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雕刻家羅丹說過這樣的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于是,我試著在自然界中尋找真正的美。
鏡頭1:冬天剛剛結束,人們已厭煩了冬的顏色,渴望著春天的顏色——那是一種生命的顏色,一種美的顏色。快,快看哪!一個個綠芽兒露出了地面,小小的,嫩嫩的,遠遠望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吸引了人們的視線。它們在不斷地生長,顯示著勃勃生機。
小草的生命力是最強的,也許,人們太愛小草了!一首《小草》紅遍了大江南北。古人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這也是小草的真實寫照。這富有生機、充滿活力、美麗可愛的一棵棵小草,吹響了春之歌,成為春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于是,我找到了第一種美——這是一種富有生機和活力的美。
鏡頭2:夏季是一個炎熱干燥的季節,所有嬌氣的名貴花種都在樹底下乘涼。葵花,一種奇異的植物,用一根筆直的有棱角的長莖支起一個圓圓的花盤,那花盤不管是微微下垂的還是微微上揚的,都像是人的笑臉。葵花很敏銳,堅強而又有意志。它將自己的面孔永遠都朝著太陽。整整一天,它都精神抖擻地向著太陽的方向,隨著太陽的轉動而轉動。在陽光下,它默默地,鍥而不舍地堅持著。于是,我找到了第二種美——這是一種有意志的美。
鏡頭3:冬的象征是白雪,但在我的心目中,更應該是傲雪的梅。在銀裝素裹的世界里,朵朵淡紅的梅花孤傲地開放著,在紛紛揚揚的雪花中散發出出淡淡清香。梅的高潔,梅的淡雅,被許許多多仁人志士所向往。王安石的一首《梅花》是對梅的真實寫照。是的,“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于是,我找到了第三種美——這是一種高潔而淡雅的美。
美——我找到了,證明了羅丹的那句話:美是到處都有的。在這三個鏡頭里我確確實實地感覺到了自然界的美。
點評
作者開頭引用了羅丹的名言直接入題,開門見山,中間用三個鏡頭來表現美,結尾與開頭相照應,體現出了文章的結構完整。
【指導并置評:劉自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