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城印象
經過5個小時的旅程,終于到達了新加坡。海上的落日重彩絢麗,給地上的綠樹鮮花描上了重重的金黃,海鳥對身邊徐徐降落的龐然大物熟視無睹,怡然在空中劃著自己的弧線。飛機在地上當車走了好長一段,才看見建筑物,這就是以服務和環境著稱的樟宜機場,號稱世界之最。新加坡本身就是一個花園。樟宜機場到市區的這段路程是新加坡最美的路段之一,沿途綠茵環繞,高大的喬木與低矮的灌木相依相偎,深深淺淺的綠襯著鮮艷的新加坡國花---胡姬花。大概因為四面環海,這里的空氣彌漫著水的氣息,樹也更綠,花也更艷,好幾次,我都以為身邊的花和樹是假的。久居芝蘭之室不聞其香。對于眼睛,也是一樣的。
新加坡的干凈是出名的,從寬闊的街道到路邊的角落,沒有一絲垃圾。空氣的清新,蔚藍的天空,無不讓你心曠神怡。這個城市不堵車,因為,車,只有有錢的人才買得起,開得起。這個城市很少有流浪漢,因為街頭賣藝也需要執照。這個城市居者有其屋,因為政府會根據你的收入來分配你的住房。
喜歡在午后沿著河邊慢慢的散步,然后在一排排的酒吧中隨便找一家坐下,品一杯紅酒,喜歡陽光暖暖的照著,泡在泳池里懶懶的什么都不想;喜歡夜晚在各個商場購物,從一個品牌到另一個品牌……也許,喜歡一個城市不需要道理,但是留戀一個地方,絕對需要理由。那么好吧,我留戀這個如此小資的城市,在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已開始。
美麗的傳說
傳說在遠古時代,亞歷山大大帝的后裔烏塔馬王子在海上航行時,船被暴風雨刮到現在的新加坡島上,在島上,王子看到一頭怪獸,渾身赤紅色,頭部的毛黑亮,胸前還有一撮白毛。隨行人員告訴王子這是獅子,王子便把這個不知名的小島稱為"新加普拉",也就是獅子的意思,于是“獅城新加坡”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新加坡”是梵語“獅城”的諧音,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且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為國名。新加坡古稱"單馬錫"、18到19世紀是馬來西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19世紀時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42到1945年,被日本統治,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63年9月并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在李光耀的帶領下,脫離馬來西亞正式成立新加坡共和國。
早期的各地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使各民族文化在新加坡的土地上共存。最主要就的是華人、馬來西亞和印度文化。宗教信仰方面,華人一般信仰佛教,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在新加坡,幾乎可以找到世界上所有宗教的信仰者。這些人信奉著自己的神靈,尊重著別人的信仰,所以他們在同一個國度里融洽和平的相處,一派祥和。飲食方面,新加坡的習慣里更是有著東南亞各個國家飲食文化的影子。走在新加坡的大街上,隨處可以見到中餐廳、馬來餐廳和印度餐廳等,人們不但能很容易在新加坡找到正宗的東南亞國家的口味,也能很容易在新加坡的特色菜里吃到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口味。
金色沙灘
今天終于去了夢想很久的圣陶沙。它的海灘非常漂亮,很是喜歡。遠遠的望去,海是綠色的,沙子是金色的,海邊的椰子樹形態各異,高挑的身材隨風搖曳生姿,游人不是很多,遠處的沙灘上,幾個孩子在玩耍,不遠處的海邊,幾個人在游泳。自己站在沙灘上,什么都不做,只是站著,等海浪一撥撥的涌上,吞沒我的腳印。拎著鞋漫步沙灘,細細的沙子包容我的腳,每踩一腳,都會被沙子包圍,讓我舍不得離開。
如果你不愛沙灘,那么這里并不會比別處的海漂亮許多,但是正因為有了這片沙灘,我就沒辦法不喜歡這里。愛圣陶沙,只因為這里的沙灘。
順著海灘慢慢前行,白色的細沙輕輕落在腳背,索性脫了鞋子,任雙腳與海水親密接觸,夕陽照在海面,點點金光,我終于明白了什么是“金色沙灘”,清涼的海風掠過發梢,耳邊若隱若現著露天酒館的音樂彈唱,一切如同夢中,這個簡樸而熱情的沙灘是我的天堂。
金色沙灘繼續前進,又是一座小小的離島,一架索橋連接著這塊方寸之地和圣淘沙,兩座閣樓告訴我已經到了亞洲的最南端,別無二話,趕緊拍照留念以示到此一游。在夕陽褪去黑夜來臨前的最后一刻,我們趕到了圣淘沙島上的魚尾獅走道,島上有一座魚尾獅雕像,大約十層樓高。獅頭代表傳說中的獅城新加坡,魚尾象征古城單馬錫,代表新加坡是由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魚尾獅雕塑矗立在玻璃水波雕飾基座上,夜晚設在基座下的燈光會將魚尾獅照亮。魚尾獅會從口中噴射出沖力強勁的水柱。不遠處的小魚尾獅坐立在造型獨特水池中,與大魚尾獅呼應,使我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更喜歡夜色中的大魚尾獅像,在寶石藍的夜空背景下發出熒熒紫光,魚尾如星星閃爍,比白天路過遇見時平添一份柔美。
感受文化
圣安德烈教堂,高聳的哥特式屋頂,巨大的五彩玻璃,門前草坪上休憩的鴿子,樹下長條凳的表面已經斑駁,椅背上鐫刻著捐贈者的名字,我一度以為這就是《達芬奇密碼》中描述的教堂。莊嚴的禮拜堂里信徒在虔誠禱告,禱告桌下的抽屜里放著耶穌圣經和贊美詩,雙手微曲合于下頜,盡管我不是基督徒,異鄉的神靈啊,請用你的善良保佑我多災多難的祖國。教堂圍欄上懸掛著中英文的《馬太福音》里的訓誡,走過這里的人們都突然安靜了下來。信仰確實是種力量。
小印度和甘榜格南是新加坡非常特別的一個區域,估計自己不太可能去到當地旅游,因此決定在這個區域為自己的印阿情結畫上句號。這的確是個不一樣的世界,令人嘆為觀止的興都廟雕塑,商販熱情的吆喝,印度婦女善睞的明眸和傳統的紗麗。維達帕提雅卡拉曼興都廟是小印度最著名的興都廟,廟里供奉印度教中掌管宇宙物欲的加利女神,寺廟屋頂則有極其繁復的印度諸神雕像。二戰期間這里曾被作為印度教徒的避難所,不知是否確實受到了加利女神的庇佑,來這里避難的教徒都得以安全,而整座寺廟和廟里的雕塑亦未受到任何破壞。夜游克拉碼頭和駁船碼頭,這里集中了各式各樣的酒吧。駁船碼頭的酒吧相對較老,建筑風格親切而活潑,大多色彩明亮。克拉碼頭則是新近興起的酒吧區,這里主要針對中高檔的消費者,酒吧的風格另類也多些時尚貴氣。
新加坡,既有現代都市的繁華,也有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多文化的國家,有著強烈的包容性,有了這份包容,各個民族多種文化才能繁衍共存。
購物!購物!購物
新加坡還有一個原因讓人們流連忘返,那就是他的購物!
烏節路是新加坡著名的商業區,擠滿了大大小小的商場和名店。義安城(Ngee Ann City)是值得推薦的血拼好地方,它是新加坡旅游獎最佳購物體驗(購物中心)獎的得主,除了日本連鎖百貨公司高島屋(Takashimaya),這里還有上百家商店,售賣運動用品、文具、電器、珠寶首飾和名牌服裝等。柏麗宮(PARAGON SHOPPING CENTRE),是一個高檔商品的集中地。里面有一線奢侈品若干,還有國內沒有的瑪莎百貨,里面的瑪莎餅干非常美味,勝過藍罐曲奇數倍。而DFS(DFS GALLERIA SCOTTSWALK),免稅店,出售各種世界頂尖名牌的包包,墨鏡,鞋子和珠寶。一樓出售國內名煙名酒,二樓以上全是名牌大店如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