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可人兒、萬靈丹。
寒冷若你,茶將為之溫暖;激憤若你,茶將為之安定,
沮喪若你,茶將為之開懷;疲憊若你,茶將為之撫慰。
這是英國19世紀最偉大的政治家威廉·尤特爾·克萊斯頓專為茶寫的一首贊歌,而他又不偏不倚地處在久負盛名的維多利亞時代,那是由一個個充溢著香釅紅茶香的柔軟午后串聯而成的時代。
下午4點鐘,漸漸西斜的陽光似乎還不忍退隱,慢悠悠地在白金漢宮雕繪滿眼的窗欞上逗留?;蕦m后花園的草地上,身著綺羅文繡之服的貴婦們圍坐在鋪有白色蕾絲花邊桌巾的茶桌前,華美的點心盤里盛著誘人的茶點,美輪美奐的骨瓷與光可鑒人的銀器,骨瓷的高雅,銀器的華貴,醞釀出了香醇的紅茶。當茶湯從壺嘴緩緩注入骨瓷杯時,當琥珀色的紅茶與乳白色的鮮奶交融時,一段精雕細琢的美滿時光便從此開始鋪展開來……
骨瓷杯壺
雖說陶瓷(china)是中國人發明的,并且是中國(China)的代稱,但骨瓷卻是原汁原味的英國貨,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由西方人發明的瓷種。骨瓷在燒制時因加入了天然的動物骨粉而呈現出純一的奶白色,這種白迥異于中國瓷的素白,它是一種同英國王室貴族身份想般配的高雅之白,且使得紅茶茶湯透發出更加艷麗的色澤。
在英式下午茶骨瓷茶具中,最常見也是最主要的莫過于茶壺、茶杯和杯托,并輔以用來盛放牛奶的奶盅、方糖的砂糖罐。這門件茶具自成體系,通常,器身都會綻放著嬌艷的玫瑰或是有著濃郁油畫質感的鮮花,這樣濃墨重彩的風格同中國的粉彩與琺瑯彩頗有幾分相似,但是它使人產生的觀感極為飽滿,很容易融入器身的畫面:置身于一片姹紫嫣紅中,身體沐浴著陽光與花香,口里啜飲著香濃的下午茶茶,時間仿佛停滯。
茶杯附杯托,這與中國的“三才杯”類似,但少了頂上象征著“天”的蓋,卻多了杯耳。不妨設想下,貴婦—手托杯,—手執杯,細啜慢飲,嫻雅閑適之態呼之欲出。奶盅與砂糖罐則是英式下午茶所特有的,在下午茶誕生前,英國人也都是效法中國的清飲,后來,隨著下午茶的風靡,英國人覺得在茶中加入牛奶、砂糖會比純茶更香濃,這種調飲法遂上行下效,成為英式下午茶的范式。
茶碟
茶碟在英式下午茶中的角色有時候比較“模糊”,因為它既能用作欣賞干茶的賞茶盤,又能作為擱置茶品的容器。
就其賞茶的功用而言,這一點類于中國茶具的茶荷或樣茶盤。它通常設計成茶壺型或茶杯型,唇邊外翻,內凹,里面繪有鮮花。英倫之風撲面而來。這里需要指出的是,只有泡散茶,才能發揮茶碟鑒賞之用。若是泡茶包,茶碟的角色就要發生轉變了:茶包在杯中放置一段時間后,須及時取出,否則茶湯會變濃澀,用手指拉起提線,把茶包擱在茶碟上;或者當在紅茶中擠入檸檬汁或放入檸檬片時,茶碟就可用來放用完的檸檬片。
茶匙
茶匙是用來量取茶葉、避免人手與茶直接接觸的器具,類于中國的茶則。它材質或為骨瓷,或為銀制,比如這只瓷質的茶匙,匙柄呈茶壺狀,從“壺”底向下延伸,與一個內凹的圓勺連成一體,上面繪有一朵盛開的玫瑰和一只小熊,玲瓏可愛,令人愛不釋手?!阏f來,一勺的茶量約3克,差不多是一杯紅茶的用量。
濾勺、濾膽
茶葉過濾器在中式茶具則表現為茶濾,而在英式下午茶中則頗為講究。當用茶壺沖泡散茶時,尤其是紅碎茶時,濾勺或濾膽就必不可少了。它們通常是銀制,有沉甸甸的厚重感。17世紀,從太平洋遠道而來的中國紅茶是英國皇室的奢侈品,但是由于當時制茶工藝較粗糙,難免在茶中會有梗、樹枝等影響茶湯風味的非茶類夾雜物,需要在品飲的過程中不斷地清理。然而,此法不僅費時費工夫,而且還會影響茶湯的溫度。于是,濾勺便應運而生,而目純銀的材質又能彰顯主人的高貴身份。
在形制上,濾勺與湯匙別無二致,不同的是勺面多了許多細密的小孔,而目這些小孔排列成精美的圖案,讓泡茶全程藝術化起來;濾膽則是更加人性化的設計,最普通的是半球形的,網眼致密,帶有一只手柄,顯得落落大方。還有金字塔型、心型、管型、茶壺型等趣味造型,頂端大多系有一條與茶包上提線功能完全—致的小鏈,可隨茶一起出入茶壺,浪漫味道十足。
其它
英式下午茶茶具的繁復程度堪與中式茶具比肩,除了上述的幾種外,還有燒水壺、茶葉罐、沙漏與計時器、保溫罩、點心架、點心盤、奶油刀、蛋糕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