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并不等于安全。人們往往認為媽媽或奶奶都使用某種物品,寶寶使用就是安全的。事實并非如此!”
——美國匹茲堡兒童醫院小兒科醫生
馬可?戴蒙德
目前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的調查發現,10%的寶寶在出生的頭一年就開始服用植物補劑(最常用的包括:祛風劑、 甘菊、磨牙片等)或茶,有的甚至在出生的1個月后就開始服用。媽媽給寶寶吃這些產品的原因主要是寶寶哭鬧、消化問題、疝氣或需要放松。
但新的研究發現,這些產品可能對寶寶并不安全。原因是食物用的植物補劑和茶不需要像藥品那樣接受嚴格地審查,這些物品的食用可能與其他藥物產生有害反應,而這些產品的使用本身可能也是不安全的。一些補劑中可能含有重金屬或其他污染物,而小寶寶們更容易受到這類毒物的侵害。有些食用補劑會讓原本健康的寶寶出現痙攣甚至更嚴重的反應。
因此,專家提醒說,給4個月以下的小寶寶吃東西一定要謹慎小心。寶寶的大腦在成長和完善之中,免疫系統也不成熟,所以寶寶不能像成人那樣抵御體內的不良物質。一些看似溫和的物質,對寶寶來說都可能是危險的。因此,在寶寶出生后的4~6個月內,應該只吃母乳或配方奶。
HealthDay News
愛的力量!
美國布朗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媽媽經常擁抱、撫摸寶寶,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產生長遠的積極影響。研究者跟蹤研究了500名志愿者,時間跨度從他們的嬰兒期一直到30歲。結果表明,和較少得到母親關愛的人相比,那些得到更多母愛的人過得更快樂,并且更少感到焦慮。
Parenting
準媽媽每周吃兩次魚的新理由
一項新的研究發現,那些有高早產風險的準媽媽如果每周吃兩次魚,那么早產的風險就可能降低。盡管研究者還不清楚是不是魚類食物阻止了早產,但這項發現確實與目前流行的建議——準媽媽每周應該吃兩次魚相吻合。
根據《婦產科學》雜志的報道,研究者抽調了852名曾經有過早產史的準媽媽。結果發現,那些每周吃2~3次魚的準媽媽比1個月吃不到1次魚的準媽媽早產的風險低40%。
不過專家提醒說,要盡量選擇那些含汞量低的魚類,比如罐裝的金槍魚、鮭魚和蝦,要盡量避免吃鯊魚、旗魚、鯖魚和方頭魚等汞含量比較高的魚類。
Reuters Health
準媽媽壓力重重,寶寶問題多多!
日前澳大利亞一家兒童健康研究所對3000名準媽媽進行了調查,她們都聲稱在懷孕期間感受過較大的壓力,其中37%的人說自己感受過兩次以上的壓力事件。這些壓力事件包括:失業、與家人發生沖突、懷孕中遇到困難、家人死亡等。
她們的寶寶在2歲、5歲、8歲、10歲、14歲分別接受了行為評估。結果顯示,那些在孕期只經歷了2次以下壓力事件的媽媽生育的寶寶基本沒有出現行為問題,而經歷了3次以上壓力事件的媽媽生育的寶寶出現行為問題的幾率就增加了!
HealthDay News
提籃式安全座椅的安全隱患
想一想你是否常把嬰兒提籃式安全座椅用在汽車以外的地方,比如你是不是曾用它帶著寶寶進某個餐廳,在你吃飯的時候順手把它放在餐桌上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兒童醫療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每年大約有8700個寶寶因提籃式安全座椅使用不當而被送往急診室,這其中有85%是摔傷。這項研究的領導者施特爾帕克提醒道,一定要把孩子在座位中固定好,同時千萬不要把孩子放在車身、洗衣機、手推車、長條凳等高出地面許多的地方。
American baby
促進寶寶營養的益生菌
經常聽到益生菌這個詞,它究竟會給寶寶帶來哪些好處呢?下面的研究告訴我們:
有助于預防濕疹
《英國皮膚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那些在懷孕第36周就開始喝益生菌奶并且在寶寶出生3個月內繼續堅持的媽媽,生育的寶寶患皮膚病的幾率比其他寶寶要低40%。
緩解疝氣的癥狀
發表在《小兒科》雜志上的一項意大利最新研究顯示,在對患有疝氣的新生兒的治療當中,那些接受了含有益生菌滴劑治療的寶寶比那些只接受了安慰劑的寶寶啼哭得更少。
好警官
益生菌生長在寶寶的腸道內,能夠預防壞細菌的滋生,可避免腸道環境的失控。
American baby
長牙會讓寶寶多生???
美國兒科學會的發言人麗莎?阿斯塔博士說:“人們對于寶寶長牙有太多的誤解。大人總是把長牙和許多毫不相干的癥狀聯系在一起。” 多數時候,寶寶腹瀉、鼻塞、感冒、耳朵疼、高燒或不睡覺都跟長牙沒什么關系?!叭绻惆堰@些癥狀歸咎于長牙,那你也許會因此忽略真正的感染源?!?阿斯塔說,“當然,長牙的過程很可能會伴有焦躁、流口水和胃口不好等狀況,也許還會出現低燒?!背私o寶寶更多的關愛以外,你還可以給寶寶一些牙膠或磨牙餅干,必要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小兒止痛劑,幫助寶寶更好地度過出牙期。
Mother & Ba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