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刊物如林、書籍遍地的出版界,一本專門研究、報道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且深受讀者喜愛的刊物并不多見。2002年1月,《浙江人大》由報紙改為雜志,華麗轉身,橫空出世。
我是一名老代表,從1998年起開始履行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浙江人大》從初創到現在,一直伴隨著我的代表工作和生活,可以說我見證了《浙江人大》的誕生和成長。
且不說靚麗的外表,豐富的欄目,犀利的文筆,把握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這條主線,圍繞人大這個工作重心,抓住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和人大工作中出現的熱點問題,《浙江人大》就站在了制高點上,成為人大工作的向導,交流經驗的平臺,表達心聲的陣地,深入人心。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浙江人大》避其短,揚其長。因為雜志報道的時效性無法與網絡媒體和報紙相提并論,《浙江人大》通過有效策劃和整合,以獨立的見解、獨到的思考、獨特的視角觀察立法過程與結果,深入宣傳立法的背景、主旨、意圖。從宏觀民主法治建設的大背景出發,觀察和分析事物,以成熟的思想、前瞻的眼光進行輿論引導,以細節、事實、意見、解讀和視角取勝,成為各級人大代表和人大工作者的良師益友。
10多年的履職實踐中,《浙江人大》給了我指引、支持和鼓勵。《浙江人大》很關心廣大的人大代表,注重對代表的宣傳。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歷年來《浙江人大》有關我的報道就有20多處,有對我所在企業的宣傳,也有對我個人履職情況的報道,內容上有對我提交的重要議案、建議的報道,也有我個人發表的認識、體會、心得的文章等,與雜志可謂結下了不解之緣。
今年6月,我有幸列席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的審議令我特別難忘,會議結束后我記下感受和思索,《浙江人大》以《稅收一小步,民主一大步》為題作了刊發。能與廣大讀者分享科學立法與民主立法的切身體會,我很是欣慰。
就像人大代表的責任內在是忠誠,外化是尊重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勞動,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一樣,《浙江人大》秉承地方權力機關的意志,傳達國情民意,貼近基層,貼近代表,貼近生活,在我省的民主法制建設中發揮著應有的重要作用。
十年磨一劍,《浙江人大》霜刃初試。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10年不過是驚鴻一瞥,《浙江人大》任重道遠,我將與《浙江人大》一路同行。
(作者系全國人大代表、富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