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家想舉辦集體追悼會
7月5日上午,史玉柱發表的一則微博迅速引發粉絲的熱議?!皠⒂篮谩ⅠR云、馮侖、茅永紅、鄭躍文、張征宇和我,在重慶集體研究決定:舉辦一個集體追悼會,每人給自己致悼詞。結束過去,開始未來。每活一天就凈賺24小時,珍惜每一天,充實每一天,快樂每一天。”微博中提到的幾名企業家,如劉永好、馬云、馮侖等都是行業內的“大佬”級人物。茅永紅是地產500強百步亭集團董事局主席,鄭躍文是科瑞集團董事長,張征宇則是北京恒基偉業電子產品有限公司總裁。對于死亡的思考,這些企業家也并非突然興起,馮侖在6月29日的一條微博中引用了一張題為“死亡是人生的朋友,也是人生的導師”的圖片。他在微博中說:“站在終點回望通向終點的道路,會有很多的感悟,如果能將死亡視為我們人生旅途中的同伴或導師,它會提醒我們,不要把現在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幫助我們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實。”
【點燃思維】
給自己開追悼會,這似曾相識的片段,就出現在前不久熱映的馮小剛的電影《非常勿擾Ⅱ》中。也許這幾位企業家并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要上演一場真人版的人生告別會。因為他們的想法很真實,也很樸素,那就是“結束過去,開始未來”。這或許是企業家們為了開啟對生命的重新認識,或許是他們精神空虛的一種表現,或許僅僅是釋放一下對死亡的恐懼,進行一次帶有黑色幽默的反思,反思他們的困境與自我救贖。
【適用話題】
珍惜生命 認識自我 開始與結束 生活的反思 精神救贖
二、“犀利收碗哥”
“每秒出手三次,每天中午兩小時收近2萬個碗盤?!苯眨欢胃=ㄞr林大學學生陳文原在學校餐廳勤工儉學“收拾餐具”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走紅,視頻中瘦小的陳文原分門別類地收拾餐具的速度之快令人驚嘆,被網友們戲稱為“犀利收碗哥”“無影手”“當代賣油翁”。陳文原是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大三學生。陳文原工作的餐廳是學校最大的一個,每天有四五千名學生在此用餐。只要沒有課程影響,他每天中午11點半至1點,下午5點至6點,都會站在窗口負責回收餐具。從上大學開始,陳文原一直靠國家的助學貸款和自己勤工儉學讀書。入學三年來,他從沒有向家里伸手要過錢。陳文原說,每次洗碗回來都是全身濕透,腰也很酸,但是覺得用自己的雙手去掙錢更快樂。盡管陳文原收拾餐具的視頻只有短短39秒,但是僅在搜狐網上,這段視頻就被播放了1萬8千多次。不少網友都在留言中寫下了“欽佩”“感動”這樣的詞語。
【點燃思維】
借助網絡這個平臺,“犀利收碗哥”紅了,但和那些因為飆車、炫富、炒作而成為網絡紅人的人相比,“犀利收碗哥”紅得光明正大,紅得深入人心。這從網友們一邊倒的肯定、贊揚中就可以看得出來。什么叫人窮志不短?什么叫身處逆境而百折不撓?這些很多當代人已經感到陌生的詞匯,都能在“犀利收碗哥”身上找到明確的答案和有力的闡釋。從“犀利收碗哥”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當代大學生最需要的品質:平凡事也要滿懷激情地認真去做。
【適用話題】
自強不息 獲得成功與遭遇挫折 干一行,愛一行 改變自己 在逆境中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