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俊國的《夠了》是一首溫潤而明亮的詩,給人一種淡淡的、暖暖的感覺。不論從寫作角度上,內容上,還是情感的社會意義上,這都是一首值得回味的好詩。
從寫作角度來看,整首詩意象豐富,有獨特的玉蘭樹、白藕、搓手跺腳的賣煤人、羔羊的淚眼、掌心的疤痕,有親切而溫暖的愛人、女兒,有月光、溫暖的詞語。這些意象清新明快又不失幸福的暖意,就好像一曲靜靜的樂曲里出現的靈動的樂章。從“一份幸福就夠了”,到最后一節,多次重復“夠了”,著重突出了這首詩的主題——知足。其中最后一節運用了排比的手法,但其絕妙之處并不在于此,而在于從“失眠時”“失敗時”跳躍到了“從一只羔羊的淚眼里望去”。這種從未有人想到過的畫面已讓人吃驚,作者還讓那只羔羊“輕舔我掌心的疤痕”。羔羊的“溫良”是最單純的善良,羔羊的“輕舔”是它的知足與感恩。用羔羊這樣善良而知足的動物來深化主題,準確而又不失美感。
從內容上來看,作者先寫了故鄉的玉蘭樹被雷擊之后仍然存活,因為知足而愈加芬芳,以此來為后面寫自己的知足作鋪墊。接著寫自己擁有了妻子和兩個女兒,并與“居無定所的蜜蜂和蝴蝶”“寒風中搓手跺腳的賣煤人”相比較,從而引出自己對于“得”的態度——知足。最后一節的排比句,反復強調“夠了”,突出了知足這一主旨。
從情感的社會意義上來看,作者借詩抒發了自己對生活知足的態度,同時也在告訴我們該如何看待生活,如何面對自己所得到的東西。在當今社會,這樣一種思想,就像混沌中的一絲光明,在讀者心中射入一道明亮的光,卻又不那么突兀。作者用平和而貼近生活的語言,把知足的美一點一點地展露出來。讓我們在欣賞的同時,不知不覺地贊同他的想法。而現代社會中的人,正需要這種對生活知足的態度,才不會在金錢、權勢等的誘惑之下迷失自己。結尾處,作者又以羔羊“輕舔我掌心的疤痕”寫了知足之后應該怎么做,那就是感恩。此處一筆帶過,因為詩歌并不是以此為主,只是給我們一個方向,告訴我們對生活知足之后,要學會感恩。
總的來說,這首詩用自然而平和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極優美的畫面,給人以溫暖而清新的感覺,以此來告訴我們要懂得知足的真諦。
點評
本文開門見山地點出《夠了》這首詩歌給讀者的總的感覺,繼而從寫作角度、內容和情感的社會意義上進一步加以闡述。角度全面,符合文學鑒賞的審美規律。尤其是對“從一只羔羊的淚眼望進去,/能窺見那種清澈的溫良就夠了”一句的分析。這句詩至善至美,“溫良”“輕舔”二詞所表現出來的知足與單純,讓讀者頗為感動。
【作者系山東省青島市十七中2009級(2)班學生,指導并置評:曹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