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清
(大興安嶺技工學校,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1.1 表面銹蝕。塔機的工作環境比較惡劣,經常在含酸堿等腐蝕性氣體灰塵下作業,加上運行過程中的碰撞及防銹油漆的自然老化、脫落,使表面失去保護,加上維護保養工作不及時,造成局部腐蝕氧化,不同程度地出現表面銹蝕現象,降低鋼結構強度,久而久之使塔機的金屬結構變形。
1.2 裂紋。實踐證明,雖然裂紋不一定導致斷裂,發現裂紋不及時修復,塔機長期帶患工作,往往是斷裂的初期階段,尤其是過渡性及危險性裂紋,具有進一步擴展的危險,及時發現并處理是很重要的。一般裂紋主要產生在焊接部位及應力集中的地方,如塔身下部、下支座、回轉塔身、塔頂聯接耳板等,通常在復合受力最大處。如果機構啟動和制動過猛、越級換速、反車作緊急制動,使塔機鋼結構增大沖擊力,過大的慣性可導致塔機鋼結構的焊縫開裂,處理不及時,會引發較大的危險事故。
1.3 變形。包括局部彎曲變形和扭曲、偏心。根據金屬結構檢驗要求,桿件沿全長縱向軸線的直線度公差為1/750;使用中主弦桿變形量應不大于3‰~5‰;腹桿變形量不大于2~4mm;桿件連接螺栓孔距誤差不超過裝配間隙的1/2;且螺孔的圓度誤差不超過裝配間隙的l/2;當超過上述范圍即視為變形。變形原因有:(1)等原因,造成鋼結構局部彎曲變形;(2)栓松動,使得螺孔磨損成橢圓,造成各節臂、桿件之間偏心產生附加彎曲力矩;(3)造成鋼結構意外碰撞變形.如操作機構失靈使吊臂失控后仰,與塔身相撞會引起嚴重變形;(4)超載使用,使鋼結構產生屈服變形(永久變形)。如頂升時不注意調整上部結構的平衡,沒有將頂起部份的重心落在頂升油缸上,使頂部結構失去平衡乃至重心偏移較大,爬升架的導輪對標準節主弦桿的壓力太大,使塔身主弦桿發生彎曲變形,塔機鋼結構產生失穩而造成事故。
1.4 斷裂。金屬結構的斷裂,尤其是使用中突然斷裂將產生非常嚴重的后果。斷裂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超載資料表明因超載而造成起重設備發生的事故很多。有時是操作者或指揮者為趕速度,抱著僥幸心理盲目超載。有的建筑施工項目經理為趕超工期,人為使安全裝置失效或拆除安全保護裝置,特別是力矩限制器失靈,長期超載荷運行,導致塔機鋼結構提前產生疲勞破損,縮短了塔機的使用壽命,并且易造成重大事故。塔機在拆除舊設備或其它障礙物及附著裝置時,由于未清理完各種聯結件(如預埋件未割斷等),使得起吊后負荷加大、吊臂折斷。有時是因對起吊物重量估計不足而超載,大幅度起吊不明重量大小的物件,造成起重力矩失控,極容易導致臂架、臂架拉桿及塔身主弦桿失穩和拉伸斷裂。(2)基礎不堅實塔機最大幅度提升額定載荷時,其傾翻力矩會引起不堅實基礎下沉,產生沖擊載荷而造成整體傾翻或折臂。如吳江某工地新安裝的一臺塔機,由于施工單位選用的基礎在河浜填土上,對塔機基礎下面不進行加固處理,沒有按說明書中的規定要求,未達到地耐力就制作塔機基礎,安裝后造成塔機和基礎整體傾翻。(3)疲勞破壞塔機鋼結構件受力復雜,承受不穩定交變應力,隨著工作次數的增加,疲勞強度逐步降低。違章作業,斜拉、斜吊重物,導致塔機鋼結構疲勞破壞,特別是大幅度斜拉、斜吊重物,除了承受起重力矩外,臂架還要受到一個水平橫向力矩,這兩個力矩疊加,就有可能使臂架弦桿失穩彎曲,嚴重疲勞破損,導致側向折臂。
1.5 爬爪不到位。塔機頂升加節作業時,由于操作人員疏忽,爬爪單爪爬在塔身踏板上,另一爬爪不到位,單爪承受塔機上部結構重量,如果頂空上部整體下落,下落沖擊引起鋼結構(平衡臂、起重臂等)損壞變形,嚴重時導致塔機傾覆及安全傷亡事故。
1.6 鋼絲繩斷裂。在日常檢修過程中,檢修人員粗心大意,起升鋼絲繩斷絲、斷股等沒有檢查出,以致塔機起吊物件時,鋼絲繩突然斷裂,引起物件、吊鉤下墜,擺動輕則損壞局部鋼結構,重則塔機反彈引起傾翻。
2.1 修補裂紋對于有迅速擴大趨向的裂紋以及焊縫上的裂紋、主要受力部位(如吊臂上下弦桿、塔身主弦桿、塔頂聯接耳板)的裂紋,必須及時修復。通常采用現場補焊,焊條應與母材相近,同時須將母材裂紋處打磨后再補焊。焊縫上的裂紋須將原有的焊縫清除干凈,打磨后才可施焊。
2.2 修復彎曲構件采用冷壓或局部加熱頂壓法可將變形構件校正。因鋼結構塑性變形后強度下降,因此對于主要受力桿件如主弦桿的修復應慎重進行。
2.3 更換鋼結構受力桿件 (如平衡臂拉桿、起重臂拉桿等)嚴重銹蝕或扭曲變形、起重臂臂節接頭銷軸孔重磨損、拉桿銷軸孔磨損成橢圓、聯接法蘭盤嚴重磨損、法蘭螺孔磨損超限等,當已無價值或修復后達不到使用要求時應個別更換乃至全部重新制作。
2.4 補強。對于某些強度薄弱環節,如桿件兩端主弦桿與法蘭板的聯接焊縫應采用加強肋板補強;腹桿與主弦桿的焊接應采用搭接,并盡可能增加焊縫長度。為避免不同材質焊后收縮不一致,選材應盡可能一致。
3.1 嚴格執行起重機鋼結構件報廢標準。
3.2 對主要受力的結構件應檢查金屬疲勞強度、焊縫裂紋、結構變形、破損等情況,對主要受力結構件的關鍵焊縫及焊接熱影響區的母材應進行檢查,若發現異常,應進行處理。結構件的檢查應按下列程序進行。(1)日常檢查:塔機每工作80小時應進行一次日常檢查。塔機司機在交接班時,應檢查各連接部位螺栓的緊固情況,如有松動應及時緊固。(2)當塔機出現異常聲響,或出現過誤操作,或發現塔機安全保護裝置失靈等情況時,應進行檢查,并作好記錄。(3)當一個工程完成,塔機拆卸后,應由工程技術人員和專業維修人員進行詳細檢查,并作好記錄。
3.3 在運輸過程中應盡量設法防止結構件變形和碰撞損壞。
3.4 每半年至一年噴刷油漆一次。油漆前應除盡金屬表面的銹斑、油污及其它污物。
3.5 鋼絲繩及其維護保養。(1)鋼絲繩在使用過程中,應防止鋼絲繩打環、扭結、彎折或粘上雜物,防止與機械或其他雜物相摩擦。(2)塔機安裝完畢(使用前)應對鋼絲繩進行潤滑,用石墨潤滑脂涂抹一遍,以后對鋼絲繩的潤滑按“起重機潤滑表”進行。(3)塔機的總體設計不允許鋼絲繩具有無限期的壽命.
[1]《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
[2]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