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2009年4月,廣東省委書記汪洋、省長黃華華率領的珠三角各市現場會代表團在珠三角九市進行了一場密集調研。當時汪洋就提出,兩年后要再看看珠三角各市的變化,檢查產業轉型升級成果。
●2010年10月,廣東出臺《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實現“四年大發展”工作方案》提出,未來幾年將舉全省之力在珠三角部署實施“十大工程”建設。
●廣東“十二五”規劃提出,到2015年,率先建成創新體系健全、創新要素集聚、創新成效顯著的全國自主創新示范省,初步建成亞太地區重要的區域創新中心。
從5月9日起,廣東省委、省政府分兩段召開珠三角九市產業轉型升級巡回檢查講評會,實地檢查九市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是產業轉型升級相關工作,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陽關鏈接]
海關支持廣東建設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
繼3月11日商務部與廣東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建設珠江三角洲地區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合作協議之后,5月16日,海關總署與廣東省政府簽署關于共同建設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區推進轉變發展方式合作備忘錄,為推動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帶來新的契機。
根據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創新加工貿易管理模式、推進加工貿易就地轉型和梯度轉移等方面先行先試,促進廣東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科學發展,為全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探索經驗。隨著示范區建設的推進,海關還將逐步跟進出臺有關政策措施,加快推動外經貿、海關、加工貿易企業三方電子化聯網管理,實現加工貿易報批、報備、報關、報核的網上作業、在線服務。
堅持科學發展,“慢”也是成績。按照珠三角《規劃綱要》的要求,珠海、中山、江門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2010年絕大多數考核指標超額完成。5月9~10日,第一段講評會走進珠中江。在充分肯定三市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思路清晰的同時,省委書記汪洋希望珠中江經濟圈走與珠三角東岸不一樣的發展新路:一要堅持守住藍天碧水的底線,用最低的土地消耗實現工業化、城市化;二要堅持產業的高起點和高集聚度,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三要堅持同步解決發展中群眾關心的突出問題,讓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汪洋強調,走這條發展新路可能會影響發展速度,這就要做到“好字當頭,快在其中”。堅持科學發展,“慢”也是成績。
騰籠換鳥。要在區域創新體系上下功夫。在5月12日的小結會上,汪洋用“可圈可點”形容深莞惠三市的轉型成果,認為三市“騰籠換鳥”效果超出預期,在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提升以及自主創新方面也都取得了突出成績。針對深莞惠存在的研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低等問題,汪洋建議,東岸三市應建立區域創新體系的機制,創新能力最強的深圳要擴大服務半徑,其它城市重點利用深圳的服務,互利共贏。政府要順應市場選擇去推動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三市相互借力,加強研究產業鏈的結合,最后達到都能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