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委員】兩會召開,創意新詞“醬油委員”應時而生,這個詞特指那些掛著委員胸牌兒卻“只帶耳朵不帶嘴巴只會舉手不會表態”的代表們。本詞據網絡流行語“我是來打醬油的”聯想衍生。以本屆紅人委員劉翔為例,網友發現,自2008年劉翔以體育界代表身份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后,要么因參賽缺席會議,要么因療傷錯過半程,要么因賽事提前告假,要么自得于“無提案一身輕”。有網友說:“政協委員都抱著學習的態度,那不成了學習會了?兩會可是議政會呀!”
【我們的教育體制比1949年前還要落后】語出學者張維迎。新近張維迎接受媒體采訪,在回答卸任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之職時張這樣說。張同時評價了中國的教育問題。
【科學謠言】來自新京報《新知》周刊,話題來自最新一期英國《新科學家》雜志。據說記者金煜介紹,將科學家的實驗研究“翻譯”為大眾文本途中,誤讀、誤解、誤會無處不在,以至于原本科學的實驗數據之類反變成一種貌似確鑿無誤的科學謠言。而事實是,“A和B兩個變量有著關聯并不代表著A導致了B”,“猜測效果不等于實驗效果”,并且,“幸存率高并不代表死亡率低”……依循此理,盡管謠言披上一件科學乃至量化數據的精度的外衣,可最終還是謠言。
【爆炸性組合】來自學者謝國忠專欄文章,原題為“中東起火”。謝文從突尼斯和埃及人民起義說起,認為盡管“社會變革都有其復雜的社會背景,通常會涉及多個潰爛多年的壓力點,但是,要達到引爆點可能還需要導火索”“急速的通貨膨脹、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的食品價格上漲,就是其導火索”,亦即所謂“爆炸性組合”。
【如果你能活著你比天還知道什么是愛什么是以身相許】語出導演姜偉新劇《借槍》臺詞。其時,劇情已然生離死別,裴小姐問熊闊海破釜沉舟之舉勝算幾何?熊滿臉茫然:“天知道。”裴小姐頓時崩潰,在知己肩頭裴耳語熊:“如果你能活著,你比天還知道什么是愛,什么是以身相許”……這句子在被我轉述的過程中已極度失神,盡管我一向拒絕這把年紀還這般入戲還這般動輒淚眼潸然,可得說,當這句耳語輕輕放送出的那前5秒海已枯石已爛。
【該頁無法顯示】來自飯否熱門段子,作者不詳:“今年奧斯卡最大的贏家《國王的演講》和《社交網絡》計劃引入中國,名字分別叫《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和《該頁無法顯示》”。本周,第83屆奧斯卡獎獲獎項目揭曉,這個以新聞文體寫成的冷段子即依據這一新聞事件而來,其中所述現實經驗你都懂。
【惡名市場】來自路透社報道,報道說,新近美國再次將中國搜索引擎龍頭老大百度和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列入“惡名市場”(notoriousmarkets),為此,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有些網絡服務商利用“深度鏈接”,將買家引至“經常存儲在第三方網站上據說有侵權內容的網頁,其中最突出的例子當屬百度。美聯社本周二的消息說,與百度、阿里巴巴列入一同被被列進黑名單的還有17家實體市場,其中包括北京的秀水。
【以偶然之姿坐上必然的位子】來自學者喬納森,語出學者劉錚,劉師原文標題為“在語言那仁慈的懷抱里”,為劉師應某讀書專刊邀請而寫。本來呢,“影響你最大的一本書”不過是個庸常濫俗之問,沒想劉師之答深情搖曳:“對我來講,人生的道岔不是一本書的力量所能扳動的,然而,假若人生的意義都必然且必須事后追加的話,那么這本叫《你有什么要申報的嗎?》的書或許可以從一片混沌中被提溜出來,以偶然之姿坐上必然的位子。”巴林說過,“‘在我死的時候,請庇護我驚擾的靈魂,請將我收入您仁慈的懷抱。’我想我不必做此祈禱,我已經在語言那仁慈的懷抱里了” 。
【我這是活不了硬活啊】來自獨立影評人張亞璇專欄文章,原題為《新堡在何處》。張師文章從導演郭恒奇新近完成的紀錄片《新堡》說起,介紹這部聚焦一個消失中的村莊前前后后的故事。上面這個句子出自片中一位老人趙春梅,趙老太太舉目無親,還要拉扯一對孫兒孫女晨鐘暮鼓。在只剩下老弱病殘和兒童的新堡,“在這樣粗糲而默然的現實當中,這些生如草芥的人們,仍對生活保持著最卑微而熱忱的愿望”,“以底層民眾為主體,恰與主流影像忽略和遺失的人物和情感相對應,它的力度和厚度必然在不遠的未來被認知。”
【擋箭牌】來自流行段子:“姜老濕在新聞發布會上一句‘你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雷暈了一半法學家,他們表示一輩子的法治夢瞬間破滅,一半的法學院學生陷入崩潰,現在還沒恢復神智,另一半沒崩潰的表示要學校退學費,法律連擋箭牌都不是忽悠我們學這個干神馬?教育部有關部門表示,法理學教材需要修改,加上一節:法律不是擋箭牌。”
【微博打拐】亦稱“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行動”,始于教授于建嶸2011年1月25日的一則微博。由于網友的海量參與以及各路媒體的高調介入,“微博打拐”漸成高潮,相關爭議一直伴隨。這個四字新詞“微博”是平臺,“打拐”是行為,它看似簡單其實不。它關涉常識理念、法律建設、官府作為、人權尊嚴、民心民緒等復雜范疇,一言難盡。其尷尬正如作家連岳在微博中講述的那個故事:“多數人有顆行俠仗義的心,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有過一夜之間除暴安良的夢想,每當我有這種功利快速的想法時,都會想起一篇日本小說:主人公痛恨世間的壞人,于是向神熱切禱告,希望它將壞人都變成只有20厘米高,以供辨識,神終于答應了,這位禱告者忽然發現,他的身體慢慢變小,最后身高20厘米。”
【一雙粗糙溫暖的手端著一碗芝麻白糖餡的水餃】語出作家王佩飯文:“春節回城,街上空空蕩蕩,只有一家小餐館開著,點了一碗水餃,除了咸沒有別的味道。無奈太餓,忍著一個一個吞了。不比在家里,可以回頭喊:‘媽,餃子怎么這么咸?打死一個賣鹽的嗎?’‘是嗎?準是醬油放多了。’接著伸過來一雙粗糙溫暖的手,端著一碗芝麻白糖餡的水餃。”
【思維帽】來自法新社報道。所謂“思維帽”,是指一種由澳大利亞科學家研制出的一種通過向大腦傳送低強度電流提高創造力的帽子,其工作原理是:壓制與學識相關的大腦左側,激發與創造力相關的大腦右側。科學家說,“思維帽”將來或許可用于藝術領域,并借助它提高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掙有數的錢,過有底線的生活】來自《中國周刊》新一期“陳佩斯和他的喜劇之路”專題,語出劇作家史航:“陳佩斯的小品很少怯口(說方言),不拿殘疾人開玩笑,基本不出現女角。他一直扮演的是不斷變遷的大時代下,小人物的命運格局。細想起來,這些小品很高級。”陳佩斯跟《茶館》里的常四爺“很像,都是掙有數的錢,過有底線的生活”。
【嬰語四六級】一個據熟詞“英語四六級”諧音而來的網路熱詞,由網文“嬰語四六級考題”衍生而來。在所謂 “嬰語四六級考題”中,諸如怕水、流口水、溢奶等18個寶寶習性在內的“嬰語單詞表”難壞了新為父母的“80后”,一份旨在普及新生兒知識的“嬰語四六級考題”亦隨之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