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星期六,爸爸帶我和媽媽去崇明西灘濕地自然保護區釣蟹(xie)。在車上,我怎么也想不明白蟹是怎么個釣法,便問爸爸。爸爸卻故意賣關子:“你到了那里就知道了嘛!”我只好把頭扭向窗外,欣賞路邊的風景。
我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正巧,遇到了兩位好心人,送了我們兩根釣竿——也就是加工好的蘆葦(luwei)稈,稈的頂端用鐵絲綁著一段蚯蚓(qiuyin)。
有了工具之后,我兩只眼睛緊緊地盯著腳下的灘涂(tu)。突然,泥地里鼓出了一只小螃蟹,抖抖索索地向蘆葦叢深處爬去。我興奮地大叫起來。爸爸叫我不要激動,要沉著冷靜,遇事不慌。
我舉著釣竿,把系著蚯蚓的那頭慢慢地探到這只蟹面前。傻蟹果然中計,它以為天上掉下了餡(xian)餅,張開兩只大鉗(qian)夾住蚯蚓,慢慢地湊到嘴前……
可我實在是太心急了,它剛咬上,我就一把提起了釣竿。這下可好,蟹受到了驚嚇,連忙松開了鉗子。
看著我沮喪的樣子,爸爸在一邊告訴我:“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太急躁(zao),釣蟹也要靠耐心細致。不要緊,慢慢來!”
俗話說,吃一塹(qian),長一智。這下我學乖了,要保持冷靜,讓蟹咬一會兒,等它抓牢了,才能提竿子。按照這個法子,我屢(lu)試不爽。
媽媽捧著我的戰利品,在旁邊一個勁兒地夸我:“哈哈,加妮現在釣蟹啊,真是三個指頭捏田螺(luo)——十拿九穩哦!”
夕陽西下,我們雄赳(jiu)赳氣昂昂地扛著釣竿,拎著滿滿一大袋的蟹,回家嘍。輕輕一點:小作者將釣蟹這一趣事從語言、心理、動作等各方面進行了細致刻畫,很生動。從釣蟹失敗到成功的過程的描寫自然,最后“爸爸”的總結提升了全文的中心,確實是一篇值得嘉獎的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