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實現溫室棗一年兩熟的目標,摸索其栽培管理技術,樂亭縣林業局從陜西引進涇渭鮮棗成苗400株,在本縣棘坨村進行了溫室棗一年兩熟栽培試驗,取得成功。第1茬在6月份成熟上市。每千克售價50-60元人民幣,收入2.4萬元人民幣。第2茬在10月中旬成熟上市,收入3.1萬元。栽培管理技術如下:
1 定植至扣棚前的兩年管理
1,1 溫室選擇
因棗樹生長較其它果樹需要的溫濕度偏高,所以,我們選擇了升溫快、保溫好的空心雙層墻鋼筋弓梁結構的節能日光溫室。東、西、北三面墻壁寬80厘米,南北寬8米,東西長80米,后墻高2米,溫室高3.5米。冬春兩季太陽光的入射角與棚膜保持80°-90°。
1,2 密度與樹形
株行距為1.2米×1米,自由紡綞形樹體。
1,3 定植及管理
清明節前后定植。定植后及時澆足穩苗水、發根水和成活水,每次水后中耕松土1-2次:對成苗留30-40厘米定干,對中干上的2次枝全部從基部疏除:順行間扣小拱棚,利于提溫、保濕;隨時檢查和防治棚內食葉(食芽)害蟲,并抹除距地面20厘米以下的萌芽,促使上部棗頭枝的生長;當棗頭接近拱棚膜時。進行打孔煉苗,孔徑逐步擴大,7-10天后將棚膜落置地面,雨季前撤出;除保持中心干棗頭生長勢以外,對其側生棗頭枝留6-8個壓平或拉平,其余連同徒長棗頭枝、交叉棗頭枝、細弱棗頭枝和帶有病蟲的棗頭枝全部疏掉;撤膜后的7、8月份各施肥1次,每次每株施三元復合肥100克,施后澆水:9月初樹上噴300倍的PBO控制樹體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1,4 病蟲害防治
紅蜘蛛用2.0%的阿維菌素1500倍:蚜蟲用70%的吡蟲啉10000倍:棗尺蠖等食葉害蟲用2.5%的攻關2000倍:綠盲蝽、象甲蟲等早春食芽害蟲用15%的阿維毒死蜱1500倍加2.5%的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樹上噴霧效果良好。并加300倍的尿素增肥和1000倍的70%丙森鋅滅菌防病。
1,5 第2年的管理
(1)冬季修剪。萌芽前(3月底)按自由紡綞形樹體進行冬剪。對中心干采用“兩剪子放”的方法修剪。促使中干向上生長;其下留5-6個側生枝(二次枝)中截,保持平行生長;其它枝全部從基部疏除。
(2)夏季管理。溫室棗扣棚前第2年生長季節的樹上修剪、防病治蟲、控冠措施等管理,可參照第1年進行。
(3)施肥灌水。溫室棗樹第2年需在發芽前的4月份、速長前的7月底和8月中下旬進行地下追肥。前2次以氮肥為主,后1次以磷、鉀肥為主。每次每株100-150克;并在扣棚前(10月份)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用腐熟有機肥4-5立方米,每次施肥后澆足吸肥水。
2 扣棚后第一茬棗果的生產管理
2,1 休眠期管理
涇渭鮮棗的需冷量為1200-1400小時,為達到棚溫在0-7度,我們采用了夜間揭開草簾通冷風、白天蓋上草簾保低溫的方法。同時夜間打開前后通風孔,并將前坡底角塑料膜撩起以加大通風。當棚室溫度穩定在3-5度時停止揭蓋草簾工作。當棚室溫度達0度時關閉通風孔。
2,2 萌芽期管理
(1)樹體修剪。按照紡綞形樹體結構的要求修剪,一是截干,使中央領導干高度控制在1.2-1.4米,且南低北高。二是留枝長放,選擇10-12個長勢中庸、生長平斜的1-2年生枝用于結果。三是回縮冗長枝或生長弱、頂端下垂的結果枝。四是疏枝,疏除交叉枝、重疊枝、并生枝、密生枝、細弱枝、病蟲枝及無發展空間的各類枝。
(2)溫濕度調控。萌芽前晝溫15-18度。夜溫7-8度,相對濕度70%-80%。萌芽后晝溫17-22%,夜溫10-13度,相對濕度50%-60%。展葉期晝溫18-25%,夜溫10-15度,相對濕度50%-60%。
(3)施肥灌水。萌芽期和開花前施肥灌水2次。每次株施100-150克三元復合肥,溝施或穴施,深度10-15厘米,肥后及時灌水。
(4)覆地膜。選用吸熱快、保溫性好的黑地膜。
(5)棗頭摘心。對萌發的新生棗頭留1-2個節位摘心,促進棗吊孕花。
(6)病蟲防治。樹體修剪完畢進行清園滅菌殺卵,選用1.5%噻霉酮600倍加2.5%的功關2000倍噴霧,要求樹體地面棚室內壁均要噴藥。在萌芽期重點防治綠盲蝽和象甲蟲的危害。我們選用了15%的阿維毒死碑1000倍加家稼樂1500倍噴霧,7天內連噴2次防效良好。
2,3 花期管理
(1)溫濕度調控。初花期晝溫20-26度,夜溫12-16度,相對濕度70%-85%,盛花期晝溫22-35度,夜溫15-18度,相對濕度70%-85%。
(2)授粉。人工授粉和蜜蜂授粉。
(3)主干開甲。開花量占總花量的30%-40%時開甲。距地面20-30厘米,寬度在0.2-0.3厘米。要求甲口以下留一個營養枝。
(4)噴水、噴激素和微肥。可在開甲后上午10:00前或下午5:00后,噴15毫克/千克赤霉素加0.2%-0.3%硼砂加0.3%尿素1-2次,天氣干旱時,加噴2次清水。
(5)夏剪。對新生棗頭重摘心,并將棗吊掐尖,同時疏除一部分過多的沒有花蕾的棗吊,減少養分的消耗。
2,4 幼果期管理
(1)溫濕度調控。晝溫25-32度,夜溫10-15度,相對濕度50%-60%。通過蓋簾、通風等調節溫濕度。
(2)噴萘乙酸防落果。落花后噴15毫克,千克的萘乙酸防止落果化果。
(3)疏果。先對結果基枝反復搖擺,疏除坐果不牢果。疏果時保留棗吊中上部好果。每個棗吊留果3-4個。
(4)肥水管理。每株追施三元復合肥100-150克,追肥后灌水。
(5)生長季修剪。對新生棗頭重摘心,并通過拉枝、拿枝軟化、疏除內膛過密枝及徒長枝等,控制樹體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2,5 膨果期管理
(1)溫濕度調控。溫度夜溫18-20度,晝溫28-30度,最高不超過35度,相對濕度小于60%。
(2)追肥灌水。每株追施鉀肥為主的復合肥100-150克。
(3)噴PBO控長。葉面噴250-300倍的PBO控制樹體的營養生長,促進生殖生長。
2,6 成熟采收期管理
(1)增光增溫。采取室內掛反光膜、樹下鋪反光膜、清潔棚膜等增光措施,提高果品質量。
(2)促進著色。摘除遮擋果實著色的葉片,并葉面噴“果皮凈”或“紅果龍”等促進果實著色。
(3)分期分批采收。由于棗樹花期長,棗果成熟不一致,可采用成熟一批采摘一批的方法,提高商品價值。
3 第2茬棗果的生產管理
棗花的形成是伴隨枝的生長而進行的。當棗股隱芽受到短截、落葉、低溫等的刺激又可抽生第2次棗吊并能開花結果,我們就是利用此特性進行了二次果的生產。
(1)人工強迫休眠。采果后對棗樹修剪,剪除所有棗吊和一次枝、二次枝上的葉片,適當短截一次枝、二次枝,疏除全部木質化棗吊,促使隱芽、棗股萌發新棗頭和新棗吊。
(2)其它管理。棗吊2次萌發后,加強肥水管理,要及時覆膜避雨或增加濕度,增強保花保果能力。進入9月后根據氣溫變化。當夜溫低于15度時,白天低于25度時開始覆膜增溫。其它管理同第1茬棗果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