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苔茶俗稱苔子茶,是一種茶樹品種名,又是茶葉產品名稱。
石阡縣產茶始于唐代,茶圣陸羽曾在《茶經·茶之出》中寫道:“……黔中生思州、播州、費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極佳”,對黔茶給出的評價頗高,石阡茶自然亦在黔茶之列。石阡茶,歷歷千年,雖幾經朝代演替與沿革,卻始終是石阡縣的主要產業之一。今天的石阡苔茶獲得了貴州十大名茶、貴州三大名茶等稱號,茶園面積達到了25萬畝,涉茶農近4萬余戶。但是,石阡苔茶卻始終是“養在深閨人未識”。它深藏在西南大山深處,亟待人們去深入發掘它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與品牌價值,將石阡苔茶產業打造成惠農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創意產業,進而“茗”揚天下。
泉茶合璧 魅力石阡
9月16日,貴州石阡,以藍天做幕布,以大地做舞臺,歌如潮。花如海。由中國茶葉流通學會、銅仁地區行政公署、貴州省農業委員會、貴州省旅游局、貴州省茶葉協會、貴州省茶文化研究會、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主辦,中共石阡縣委、石阡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石阡首屆苔茶文化旅游節在石阡縣民族中學隆重開幕。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貴州省糧食局局長沈健、貴州省農委副主任胡繼承等領導以及省內外嘉賓一同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在溫暖、和諧的氣氛中拉開帷幕。貴州省省委副書記王富玉特意為活動發來賀信。中共石阡縣委書記趙貢橋在開幕致辭中說道:“作為中國苔茶之鄉、礦泉水之鄉、溫泉之鄉的石阡,計劃用5年的時間,打造成中國西部茶都。”貴州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胡繼承則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石阡縣發展苔茶的戰略部署,并鼓勵石阡要樹立信心,堅定不移地打造好石阡苔茶這個品牌。
接下來的文藝表演由序、上篇、中篇、下篇組成。舞蹈、茶燈、器樂、山歌等充滿石阡少數民族特色的表演輪番亮相,一首RAP岡格的《說唱石阡》把石阡淳樸的民俗民風和現代街舞結合起來,讓全場觀眾都隨著動感的節拍搖擺。馬來西亞歌手光良的出場,則把整場開幕式文藝表演推向了最高潮。面對石阡人民的熱情,光良連唱了三首歌,在與觀眾互動的過程中,幾次都與觀眾一起合唱著那些熟悉的歌曲;著名民歌演唱家陳思思以一襲白裙壓軸出場,她帶來的《愛在山的那一邊》是一首特意為本屆苔茶文化旅游節創作的歌曲,石阡的歷史文化、茶史茶韻都融入在了樸實的歌詞中,其悠揚動聽、朗朗上口的旋律,久久回蕩在石阡的青山綠水之中,也留在了每一位在場的觀眾心里。
合作共贏發展
9月16日下午,石阡苔茶品牌營銷國際高峰論壇在石阡縣溫泉度假村會議室舉行。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的常務副會長王慶、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權啟愛教授、俄羅斯恰克圖市外聯部部長謝爾蓋、貴州省農業委員會副主任胡繼承等國內外嘉賓出席會議,并紛紛為石阡苔茶的發展獻計獻策。
9月17日,來自俄羅斯、北京、上海、山東、福建、貴州等國內外的茶商和嘉賓,又齊聚一堂舉行了石阡苔茶營銷合作洽談會。貴州省綠茶品牌發展促進會、貴州省聚福軒茶業有限公司、山東濟南茶葉市場、山東青島茶葉市場、俄羅斯恰克圖市等單位分別和石阡簽訂了石阡苔茶戰略合作協議,他們將充分利用其市場渠道資源大力營銷、推介石阡苔茶,一起行動起來賣石阡苔茶,共同為石阡茶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常務副會長王慶
石阡茶產業在各級政府的引導和扶持下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當地的支柱性產業。新時期石阡茶產業的發展目標第一要適當控制茶葉種植面積的發展速度,合理規劃布局,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把茶園基礎建設、茶類結構調整、茶葉質量提高、茶葉產品創新作為重點,做精做細茶石阡產業,不斷提高產業經濟效益。第二要全面提升荼產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第三要不斷建立和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茶產品市場流通體系和有效的產業支持保護體系。
俄羅斯恰克圖市對外聯絡部部長謝爾蓋
我們的城市是在中國至俄羅斯這一條商貿之路上建立起來的,300年前,以張家口和呼和浩特為中轉點,通過馬運到恰克圖。雖然世界E曾經存在許多商貿之路,但是和這一條茶葉商貿之路是無可比擬的。很遺憾的是,現在俄羅斯的茶葉主要來自印度,中國的茶葉很少,許多俄羅斯人開始懷念這一條商貿之路了。這次從恰克圖到石阡,6000多公里的路程,我就是懷著對貴州茶的熱愛來的,全球茶葉消費量中,俄羅斯對茶葉的需求量最大,為什么中國有這么好的茶葉,在俄羅斯占的份額卻這么少?最近,俄羅斯政府也開始興起對偉大的茶葉之路的熱衷與研究,并舉辦了偉大的茶葉之路的論壇。我真心地希望和石阡縣政府相關企業合作茶業,復興這一古老的貿易行業。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林治
研究當代茶葉消費者的需求特點,就要以消費者為‘上帝’,做好產品,然后細分市場。對于石阡茶葉目標市場的選擇,建議采取‘一個月亮滿天星’的策略。在市場終端建設方面,建議采取‘高枝嫁接,借樹開花’的策略。即想方設法,去和有影響力的著名荼藝館攀親聯姻,爭取通過全國各地的著名茶藝館來宣傳石阡苔茶、展示石阡苔茶、銷售石阡苔茶。
后記張天福陳宗懋為石阡苔茶“把脈開方”
8月10日和12日,由石阡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德新、縣茶葉管理局局長沈德倫組成的拜訪團,分別趕赴杭州和福州兩地,專程拜訪中國當代茶界泰斗張天福老人和中國“兩院”院士中唯一研究荼產業的陳宗懋先生。102歲的張天福老人在家中接訪了來自貴州石阡的拜訪團。這位曾經在貴州湄淖開創過事業的百歲老人似乎一下子回到了他的青年時代,久違的“鄉情”讓老人開心不已。當他了解到石阡縣茶產業發辰現狀后,高興地表示:“我將盡全力支持石阡苔茶的發展!”隨后,張天福老人欣然題字“石阡苔茶鉀天下”,表達對石阡首屆苔荼文化旅游節的祝賀和對石阡茶產業發展的支持。
陳宗懋院士十分關心石阡茶產業的發展從石阡苔茶的起源、發展歷程,到石阡苔茶近年來茶園規模品牌打造與市場競爭力等方面的突飛猛進,再到茶園管理用何種藥物、茶葉的色澤、香味、口感等,他邊聽邊問,如剝絲抽繭般層層解析,并提出了一些良好的建議。在品嘗了石阡苔荼后,他說:“一般的獨芽味道很淡,但石阡苔茶的味道比較獨特,品質很好,發展的潛力很大。”他建議石阡在穩定茶園面積的基礎上要努力提高茶葉的產量、質量和效益,把石阡苔荼做成一個大眾消費得起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