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德”一詞,以余淺見為古人所未及。1990年諸家合著之《茶與文化》,亦屬缺如。此前,茶學宗師莊晚芳已有《中國茶德:廉美和敬》之題。臺灣茶藝協會理事長吳振鐸亦有“清敬怡真”之書。兩公所述,共有七字,其中之“和、敬、清”,如加“寂”字即宋代白云山守端禪師所定之“茶道諦門”,后由入宋九年之日本高僧南浦昭明帶回,遂形成為今日之“茶道四規”。文化為物質、精神兩文明之綜合。茶德應以物質為基礎而以精神為重點。以余觀之,“和敬清寂”為茶道精神文明之主體,實即茶德也。“和敬清寂”四字古已有之,今益以莊氏之“廉美”與吳氏之“怡真”,則茶德已有八項矣。
近年,國際鄭重提倡之六種飲品,即以綠茶、紅酒為冠。可知,飲茶為養生之一法,大有利于長壽健康。為此,茲提出“壽字”亦茶德之一,民俗有“米壽八十八,茶壽百零八”可證。此外,再增一“悟”字。若問何所本,則出于眾所周知唐代從諗禪師“吃茶去”之故事也。其后,“吃茶去”遂成為禪林悟道之著名法語。茶可“久食益意思”(《食論》)、“能誦無忘”(《述異記》)。近代研究,茶有增進記憶及強化人之思維諸效,確與促悟有關。上文所述“和、敬、清、寂、廉、美、怡、真”,再加“壽、悟”則茶有十德也。
關于人類的壽命,古稱天年。從文獻上來說,古代學者對人類天年的數字主要有兩個理論:一是我國最早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書中說“而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另一則是我國最古的文獻《尚書》,書中說“以百二十歲為壽”。如此看來。關于“茶壽百零八”之說正介上述兩書之中,不無道理。這三個數字,如從今日生物學、生物化學、衛生統計等看來,大體相當,或許還可以再提高些。
雖說生、長、壯、老、病、死是人類生命的普遍規律,誰也逃脫不掉,但健康、長壽自古以來就是所有人類的共同愿望。在中國古代的醫學、藥學與道家經典中,都常談到“長生不老”、“羽化登仙”之類詞匯。其實,神仙之說雖屬子虛烏有,而相對的“長生不老”卻還是我們可以追求的。“長生不老是絕不可能的,它違反生物學的普遍規律,而如果把它理解為最大的追求長壽與健康,那還是合理的。
其實,長壽與健康兩者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人類的壽命在古代文獻中雖有100歲與120歲之說,事實上因各種疾病的摧殘,還有天災人禍的因素,大部分人都活不到這個天年。可見,防病保健是延長人類壽命的關鍵。在中醫學中,有一系列學問是專講防病保健的,那就是“養生學”。近來,張悟本、李一之流之所以能在一段時間內如日中天,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人們對養生學的重視。說白了,誰不想長壽健康呢?說到養生,其實最容易、最實惠也最合理的莫過于飲茶了。日本古代就有《吃茶養生記》專著。為此,余從以下幾方面來說說“茶壽”:
首先,引證古人經驗,在中醫藥文獻中,如宋蘇頌《圖經本草》中說,茶可“祛宿疾,當眼前無疾”;典籍中,如清俞洵慶《荷廊筆記》中提出,茶可“養生益壽”;茶書中,如明《茶錄》稱,茶可“抖擻精神,病魔斂跡”;詩詞類書中,如蘇軾名句“何須為魏帝一丸藥,且盡盧同七碗茶”。參考國外的文獻,如日本高僧榮西禪師在其《吃茶養生記》中稱,“茶乃養生之仙藥,延齡之妙術”,誠哉斯言。
第二,從科學實驗的資料來看,飲茶可以從生物學的一些重要環節來達到長壽,例如,浙大醫學院藥理實驗室用4組果蠅來做實驗,分為對照、龍井、紅茶、炒青四組。其結果證明:三種茶均可延長果蠅的壽命,其平均壽命延長率約在16%~20%之間。若從其化學成分來說,浙大農學院通過多種實驗模型,研究茶多酚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效率竟達90%以上,顯著優于維生素E與維生素C。而抗氧化與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對延緩細胞衰老與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腫瘤的作用,是眾所周知的;又如,兒茶素可以使細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提高,也具有抵抗心、腦等器官缺氧并防衰老等效應。
第三,從臨床上已經證實:飲茶及服用茶的各種有效成分,均能有效地防治當今人類第一殺手一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其癥狀與體征雖然完全不同,前者以循環系統現象為主,后者則以神經系統現象為主。然而,血管硬化、血栓形成、供血不足等病理卻是共同的,而且還可能都與肥胖病、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等有關。國內外大量的臨床研究資料證明,茶對上述各類疾病的多個環節有良好的預防與治療作用。若從茶中有效成分分析,當然是以茶多酚最為重要(其中約20%是兒茶素)。它具有降脂、降壓、降糖、抗氧化、抗衰老、抗突變、抗癌、抗輻射、抗血管硬化以及殺菌、消炎、增強毛細血管等功能。此外,茶中的甾醇(如菠菜甾醇等)、卵磷脂、肌醇、黃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也都有保健抗老功能。
第四,匯總大量的民間經驗。都認為茶(尤其是綠茶)的飲用有益于人類的長壽與保健。因此,遠銷海外的六大飲品中就以綠茶與紅酒為冠。世界上有五大著名的長壽之鄉:我國的南疆與廣西的巴馬縣、巴基斯坦的世外桃源罕薩、前蘇聯的山中樂土景洲和厄瓜多爾的圣谷畢路卡幫,這些長壽之鄉各有特點,但壽星們長期嗜茶卻是共性。南疆的維族同胞,每日三餐都要喝用茶葉、桂皮和胡椒煮成的香茶;而巴馬縣總結的長壽秘訣,就是“粗茶淡飯,飲茶不斷”。一般說來,熱帶人的壽命不如寒帶人長,而地處熱帶的廣東省卻是我國長壽省之一,學界普遍認為這與他們的嗜茶有關。據1990年-1994年的統計,廣東每年售茶4萬噸,比全國人均茶葉消費量多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