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密植
密植栽培能夠提早結果、產量高、效益十分顯著。
密植栽培以雙行帶狀為宜,栽植密度的株行距為2.5米×3米或2.5米x2.5米,再間隔3-4米為寬行,667平方米栽82-96株。如果園面積小,寬行距為3米;如面積大,每4帶再設定1行成4米為寬行距;如果小區跨度較長??擅块g隔30-40米橫向設寬4米的作業道,這樣便于機械化作業。雙行帶狀栽培,兩行間的栽植應是三角形??捎行Ю每臻g。
2 矮冠
果樹生產實踐和研究都表明,樹干矮,擴冠快,結果早,盛果期產量高。
矮冠密植栽培,樹高控制在2-2.5米落頭,采取疏散分層形整形修剪,通風透光,營養物質積累豐富,果實生長的個大,果實著色好。果品質量高,且樹矮易采摘。
3 整形修剪
3,1 幼樹
栽植的頭一二年,主要是多留枝、快擴冠。多留枝,枝多長葉多,葉面積大,光能利用率就大大提高。
3,2 拉枝
果樹栽培到第3年,在整形修剪的基礎上將主、側枝及輔養枝拉平成70°-80°夾角,促進了由生長逐漸向花芽分化結果的轉化。
幼樹開張角度后冠徑增大,總枝量增多,中短枝比率高,葉面積系數大,第3年就開始結果(表1)。

3,3 整樹形
矮冠密植,采取疏散分層形樹形。
栽植定干后的第2年冬剪時,選用長勢稍差、角度稍大的第2枝或第3枝作中心主干,剪留長度為層間距60厘米。主干主枝上應多留側枝,以緩減極性生長,如果長勢過旺,進入盛夏,當長度長到70厘米以上,可適時摘心,一是抑制極性生長,二是促發二次枝擴大樹冠,加快整形。以后,中心主干枝每年小換頭,彎曲延伸,緩減極性生長優勢。
疏散分層形樹形,每層預留主枝及永久性骨架枝3-5個,在過渡層間的空隙處適當預留出臨時性輔養枝,應疏散均勻,既不影響通風透光,又不能影響永久性枝的生長。最終的目的是既長樹又結果。
3,4 勤修剪
3,4,1 春剪在早春發芽之前要對果樹進行一年一度的整形修剪,一定要配置好結果枝組,樹體健壯,花芽多且飽滿應短截和適當疏除部分結果枝:而花芽少就應長放結果枝,多留花芽,確保果樹豐產穩產。
3,4,2夏剪
主要是疏除冬剪截枝處萌發的徒長枝、骨架枝背上的旺長枝、樹冠頂部的極性生長枝。
4 密植豐產
筆者經過10多年的技術推廣和調查分析總結,中果型蘋果樹控冠致矮密植栽培,其早期豐產樹,一般葉面積系數以4-6為宜,而葉面積指數則是3-5。冠比指數0.7-0.9較為合理,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間。有效地利用了光能。
矮化密植果園,樹冠小,結果早,單位面積產量高。在密植條件下,應從群體著眼,合理掌握栽培密度與方式,適當進行控制與調節。在栽培措施上,要著重改土和促進根系生長。對枝葉要加強保護,并使其合理分布,以使盡快提高覆蓋率(冠比指數%),及早達到合理的葉面積系數和適宜的葉面積指數,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增加光合產物。
筆者于2007年8月調查了所指導的包頭東郊沙爾沁鎮南園村和小巴拉蓋村郭滿倉、銀有生、侯永威、郭毛杉的果園,金紅蘋果栽培第3年結果,株產果11.6千克,平均667平方米產果951千克;第4年株產果25.3千克,平均667平方米產果2024千克;第5年株產果40.2千克,平均667平方米產果3296千克,提前進入了盛果期:以后2年的667平方米產果量基本穩定在2500-3000千克,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基礎上,既結果又長樹。達到了豐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