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市低迷,悲觀氣氛在股民中彌漫。投資本來是為了財富增加,進而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但許多人卻因為投資這件事弄得心煩甚至失眠,可謂本末倒置。
作為一家受托資產管理機構,海富通基金一直關注這樣的話題:投資與幸福的關系何在?如何投資才能幸福?
2008年,A股下跌幅度創歷史新高的時候,海富通與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合作啟動了“股市與幸福度”的研究課題。研究表明:股民的幸福感高低竟然與上證指數的高低沒有直接關系!也就是說,市場當天是5000點還是2000點,對投資者幸福感的影響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異。
幸福感來自于指數變化中的變化。也就是說在2000點附近時,前一天市場上漲了,投資者會感到非常幸福。在5000點左右時,如果前一天下跌了,投資者就會感到沮喪。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就是“追漲殺跌”:人們恐慌的心理原因是難以忍受自己股票下跌和財富縮水的痛苦。
真正的投資大師,往往是幸福的,原因就在于其戰勝了自己。以我個人數十年的投資生涯來說,幸福投資,殊為不易,在此為投資者分享我的兩點建議。
第一個建議,投資不妨抱著“養兒子”的態度,“差不多就行”。由于沒有“選擇”,睿智的父母對于兒女往往覺得“差不多就行了”,不苛求孩子什么都第一。而投資往往因為選擇太多,目標又總是定在完美,導致追漲殺跌,反而缺少放松和自在。
在教育學中,有個所謂的“Super B”現象。在校期間成績突出的學生未來不一定能夠獲得出色的成就,反倒是第十名左右的學生有著難以預想的潛能和創造力,未來在事業上可以嶄露頭角,出人頭地。
以基金投資為例,投資者應該明白,業績排名前三的基金未必是你投資的最佳選擇。原因就在于,年度基金排名的更迭比較頻繁。與其盯住年度業績排名前十的基金,不如將目標瞄準那些“Super B”基金,多研究下基金的“綜合素質”,比如基金公司的品牌、基金經理的人選、投研團隊的實力、長期歷史業績表現等。選擇那些業績穩定,經常保持在年度業績排名前1/3的“Super B”基金,雖然不一定能像冠軍基金那樣“領一時風騷”,但從長期投資上說或許是更佳的選擇。
第二個建議,投資要耐得住性子,不能太折騰。頻繁交易,到底會對業績造成怎樣的影響?海富通基金公司曾有這樣一名客戶,在4年間共進行了744筆海富通旗下基金的轉換業務,該客戶累計認/申購的金額為278100.00元,累計贖回金額為246098.65元。從轉換規律上看,該客戶主要是進行海富通旗下各股票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的相互轉換,才2萬多元的投資,4年累計支付的手續費卻達6827.76元。
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中國市場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高換手率,這其實正是整個市場浮躁心態的一種折射。目前國內公募基金的換手率達到200%、300%甚至更高的水平,而成熟市場同類基金的換手率一般在百分之幾十的水平。
在我們的研究中,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普通投資者的家庭中,往往是女士的投資比男士更成功,投資中也比男士感到更幸福。原因在于女性投資者更看重長遠,交易的頻率較男性低得多,也愿意在短期虧損的情況下繼續堅持。
牛市與熊市不會給自己的幸福感帶來多大的變化,有了好的投資心態,才能收獲幸福感。
幸福投資,就是坦言愛財,但又和財富保持優雅距離,并將資金交給擅長打理的人。與財富保持適當的距離,反而會讓人更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