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呈 女,1976年11月生。我想了很久,如何才能在短短的簡介里,貌似低調實則顯眼地體現我的優勢,體現我是一個文武雙全、雅俗共賞的人。征求了身邊很多人的意見,最后我決定這么寫:文能寫報紙專欄,武能帶自家孩子;雅能讀書,俗能上班。
癡情的妖怪,與涼薄陰險的人類,哪個更可愛?黃袍怪與百花羞的故事,讓人跨越物種界限,投妖怪一票。
黑熊怪像荷爾德林所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居住環境只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內容。他呼朋喚友,游山玩水,坐而論道。他的朋友圈子,也十分別致,除了那些有道分的修煉成精的妖們,還有觀音禪院里的金池長老。金池長老是個什么人?資深收藏家啊。
以六耳獼猴的出眾才能,難道除了山寨孫悟空,沒有別的任何出路?我仿佛看到血氣方剛的六耳獼猴,困在山中上下求索,他的猴生出路究竟何在?難道他就永遠籍籍無名,庸庸碌碌,老了老了,懷一身絕技,寂寞死去?他不甘心,他不平衡,他左奔右突,像玻璃瓶里的癩蛤蟆,前途是光明的,出路是沒有的。
搶人老婆,替人消災
“壞人”在愛情上,運氣不會比“好人”差,而是恰好相反,不少女孩尤其容易被“壞人”征服。“好人”對人人都好,那“好”易被忽略,引不起心動;壞人于慣常的心狠手辣之中流露出來的那一點癡情、溫情和柔情,顯得格外明亮,一下子就照進內心。倘若那份癡情、溫情和柔情是獨給自己的,作為受者,便更心折了。
不少妖怪是這樣的,比如賽太歲。只是他的出發點十分可疑。
這是發生在朱紫國的故事。朱紫國國王還是太子的時候,射獵時曾射傷了一只雄孔雀。這雄孔雀,正是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薩生的兩只孔雀之一。雄孔雀受傷了,雌孔雀也帶箭歸西。佛母聽到這事,便吩咐讓這太子“拆鳳三年,身耽啾疾”——就是讓太子跟他老婆活生生分開三年,作為報應。佛母說這話的時候,觀音菩薩也在旁邊聽著。觀音菩薩的坐騎,是一只金毛犼,這話也讓它聽了去。
金毛犼可不是白聽的。它聽了這話,就留上了心,趁觀音不留意,變成一個妖怪叫“賽太歲”私自下凡來,把那犯錯的太子——現在已經登基成為國王的皇后“金圣宮娘娘”搶去做了三年老婆,——這就是讓他“拆鳳三年”。
妖怪這樣自作主張,待到觀音將它收服時,卻也有個說法,說這是佛母的意思,它這是替國王消災。這個邏輯好奇怪的,就好像有人突然來你家里把東西全部搶光順便痛打你一頓,然后說,你曾經干了件什么壞事,佛祖不高興,要給你點罪受,我現在搶你東西并痛打了你,就是替你消災了,快謝謝我吧。
反正,我覺得這金毛犼多管閑事的程度,堪稱街道辦事處的首席八婆的祖師爺,而觀音菩薩找名頭找借口的本事,又不愧政界杰才。不過,也許金毛犼不只是多管閑事那么簡單。本來他大可跟觀音遞交申請,下凡來行使命就是,何必偷偷地“趁牧童盹睡,失于防守”才咬斷鐵索下凡來?這金毛犼肚子里的小九九,轉的肯定是個鬼主意。
也許是看那倒霉國王的皇后很漂亮,覬覦已久;佛母一番話,正好是個機會,逮住這空子,享一享人間鴛夢,被上司捉到后還有個“替人消災”的說法。真是掛神圣之名,行猥瑣之事。
很傻很天真
賽太歲作為一個妖怪,殺人放火固然不在話下,搶來的宮女“兩個來弄殺了,四個來也弄殺了”,茹毛飲血吃人不吐骨頭,十足十的“壞人”。但對搶來的皇后,倒有一片癡愛之心,甚至有幾分情竇初開者的憨態和柔情。
賽太歲向朱紫國下了戰書之后,派先鋒去查看朱紫國的戰備。“先鋒”將那戰備夸張了一通,那王只稱“不打緊不打緊”,一點也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的,倒是另一事:他關照“先鋒”去跟金圣宮娘娘說,“教她莫惱。今早她聽見我發狠,要去戰斗,她就眼淚汪汪的不干。你如今去說那里人馬驍勇,必然勝我,且寬她一時之心。”
孫悟空讓金圣宮娘娘設法偷下賽太歲的紫金鈴。那三個紫金鈴是賽太歲的看家寶貝,拿了它基本就是把賽太歲的命捏在手里了。金圣宮娘娘于是上演了美人計。
她突然請賽太歲來,賽太歲疑惑:“娘娘常時只罵,怎么今日有請?”孫悟空變成的小妖“有去有來”編了個謊言,說朱紫國國王另立皇后,所以娘娘沒了想頭。賽太歲實在很好騙,一聽這話便滿心歡喜,不再懷疑。
見了賽太歲,這娘娘一邊歡容迎接,一邊又嗔怪道:“你我做了這場夫妻,也是前世之緣,誰知大王卻有外我之意。以前我在朱紫國為后,外邦凡有進貢之寶,皇帝看了后,都是讓我收著,現在你這里又沒什么寶貝,穿的是貂裘,吃的是血食,只聽說有三個鈴鐺是寶貝,你卻外著我,走也帶著,坐也帶著,不與我收著。做夫妻嘛,本就該有個心腹相托之意,你不把你的寶貝相托付,非外我而何?”
賽太歲正滿心喜悅中,聽了這話,趕緊笑著賠不是:“娘娘怪的是!怪的是!寶貝在此,從此交給你保管就是!”毫不猶豫把紫金鈴交給了娘娘。
想人間多少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和夫妻,連死似乎都可以沖動,就是錢財不能沖動。當代女作家雪小禪說出了無數都市新女性的心聲:愛我就為我花錢吧。她在文章里講過一個故事,女主角跟我們這位金圣宮娘娘一樣,要求男的錢財歸她保管,男的回答:“我們的愛情不能與錢有關系,否則會變成很俗的事情。”
與這些說愛的男人相比,賽太歲倒是一片坦蕩簡單,或者說,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
紫金鈴一到娘娘手,孫悟空假變的“有去有來”馬上搶過手,當一聲響,煙、火、沙俱出,并現出本相。就這么著,賽太歲也沒有看出金圣宮娘娘是和孫悟空合計來騙他。真是“一遇愛情,智商為零”。
金圣宮娘娘真個把賽太歲玩得團團轉,特別是“安排酒來與大王解勞”,“專說的是夫妻之話”,“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軟筋麻,只是沒福,不得沾身。可憐!真是‘貓咬尿脬空歡喜’!”
賽太歲為什么“不得沾身”呢?原來,金圣宮娘娘剛一被攝來,就有紫陽真人立馬降臨,將自己的舊棕衣給皇后穿上,自穿了那衣,皇后就渾身是刺,所以這三年,賽太歲什么便宜也沒占到。紫陽真人堪稱天庭熱心于兼職道德導師者,只是用心其實也可疑,也許這也是個太寂寞的神仙,多少有點嫉妒這金毛犼。賽太歲這里“貓咬尿胞空歡喜”,我仿佛可以聽到紫陽真人的冷笑。
賽太歲還有兩個笑話不得不提。
孫悟空在外面喊,“你孫外公打來了”,他聽后倒不急著應打,趕緊到后宮來,謙虛地請教金圣宮娘娘,說怎么會有人姓“外”呢?你讀書多你可知道?金圣宮娘娘似乎有心將這場幽默變得更加幽默,她作搜索記憶狀,說《百家姓》里似乎沒有外這個姓的,但《千字文》里倒是有句“外受傅訓”。賽太歲于是茅塞頓開。
孫悟空把賽太歲的紫金鈴偷到手后,就變了個假的放在賽太歲那。賽太歲與孫悟空一交手,奇道:“怎么你也有鈴?”孫悟空說:“我這個是雌的,你那個是雄的。”賽太歲說:“管它雌還是雄,能搖出寶來就是好的。”結果搖了三搖,什么動靜也沒有,慌了手腳道:“怪哉!怪哉!世情變了!這鈴兒想是懼內,雄見了雌,所以不出來了。”
如果不去想他殺人放火的事,光看這份癡心和傻氣,不是很可愛的一個壞男生么。
此人死于心碎
要論妖怪的癡情,還數黃袍怪最癡。他原是天上的奎木狼星,在天界里跟披香殿里的侍香玉女眉來眼去,你有情,我有意,卻不敢聲張,約好先后下凡去,在人間做一對夫妻。
那玉女便投胎生為寶象國公主“百花羞”,但侍香玉女變成百花羞后,前塵往事卻忘了個干干凈凈,再也認不出黃袍怪便是天上的奎木狼,只知他是妖怪。黃袍怪將百花羞搶來做了十三年的夫妻,這十三年里,黃袍怪對百花羞是“你穿的錦,戴的金,缺少東西我去尋,四時受用,每日情深。”但百花羞卻是“更無一點夫婦心”,跟黃袍怪生的兩個孩子被她稱為“盡是妖魔之種”。
與賽太歲的故事很像,黃袍怪在愛情的作用下,很輕信。而百花羞也和金圣宮娘娘一樣,很懂得利用這一點。她說要放走自個撞上門來的唐僧,黃袍怪也一點不惱:“我要吃人,哪里不撈幾個吃吃,這個把和尚,到得哪里,放他去吧。”關于吃唐僧肉可長生不老的傳說,黃袍怪再清楚不過,他只是覺得長生不老也比不得渾家一個高興。臨了不忘又叫住被抓獲的豬八戒表白一下:
“那豬八戒,你過來,我不是怕你,不與你戰,看在我渾家的份上,饒了你師父也。趁早去后門首,尋著他,往西方去罷。”
與其說黃袍怪是個頭腦簡單容易輕信于人的妖怪,倒不如說他特別愿意相信百花羞。他并不是沒有懷疑過,豬八戒、沙和尚打上門來時,他的理智分析:最大的可能是百花羞通過唐僧傳信給父王了。但他的感情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十三年的溫情愛意都暖不了這個枕邊人的心!
因為實在太受打擊了,所以他簡直是暴怒:“抓住那金枝玉葉的發萬根,把公主揪上前。”不是吧,又不是魯智深倒拔楊柳樹。愛之越深,恨之越切,絕望加劇了他的憤怒,他像一個委屈至極的小孩。一旦得知公主確實沒有傳信,他又從暴怒變成狂喜,又是“雙手抱起”,又是“扶上寶髻”,又是“軟款溫存”,又是“賠禮壓驚”,其實,通風報信的是百花羞還是沙僧,對他的安危區別都不大,但對他的情感,區別就實在太大了。
他如此高興,像是松了一口氣。百花羞也很會做人,知道沙僧幫她圓謊,便讓黃袍怪把沙僧的繩子略放松些兒,黃袍怪二話不說,便把沙僧的繩子解了。
后來孫悟空變了百花羞的模樣,在那里裝心口疼。黃袍怪一看,便把自己的至關要緊的寶貝吐出來給她醫治了——是一顆“舍利子玲瓏內丹”。這個細節,與賽太歲拿出自己的紫金鈴很相似,孫悟空看了只是暗笑:“這件物不知打了多少坐工,煉了幾年魔難,配了幾轉雌雄,煉成這里內丹舍利。”這樣的寶貝,輕輕易易就拿了出來,真是在愛情的大霧里找不著東南西北,正好讓敵人長驅直入啊。
癡情的妖怪,與涼薄陰險的人類,哪個更可愛?黃袍怪與百花羞的故事,讓人跨越物種界限,投妖怪一票。可惜黃袍怪沒有聽過一句話:強扭的瓜不甜。還有另一句話:愛她,就放她走。
不管百花羞是真的忘記了前世的約定,還是被人間富貴所迷醉,故意不認奎郎,總之,黃袍怪的做法,像在挖一口沒有水的井,挖得再深也沒用。癡心相留,就是強人所難了。
我想,黃袍怪算是西游記里很慘的一個妖怪,因為害他的,是自己的心上人,那可是曾經心心相印盟約相會的一個人啊。這個人也許曾是世界上所有的溫暖的所在,是活著的理由,內心最后的盾和靠山。但最終,這所有的溫暖幻滅了,變成利刃。
當然黃袍怪此番沒死,又回到天上將功贖罪,繼續做神仙。假如他死了,他的墓碑上真該這樣寫:此人死于心碎。
我是講究生活質量的
關于黑熊怪,有幾個共識。比如,小資情調。不過小資已經是個罵人的詞了,所以讓我們換種方式說:重視生活質量、講究生活情調、有品位的、高情商的、實力硬的。事實上,黑熊怪比小資情調還要高出一些,他身上有一點貴族氣息。總之,這是個生活得特別滋潤的妖精,估計不少人羨慕。
他居住的“小區”黑風山,貌似和別的妖怪一樣,都是荒山野嶺,但細讀起來,字里行間如沐春風。首先,吳承恩別有用心地將黑熊怪安排在春光時節出現——當時的情形是:黑風山很靜謐,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在芳草坡前,一個黑漢、一個道人、一個白衣秀士,正坐在那里高談闊論。這黑漢,便是黑熊怪,白衣秀士,便是白花蛇怪,至于道人,正是凌虛子,一只蒼狼。
可惜孫悟空這塊爆炭,耳朵里聽到“佛衣會”三字,就跳將出來,一棒打死了正和黑熊怪談話的白花蛇怪。若不是橫空里殺出個孫悟空,那情形本來是十分醉人的。“芳草坡前”,僅此四字,仿佛可見那陽光如洗,聞得那草木芬芳。三兩知己坐而論道,講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雖然在孫悟空這種已經步入主流的人物看來,他們講的是“旁門左道”,可是子非魚,焉知非主流的樂趣?這,與孔子門生曾皙所說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的情形甚為相似。
就算孫悟空這個對情調沒感覺的人,帶著一肚子打仗的準備潛進了黑熊怪的洞穴,還是被洞里的風光打動了一下,忍不住暗道:這廝也是個脫垢離塵,知命的怪物。后來觀音變作凌虛子的樣子混進黑風洞里,見到“山有澗,澗有泉,潺潺流水咽鳴琴,便堪洗耳;崖有鹿,林有鶴,幽幽仙籟動閑岑,亦可賞心”,觀音也忍不住發出了這樣的感慨:“這孽畜占了這座山洞,卻是也有些道分。”
黑熊怪像荷爾德林所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居住環境只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他的生活內容。他呼朋喚友,游山玩水,坐而論道。他的朋友圈子,也十分別致,除了那些有道分的修煉成精的妖們,還有觀音禪院里的金池長老。金池長老是個什么人?資深收藏家啊。黑熊怪在邀請金池長老來參加“佛衣會”的時候,請柬里提到“屢承佳惠,感激淵深”,這個“佳惠”,很可能就是一些寶物的施與和知識交流。
從黑熊怪見到錦斕袈裟的第一反應來看——“他解開一看,見是一領錦斕袈裟,乃佛門之異寶”,可見他對寶物的鑒賞能力很專業。從他送請柬包裝的檔次——“一個花梨木匣兒”,可見他的收藏,也有一定品位和數量。從他得到袈裟之后的主意——“以他為壽,大開筵宴,邀請各山道官,慶賀佛衣,就稱為‘佛衣會’如何?”可見他與眾友交流鑒寶心得,已經頗有歷史。
收藏這種愛好是貴族式愛好,對生活本身是錦上添花的,溫飽階層不可能有這奢侈的興趣。就算經濟上有暇余,閱歷上和心態上也必須跟得上。同是妖怪,白骨精就不可能有這種興趣,你看白骨精,孤身一個,赤條條變化身形,為著騙取唐僧一塊肉,危機感強烈:西下四十里,就不服她管了。沒有隨從,沒有背景,整個就是“草根”妖精。其他那些光顧著要吃唐僧肉的妖怪們,也都沒有這類愛好,不然的話,注意到唐僧這件袈裟的,就不僅有黑熊怪和金池長老這兩位了。
黑熊怪能與金池長老做朋友,也許不只是因為金池長老貪圖從他那學些道術。黑熊怪的性情,值得咂摸一番。孫悟空便說了:“我想這樁事都是觀音菩薩惹的。他有這個禪院在此,受了這里人家香火,又容那妖精鄰住。”妖精毗鄰著觀音禪院住,這就好比混到高干住宅區,不僅僅是花錢能買得到的了。黑熊怪的人情練達,是可以想象的。
有時候,黑熊怪顯出他那股很特別的灑脫勁兒。從觀音禪院里“拿”走了錦斕袈裟后,本該藏著掖著。但他非但大擺筵宴,還隆重邀請觀音禪院里的金池長老前來參加佛衣會。這做法真是不按常規出牌,看他的邀請函里,外交措辭真是一等一,滴水不漏:“夜觀回祿之難,有失救護,諒仙機必無他害。生偶得佛衣一件,欲作雅會,謹具花酌,奉扳清賞。”兩件事輕輕帶過,好像全無關聯。
最初黑熊怪是到觀音禪院里來救火的,他“大拽步,撞將進去,正呼喚叫取水來,只見那后房無火,房脊上有一個放風”。他是個聰明老練的,馬上明白情形有異:不是和尚不小心失了火,而是有意安排的縱火。這時他看到臺案上包袱里有這領袈裟。兵荒馬亂中,黑熊怪分不清是內訌還是另有詐,也一時無法察明這領袈裟的主人是誰。也許黑熊怪覺得,觀音禪院里這般家伙,都不是什么好人,寶貝別落到他們手里;見者有份,我拿了再說,別讓它被燒壞了,更是不好。
不知道該說黑熊怪是坦然,還是無賴。但起碼可以斷定,此人心理素質絕對一流。他與孫悟空的打斗過程,也可證明這點。第一次,打得十分激烈,不分勝敗,漸漸紅日當午,他便舉槍架住鐵棒道:“孫行者,我兩個且收兵,等我進了膳來,再與你獨斗。”急性子孫悟空氣得直罵他不是漢子,真漢子哪有打半天就要吃飯的?老孫他在山根下壓了五百余年,也未嘗些湯水,哪里便餓呢?任是孫悟空怎么激將,黑熊怪就是不理,撤身入洞,關了石門,收回小怪,該吃飯就吃飯,該筵請就筵請。
第二次打斗,又是十分激烈,不分勝負,這時天又晚了,紅日沉西。黑熊怪便說:“今日天晚,不好相持,你去,你去!待明早來,與你定個死活。”總之,不是要吃飯,就是要睡覺。孫悟空遇到這種人,真是不被打死,要被氣死。大叫大跳——“兒子莫走!要戰便像個戰的,不可以天晚相推” 。看他沒頭沒臉的,只管使棍子打來,這黑漢又化陣清風,轉回本洞,緊閉石門不出。——秀才遇到兵確實可能有理說不清,但是兵遇到秀才也很麻煩,人家就是講理,不硬斗,你想斗也沒門,自己憋著去吧。
孫悟空說的“要戰便像個戰的”,這話可真說對了。黑熊怪就是“不像個戰的”。但這不表明他武功不濟,觀音能曉得過去未來之事,她對孫悟空說:“那怪物有許多神通,卻也不亞于你。”后來是菩薩將那個“緊箍兒”扔在他頭上,將真言念起,這才把黑熊怪收服。倒是孫悟空,表現出滿腔戾氣,見到黑熊怪被緊箍咒疼得滿地打滾,這是老孫常受的同類疼痛,他沒有物傷其類,而是兀自笑倒,還說“老孫若有這樣的咒語,就念上他娘千遍,這回兒就有許多黑熊,都教他了賬!”——這股狠勁和戾氣,一定跟前面黑熊怪不與他打斗有關。孫悟空不怕與人斗,像這種能斗卻不與他斗的,他一時不知所措。黑熊怪那閉門不出的優越感,一定令孫悟空惱怒里有隱隱的妒忌。
也有人說,黑熊怪做夢都想成為公務員,去觀音的落伽山后,當那個勞什子守山大神。我傾向于認為,黑熊怪要的,只是一種滋潤而高雅的生活,賞賞寶物,看看山水,弄弄花草,會會朋友,談談道術。他或許不稀罕“公務員”這身份,但他清楚這身份帶來的穩定性和安全感。——他是個講究生活質量的妖怪。
在自家居室門前那一副對子“靜隱深山無俗慮,幽居仙洞樂天真”,基本可以看作是黑熊怪的理想生活。問題是,深山真能“靜”嗎?這仙洞又是否能“幽”?黑熊怪在黑風山的小資生活,總有嚴重的不安定因素。與幾個朋友坐在山坡上談經說道,冷不丁就會被半空里殺出來的孫悟空殺掉了一個,雖然他有武功可以防身,但打打斗斗的,又非他所愿。躲躲藏藏的,更不符合他的志趣。
黑熊怪有沒有俗慮我們先不說,他這個聰明人,心里的危機感肯定是有的。到了那落伽山后,多了個看山的公務,少了一些不得而知的樂趣,但依黑熊怪的“生活Q”和“EQ”,把落伽山的看山生活過得風生水起,也未必不能。也許有一天,孫悟空能在落伽山的“芳草坡前”,又看到黑熊怪坐而論道,手持羽觴,那時又是一個陽光如洗的春日,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正如多年以前。
命不好的妖精
白骨精的名字,現如今很光鮮,被解構成:白領、骨干、精英,但事實上,她是《西游記》里最草根最苦命的一個妖精了。
《西游記》里出名的妖精,有的是唐僧自己撞上門去的,有的是聽說唐僧肉吃了可以長生不老,“畫影圖形,要捉和尚,抄名訪姓,要吃唐僧”,有的是孫悟空自己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引起來的,有的是受害者請孫悟空來幫忙報仇的,所有的妖怪,不管是用武功還是用寶貝,一出場都是正面交鋒。唯有白骨精的出場方式是獨一無二的:變臉。
先變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隨后分別變成這女子的母親、老父。她變來變去,是為了迷惑唐僧沒錯,但會不會也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她自卑呢?
首先,她一定長得很丑很雷人。雖然妖怪都丑,但女妖精卻是例外,從來都是美貌的代名詞;而白骨精呢?作為《西游記》第一個出場的女妖精,她竟然沒有形象可言,只是一堆白骨,臉部估計也就是一個骷髏。
不止沒有形象,白骨精沒有很多東西,基本上一無所有。
她沒有像樣的洞府。《西游記》里的妖精,哪個不是“躲進小樓成一統”擁有一個私家園林?白骨精沒有,原著里只說她“在云端里,踏著陰風”“按落陰風”“按聳陰風”,基本上,所有的動作都是在空中風里完成的,她應該也有棲居之處,但想必是簡陋無已,所以書中沒提。
她的勢力范圍相當有限,“若過此山,西下四十里,就不服我所管了。若是被別處妖魔撈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生存競爭相當嚴峻啊。
她也沒有隨從,沒有部下。別的妖怪,出場前有先鋒,報信時有小妖,就算被收服或者打死了,還有一洞小妖,豬八戒和沙和尚還要說一句“師兄,有妖精,留幾個兒我們打耶”。白骨精倒好,死了就沒有“后事”了,真是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白茫茫一片真干凈。
電視劇《西游記》拍攝的白骨精慵懶地躺在自家貴妃床上,咬牙切齒地說,這個孫悟空,看我怎么收拾他!諸多小妖在旁服侍,適時安慰:娘娘不要生氣,咱再想個辦法。——那樣的情形,很可能是編劇見不得這一個女妖精竟如此孤苦,一廂情愿添加的吧。事實上,原著里的白骨精,真的就是那么天可憐見。
她更沒有背景,沒有后臺。書里說她是由一堆白骨修煉而來的,她的來路很可疑,基本是屬于一個盲流。別的妖精闖下再大的禍,一句“大圣,且休下手”,就被帶回家內部處理了。有人罩著,底氣就是不一樣。白骨精呢,打死也就打死了,眼珠子都懶得往那堆白骨上轉上一轉,提也沒有被提起過。
她沒有寶貝,也沒有法術,噢,唯一的法術大概是變形。最糟糕的是,作為一個妖精,她的武功也很不濟。孫悟空與她過招,一棍子就能把她打死,這也太說不過去了,這就好比一個人沒有后臺,如果業務還不行,領導想幫襯你就沒有理由了。同樣是沒有背景的妖精,黑熊怪就不一樣,武藝高強,氣度從容,觀音一眼就看上了,收為落伽山守山神,主流了。
白骨精她還沒眼色。一再被孫悟空認出,還一再不甘放棄地變化身形。書里說,這妖精錯認了定盤星,把孫大圣也當作個等閑的。難道她摸準了唐僧會是她的幫兇?雖然唐僧的愚蠢可以為她作掩護,但要知道只需孫悟空一棍子,就可以讓她斷絕了靈光啊,與孫悟空斗,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樣自不量力到底為的是哪般?
思量來,思量去,白骨精這樣的妖精想要咸魚翻身,大概只能靠——跟命運賭一場。哪怕雞蛋撞石頭知其不可而為之。
白骨精是取經路上第一個提出“聽說吃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妖怪,在此之前,關于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的傳說并沒有流傳。研究者提出,這個流言是觀音自己散布的,目的在于使取經這項事業顯得更有難度,擴大影響。不管是誰散布出來的,吳承恩安排白骨精作為中了這流言的第一人,也是大有深意。
別的妖精也想吃唐僧肉,但未見得如白骨精這個低層小妖精那么孤注一擲,那么執著急迫。如果不吃唐僧肉,這輩子也就只能在這荒山野嶺溫飽線上折騰;吃了唐僧肉,首先是可以長生不老,其次,在妖精界里,也就是有頭有臉的妖了,要知道你是第一個吃唐僧肉的耶。
當然是賭不過命運的,賭的結果就是把自己徹底犧牲掉。但是,“賴活”過的白骨精,竟然有了一個“好死”:她一死成名了!在《西游記》里,拜唐僧的愚蠢所賜,草根的白骨精命不好的白骨精,成了一個“中國馳名妖精”。
山寨的出路在哪里
六耳獼猴的悲劇,是一出山寨的悲劇。
六耳獼猴有多牛呢?首先,孫悟空有多牛,他就有多牛。因為他與孫悟空戰斗多時,從來不分勝負。孫悟空有什么本事,他全盤照搬,一樣不落。七十二變啦、斤斗云啦這些都是小意思,還能點化其他猴身,讓他們變化成假唐僧、假沙僧、假八戒,另組了一支取經隊伍。
但是,應該說,他比孫悟空更牛,因為他全靠自學成才。孫悟空拜過師,還有菩薩、如來佛祖、東天西天諸神等等幫助、提攜;六耳獼猴橫空出世,無依無靠,他是怎么學的藝,怎么偷的師,完全無跡可循。
而且他還必須在暗中學得本事,這就像一個地下工作者,工作難度要比普通人大多少?
他的“山寨”本事,那是神出鬼沒的。衣服發膚這些還好說,化裝本事高而已,連聲音、語氣都能一模一樣,這樣的演員去哪里找?還有,金箍棒、緊箍圈這些東西都能造出來,中國古代最天才的科學家,也只能望其項背了。
當年看真假美猴王那一集,覺得菩薩和唐僧好蠢。讓兩個猴王分開兩間房,念個假的緊箍咒,看誰裝疼,裝疼的就是假的嘛。后來才知道,是我自己蠢。實在是低估了六耳獼猴的能耐,如果六耳獼猴那么容易就敗露,他就不是驚天動地的造假天才了。作為一個“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萬物皆明”的靈猴,他完全了解緊箍咒是什么樣的,所以菩薩當著兩人的面念這咒時,真假孫悟空是同時害疼,一齊喊疼,菩薩眼再尖,也看不出有先后之分。
一點也不需要懷疑,六耳獼猴是個天才。但是,他的天才用以何為?只能用以山寨。山寨孫悟空,這是他給自己選擇的唯一出路,孤注一擲。
我們知道,現在的“山寨明星”很熱。吳鎮宇導演的電影《追影》,里面就有山寨劉德華、山寨成龍、山寨李連杰,這支山寨隊伍就是這部片子的喜劇核心,集中了全戲的笑點,風頭大大地超出了幾位主角。還有另一部正在成都開拍的電影《我的雷人男友》,其山寨明星的隊伍更加驚人,山寨孫紅雷、山寨小沈陽、山寨李安,……全戲以山寨為看點。據說是這樣。
山寨明星越來越多,有個說法是:有多少正版明星,就能在坊間找到多少山寨明星。這些山寨明星有他們的出路,拍山寨版式廣告,開演唱會,有的成功躋身了娛樂圈。“快女”里有“山寨張柏芝”貢米,據資深整容師說,她和原版張柏芝相似度超過95%。貢柏芝同學聲名大噪,聽說也拍電影了。
大眾歡迎山寨明星,也就是一種娛樂罷了。多數“山寨明星”本人,也在采訪中表示,不會永遠靠山寨吃飯。他們只靠山寨出名,但出名后就要撇清自己與正版的關系,“活出自己”了。
六耳獼猴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山寨明星呢?不,他與他們都不同。假如他像他們一樣,娛樂鬧翻天都不要緊。但是,六耳獼猴傾畢生心血,把孫悟空全套本領、形象、寶貝全COPY過來,他不僅要將山寨進行到底,還要取正版而代之。
六耳獼猴一直像一個懷才不遇的浪子,又像一個不甘平庸的苦命人,在民間流竄。某天他看著風光的孫悟空,突然若有所悟:盡管被孫悟空搶先注冊,盡管事情講究個先來后到,但,只要自己做得足夠好,比原版還好,“比真的還像”,那么,風光的,是不是就是我?
他對自己的能力信心滿滿,不知是不是被自信沖昏頭腦,瞬間無視原版孫悟空的存在了。我們姑且讓他自說自話一回,姑且先當原版孫悟空不存在,但難道主流承認的,僅僅是一只有本事有寶貝的猴子?
孫悟空一直給人一種橫空出世沒有來歷的感覺,他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但,那可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其石)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九卦,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他一從石頭里蹦出來,就驚動了玉帝。后來佛祖在介紹周天種類時,便提到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這四猴,第一是靈明石猴,第二是赤尻馬猴,第三是通臂猿猴,第四是六耳獼猴。孫悟空是第一種,六耳獼猴是第四種,他們的出身,相差了三級。
孫悟空的師傅,那個神秘的須菩提祖師,是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如此說來,孫悟空莫名其妙拜的師傅,使自己成了佛祖的徒孫。這雖然看起來莫名其妙,但須知冥冥中自有安排,一切都是主流接納孫悟空的伏筆。
另外,孫悟空是如來佛欽點的取經隊員,有了紅頭文件,名正方能言順。你六耳獼猴實力再強有什么用?你就是沒有這個平臺。
可以說,六耳獼猴山寨得了孫悟空音容相貌兵器能力,山寨不了孫悟空的背景,山寨不了孫悟空的機會。六耳獼猴的天真之處,是把取經隊伍想得太過稀松平常。這支隊伍中看似平淡無常的四個人,其實每一個都是非此不可的棋子。
以六耳獼猴的出眾才能,難道除了山寨孫悟空,沒有別的任何出路?我仿佛看到血氣方剛的六耳獼猴,困在山中上下求索,他的猴生出路究竟何在?難道他就永遠籍籍無名,庸庸碌碌,老了老了,懷一身絕技,寂寞死去?他不甘心,他不平衡,他左奔右突,像玻璃瓶里的癩蛤蟆,前途是光明的,出路是沒有的。
據說,卓別林在某次旅游中,碰到當地正舉行模仿卓別林的大賽,卓別林突發奇想,匿名參賽,結果呢?這個故事流傳多個版本,有的說卓別林得了第六名,有的說得了第二名,有的說得了第三名,可以肯定的是,卓別林沒有拿到第一名。也就是說,有人比真正的卓別林更像卓別林。
那個冠軍獲得者,真讓人覺得又滑稽又悲哀,他不知花了多少心思、多少天賦來模仿,到頭來,比真的還像,但也還是假的。
山寨卓別林到底只是一項娛樂、一場比賽,而六耳獼猴山寨孫悟空,卻是一場人生賭博,輸了就是一個死。我們知道他是必死無疑的,只是想到他那空前絕后的驚人天分,忍不住也和佛祖一樣,念上幾聲“可惜,可惜。”
憑什么要把扇子借給你
當年看西游記故事,孫悟空三借芭蕉扇,機關算盡,排除萬難,終于把扇子借到了,還把鐵扇公主給收服了。我們松了一口氣,由衷感到正義必然壓倒邪惡的喜悅。可是,鐵扇公主憑什么一定要把扇子借給孫悟空呢?
鐵扇公主又叫羅剎女,孫悟空跟她一家在歷史上可是有仇隙的。花果山歲月里,孫悟空曾與羅剎女的老公牛魔王,稱兄道弟,那時節孫悟空風光得意,結拜了七兄弟,以牛魔王為首,這七位日日講義論武,走斝傳觴,弦歌吹舞。后來孫悟空落魄了,被壓在五行山下,竟無一個相知來看他一看,當年的兄弟都劃清了界限。也許從那時開始,孫悟空和牛魔王就彼此不當對方是兄弟了。
取經路上經過號山枯松澗,遇到一個圣嬰大王紅孩兒要吃唐僧肉。這紅孩兒便是牛魔王和鐵扇公主的兒子。那一節孫悟空顯得很孬,打不過紅孩兒,便要攀親。誰知紅孩兒不吃這一套,孫悟空又去找后臺觀音菩薩,直到把紅孩兒收服,“圣嬰大王”成了“善財童子”。
這固然可以說全是紅孩兒自找的,誰讓他要來惹唐僧,唐僧豈是好惹的?但妖吃人肉就跟人吃豬肉一樣,本來就無可厚非,何況紅孩兒又是個天不怕地不怕血氣方剛的小青年,唐僧肉又是一個香餑餑,都打自家門前過了,要是不下手,豈非很不專業?
該怪孫悟空太不濟,連個晚輩都打不過,也許在五行山下壓了五百年,已經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了。要是靠孫悟空自己的水準能直接把師傅救走,也不至于找觀音菩薩啊。
紅孩兒被收為善財童子,表面看是進入主流社會了,但是紅孩兒自己以及家里人卻統統不高興。用紅孩兒的叔叔、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的話說就是:“我舍侄還是自在為王好,還是與人為奴好?”當時,唐僧和豬八戒在女兒國誤飲了子母河水,腹疼成胎,特到解陽山求一碗落胎泉水,掌管這落胎泉的就是這位如意真仙,他聽說是孫悟空來了,馬上咬牙恨道:“我這里正沒處尋你報仇。”水當然不肯給。孫悟空嬉皮笑臉,說不過如意真仙,便打將起來,強行搶走人家的泉水后,還把人家的貼身武器“如意鉤”搶過來毀掉,折成四塊。如意真仙雖然無力還手,心里有多恨啊,孫悟空與牛魔王一家人的梁子是越結越深了。
鐵扇公主作為紅孩兒的媽,當然更不愿意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去,她說:“我那兒雖不傷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幾時能見一面!”善財童子再怎么風光,也不能有天倫之樂,作為一個母親,鐵扇公主只想著方不方便跟孩子常相見,也許,她比別的母親更看重這一點。
那個時候的鐵扇公主,正在獨守空閨,她老公牛魔王在外面找了個狐貍精“玉面公主”。狐貍精是真的狐貍精,她是一個狐王的女兒,狐王死了,留下巨大家產給她,她是帶著家產成為牛魔王的二奶的。年輕貌美又有錢,牛魔王被迷得七葷八素,已經有兩年不曾回鐵扇公主那邊了。
作為一個女人,老公在外面包二奶,兒子被收到另一界去再不得相見,你說鐵扇公主是不是把氣撒在導致她母子分離的孫悟空身上?
孫悟空再怎么沒心沒肝,也不至于不清楚自己把這一家人得罪得多厲害。但他還真要裝糊涂。一聽到當地土地說需要跟羅剎女借扇子,他便跑到芭蕉洞稱鐵扇公主為“嫂嫂”,裝瘋賣傻問:“令郎是誰?”“滿臉賠笑”地解釋:“(令郎)如今在菩薩處做善財童子,實受了菩薩正果,不生不滅,不垢不凈,與天地同壽,日月同庚。你倒不謝老孫保命之恩,反怪老孫,是何道理!”孫悟空一向有這種無賴氣質,如果我是鐵扇公主的話,我也不愿意,憑啥要把我的看家寶貝借給這樣一個無賴。
嘴巴上雖然叫嫂嫂叫得歡,態度上卻沒有一點尊重和親切,孫悟空對鐵扇公主,出言不遜,出手狠辣,其實,他壓根就沒把鐵扇公主定位成故人。
最可氣的是,鐵扇公主在孫悟空那里出大丑了。
前面提過鐵扇公主不幸的婚姻,火焰山當地的土地爺也告知孫悟空了。孫悟空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拿不到真的芭蕉扇,便變化成牛魔王的樣子來騙鐵扇公主。鐵扇公主這兩年在家朝思暮盼,一見到牛魔王來了,哪能辨得真假,又是“忙整云鬟,急移蓮步,出門迎接” 。又是讓丫環整酒接風,酒過數巡,還“色情微動,就和孫大圣挨挨擦擦,搭搭拈拈,俏語溫存”,接下來的文字十分挑逗,栩栩如見鐵扇公主的發情之態。可以想象,當這發情的鐵扇公主發覺她的傾情對象竟是孫悟空假扮的,她是何等的羞憤交加!
待到真正的牛魔王趕到了,鐵扇公主正在那里羞憤痛哭呢,她的反應是:“扯住牛王,磕頭撞腦,口里罵道:‘潑老天殺的!怎樣這般不謹慎,著那猢猻偷了金睛獸,變作你的模樣,到此騙我!’”——這真是惟妙惟肖一個妻子的語氣啊,潛臺詞其實是:“如果你不是在外面搞那些不三不四的勾當,我們兩口子和和美美生活在一起,別人會乘虛而入來這樣羞辱我嗎?”
事至如今,牛魔王與孫悟空,已經經歷了從稱兄道弟,到反目成仇,再到仇人相見的階段。牛魔王與孫悟空大打出手,火焰山土地勸牛魔王投降,牛魔王這么回答:“那潑猴奪我子,欺我妾,騙我妻,番番無道,我恨不得囫圇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怎么肯將寶貝借他!”
老牛腹背受敵,情形十分不利,連鐵扇公主也想放棄了,滴淚道:“大王,把這扇子送與那猢猻,教他退兵去罷。”可是牛魔王不肯,說:“物雖小而恨則深。”是的,物雖小而恨則深,我憑什么要把芭蕉扇借給一個這樣無情無義不仁不恭的仇人呢,老牛也是有骨氣的。
只見那牛王拼命捐軀,但北有五臺山碧摩巖神通廣大潑法金剛阻住,南有峨眉山清涼洞無量勝至金剛擋住,東有須彌山摩耳崖毘盧沙門大力金剛迎住,西有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敵住,一個個都道“奉如來密令,來此捕你”。牛王不甘受敗,又化作巨牛,實在是托塔天王又奉玉帝旨意,將照妖鏡照住本相,騰挪不動,無計逃生。當時的情形十分悲壯,天羅地網,漫山遍野,整個世界都要置牛王一家于絕境。
也許,這就是一個妖邪最終的出路吧。孫悟空所持的,不是情義,也不是正義,而是他入了正道有了后臺,因為他是主流分子,他的取經大業“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 。用一句話說,不支持或者破壞取經大業的,就是人民公敵。牛魔王一家,就是這樣成了人民公敵。
他們的無辜、委屈和悲壯,都彰顯了妖的生存之難,也彰顯了某些時候,堅硬的后臺比正義更重要。妖與神佛斗,結果是妖只能歸順。牛魔王和鐵扇公主最終不僅向孫悟空交出芭蕉扇,還雙雙表示歸佛修行,得了正果。這“正果”有多甜美暫且不知,只是想到當年孫悟空三借芭蕉扇一節,他們是否依然屈辱至深,到底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