們的素質。通過培訓和鍛煉,建設一支適應國內外油氣設施建設需要的高素質管理干部隊伍和施工人員隊伍,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提高工程質量的保障。
在工程質量的管理和控制中,應重視優先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積極推行科技創新,實施工程技術、技能人才優先發展戰略,來提高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對于正在施工的西氣東輸二線這樣的十分艱巨、龐大的工程,要保證工程質量,首要的是需要通過施工單位、科研單位等一大批技術人員的聯合攻關,才能使工程質量從整體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提高工程質量,關鍵在于要保證工程項目在施工作業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確保質量保證體系覆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由于長輸油氣管道工程項目施工涉及面廣,其施工過程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過程,再加上項目位置不固定,生產流動性強,施工工藝復雜等特點,故該類項目的施工質量比一般工業產品的質量更加難以控制。因此,在長輸油氣管道的工程建設中必須推行全面質量管理方法,即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和全員參與的質量管理[2]。
推行科學管理方法,實現質量管理精細化,關鍵就是要注重質量管理過程的精細化。施工前,根據質量計劃把質量總目標進行層層分解,針對每個分項工程的技術、工藝要求和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技術和作業人員的實際水平和操作經驗,確定質量管理和監控重點,并按要求保證工序質量,從而保證質量目標的實現。精細化質量管理要轉變觀念,工作中每一個步驟都要精心,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從而提高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水平。
長輸管道工程的質量管理和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公司、項目管理的各個層次和施工現場的每一位操作人員,而且油氣管道工程具有建設周期長、穿越地形復雜、自然環境影響因素多等特點,因此長輸管道的質量管理必須運用現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國際質量管理標準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保持其有效運行,并覆蓋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水平不斷提高。
[1]丁士昭.建設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2]張崗虎,王德平,魯鵬娟.西部管道工程的“4M1E”管理 [J].石油工程建設.2007,(33):2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