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的《社會科學報》刊登了記者對中共黨史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靜如的專訪。張靜如說,黨中央反復告誡全黨要有憂患意識。從某種角度上說。我們黨要憂的首先是民生之患,解決民生問題上的任何懈怠,都會衍生對黨的先進性和黨執政權威的質疑。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是我們黨民心所在的關鍵。我以為這是我們在紀念黨成立90周年需要進一步深化的一個理念。我們說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先鋒隊組織,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先鋒隊組織。那么就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建立這樣一個政黨組織目的究竟是干什么?一些學者研究政黨理論,指出政黨存在的必要以及政黨執政的形成是因為社會需要治理。需要有一種權威力量進行國家發展的謀劃和規制,因此政黨有其各種功能。這種學理上的分析沒有錯。但用這樣的觀點還不足以講清楚我們黨建立的目的之所在。按照我的看法,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這個話雖然很簡單,但里面的道理卻很重要。從世界政黨政治的現實看,一些政黨利用各種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為自己謀取利益的現象客觀存在,中國近代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政黨。但中國共產黨干的一切事情都必須著眼于人民的利益,都是為了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就是隨著社會變化和發展進步,要不斷滿足老百姓改善和提高生活水平的期待。不能滿足這一條,不僅黨的先進性難以體現,甚至連黨存在的持續性都會有問題。社會發展再快,國家實力再強,而老百姓的生活缺乏幸福感,那么,我們黨執政的基礎就不會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