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海
(雙鴨山市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站,黑龍江 雙鴨山 155100)
隨著我國基本建設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工程質量監督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步入了依法監督的快車道。工程質量監督正在由微觀管理向宏觀管理、從直接管理向間接管理轉變,但在轉變過程中存在不少問題:如建設單位未按規定辦理有關手續擅自開工建設;勘察、設計單位不能積極參加地基驗槽、分部工程驗收;監理單位項目管理機構不健全、人員不到位、未及時收集、整理有關資料;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不具備相應的資格、各類人員無證上崗或者工作證不符、未按照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施工,或者制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不切合實際,嚴重的影響了工程質量。特別是對預拌混凝土的質量監督尚屬空白,導致預拌混凝土的質量不能保證,從而不能保證工程質量等等。
1.1 質量法不健全,執法力度不夠。
1.2 建筑市場行為不規范,監督查處不嚴。有的建設單位將工程肢解多頭分包,有的過分壓低造價,有的購買質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設備并執意讓施工單位使用,有的施工單位層層轉包工程。
1.3 企業經營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甚至施工材料存在短缺現象。
1.4 不少質量低劣的建筑材料進入工地。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的單一模式,同時也給建筑市場帶來了混亂。個別商家為謀取利潤,經銷偽劣產品,提供假出廠合格證,弄虛作假,給工程質量留下隱患。因此,必須把好建筑材料的檢驗關和試驗關,鋼材、水泥、水電設備、鹼等主要材料和試件,不能滿足于施工單位報送的工程技術資料。
1.5 質量監督檢查不嚴,有的監督站或監理公司人員素質不高。
1.6 一些供電、供水、消防等“行業壟斷”單位,工作不協調。此外,還有規劃設汁和設備方面存在的質量問題。幾乎每一宗質量事故均可找到技術、材料、工藝、設備等方面的具體原因,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質量滑坡的主要原因來自于質量監督體制的不完善。我國曾有一整套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辦法,但主要集中在政府監督和企業自我監督方面,缺乏的是用戶監督。
2.1 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注冊登記
建設單位在工程開工之前到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領取工程質量監督注冊登記表,按照規定的內容逐項填寫清楚,加蓋單位公章后持有關文件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注冊登記手續。監督機構對文件、資料真實完整的工程,辦理登記注冊手續。
2.2 制定工程質量監督計劃
在工程開工之前,項目監督負責人根據受監工程的規模和特點、投資形式、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的質量信譽及質量保證能力、設計圖紙以及有關文件而制定,并根據監督檢查中發現問題的情況及時做出調整。監督計劃的內容包括重點監督檢查責任主體和有關機構的質量行為;工程實體質量重點監督檢查的部位;工程竣工驗收的重點監督內容三個方面。監督計劃應由站長或技術負責人審定,項目監督負責人簽發,監督計劃應明確監督職責,將監督工作進行到底,切實保證工程質量。
3.1 對建設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
3.1.1 建設單位應當將工程發包給具備相應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不得將工程肢解發包給幾個施工單位,不得迫使承包方以低于成本價格競標,不得指定分包單位,不得收取質量保證金,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單位降低工程質量,不得要求施工單位以墊資或貸資為條件發包,不應壓縮合理工期。
3.1.2 建設單位在開工前應當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注冊、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施工許可等手續。根據工程特點建立項目管理機構,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按照國家規定委托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并簽訂監理合同,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建設單位應當組織圖紙會審、設計標準、設計變更等工作。在收到工程竣工報告后,應當組織工程竣工驗收,及時辦理工程竣工備案手續。
3.2 對勘察、設計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
勘察、設計單位必須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接相應的勘察、設計任務。積極參加地基驗槽、基礎、主體結構及有關重要部位工程質量驗收和工程竣工驗收,驗收合格在驗收記錄上簽章。在施工過程中,簽發設計修改變更、技術洽商文件,參加有關工程質量問題的處理。
3.3 對監理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
3.3.1 監理單位必須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接相應的監理任務。項目監理機構應當健全,監理人員必須有相應的資格。在工程監理過程中,應當按照監理規劃、監理實施細則進行監理,對重點部位、關鍵工序實施旁站;應當對分包單位的資質進行核查;對材料、構配件、設備投入使用或安裝前進行審查和檢查;對施工單位的設備、儀器及特種作業人員上崗、持證情況進行檢查。
3.3.2 監理單位應見證涉及結構安全的試塊、試件及建筑材料的取樣和送檢;簽發質量問題通知單及對整改結果的復查;應當組織檢驗批、分項、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參與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認真收集、整理監理資料。
3.4 對施工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
3.4.1 施工單位必須在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內承接相應的施工任務。項目經理部管理人員必須有相應的資格,主要專業工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制定合理的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并經過審批后嚴格執行;施工單位應當審查分包單位的資質并進行管理。
3.4.2 施工單位應當在施工現場配置施工操作技術規程及國家
有關規范、標準;對進場建筑材料、構配件、設備、預拌混凝土進行檢驗、試驗;對檢驗批分項、分部(子分部)、單位(子單位)工程進行檢驗、評定;認真收集、整理施工技術資料。
3.5 對檢測單位質量行為的監督
檢測單位必須取得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相應的資質證書。不準超越核準的類別、業務范圍承接檢測任務。檢測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且不得同時受聘于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檢測機構。檢測單位的檢測內容和檢測方法必須符合規范;并認真負責出具檢測報告。
4.1 建筑工程實體的質量監督檢查以巡查為主要方式,并輔以必要檢測的監督檢查制度,采取抽查和關鍵部位重點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對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主要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的質量保證資料、有關工程質量記錄文件進行檢查,以保證其有效、及時、完整。
4.2 重點檢查地基基礎、主體結構工程、安裝工程、裝飾裝修工程、使用功能和室內環境質量、節能分部工程的質量;主要抽查地基處理、地基基礎防水、模板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體工程、鋼結構工程、幕墻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等的質量情況。
主要檢查生產廠的生產許可證、相應的生產設備、質量檢查儀器;監督檢查生產廠各種制度制定、落實情況;質量保證體系制定、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出廠混凝土預制構件、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有關質量控制資料和質量檢測數據。
6.1 建筑工程按照設計和合同約定的內容完工后,建設單位出具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施工單位出具施工竣工報告,勘察、設計單位出具工程質量檢查報告,監理單位出具工程質量評估報告,方可進行竣工驗收。
6.2 建筑工程竣工驗收程序必須合法、有關機構人員必須到位,應嚴格執行驗收規范及標準,對違規行為責令改正;應現場對工程實體進行抽測,對觀感質量進行評價;應對工程竣工資料進行審查,包括各方責任主體執行建設程序的文件和資料;竣工驗收合格后,5個工作日內由項目監督負責人向備案機關提供工程質量監督報告。
[1]石禮.建設工程質量知識讀本[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2]王潤云.淺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J].山西建筑.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