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升平,現年43歲,靜寧縣賈河鄉賈河村下莊社社員,經營0.26公頃(4畝)1994年種植的蘋果園,2010年收入13.6萬元,平均667平方米收入3.4萬元,是2011年靜寧果業賽園活動參賽者中的高效典型。7月12日,靜寧果業賽園活動在賈河鄉進行,筆者對賈升平進行了采訪,根據采訪結果,筆者概括賈升平高效示范園的主要做法為:抓主抓重抓關鍵。
1 重施肥料
“每年在采果后,我結合深翻每667平方米施人農家肥7500~10000千克,配合施用復合肥150千克,這次肥料很關鍵,要掌握早施、深施、全園施,一般在10月中下旬施入,多采用全園撒施,先施農家肥,然后撒施復合肥,最后深翻翻埋。施肥時,復合肥我年年變著花樣施,近年來先后施用了靜寧果樹專用、魯西復合肥、撒可富、洋豐等,由于它們養分含量不一樣,變化著施用,可起到平衡施肥的效果。”,“另外,氮肥也很重要,有利形成健壯枝條,大葉厚葉,可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光合產物積累,每年每667平方米尿素施用量在60~80千克,通常在采果后施1袋(40千克左右),在5月中旬施入20千克,在8月份再施20千克左右,一般采用挖梅花點狀穴(每樹10~15個)施入及時澆水。按這樣的標準施肥,效益較穩定,自2008年以來,連續3年收入在10萬元。”賈升平介紹說。
2 保障水分供給
賈河鄉位于靜寧南部,海拔高(1340~1620米,年降雨量少(479.3毫米),天然降水遠遠不能滿足蘋果生長結果之需,干旱成為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賈升平利用有利條件,將保障水分供應做為生產的重點進行突破,有效地保證了蘋果產量質量及效益的提升。賈升平果園臨溪而建,他常年攔溪成壩,聚水澆園,土壤缺墑即澆,見干見濕,常年保持土壤濕潤,使得根群的生長環境得到優化,樹勢健旺,全園腐爛病發病率低,為高產優質打下良好基礎。
3 注重吸取生產教訓和經驗,狠抓關鍵技術優化
賈升平的果園建于1994年,賈升平在建園時充分吸收了靜寧縣先進的建園經驗,也吸取了失敗的教訓,使果園管理更具科學性,使生產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主要表現在:
(1)選擇好品種。優良品種較普遍品種可增收3000元左右,賈升平在建園時,選擇了仁大結果優良的煙富3號,采用二次嫁接方法,保證了品種的良種化,為高效生產奠定了基礎。
(2)立足實際,合理稀植。賈升平在建園時吸取靜寧早期建園栽植過密,果園郁閉,產量、質量、效益上不去的教訓,堅持走移植的發展道路,按照5米×6米的株行距,每667平方米栽植22株,使果園通風透光,在進入盛果期后,結果穩定,所結果實個個浴光,品質優良,優勢明顯。
(3)采用紡錘形整形。紡錘形枝條單軸延伸,修剪以疏、緩為主,對樹體刺激少,有利于枝勢穩定,易成花,進入結果期早,主干與主枝,主枝與枝組粗度比拉得開,控制效果好,產量和質量均有保障。
(4)提干減枝保質量。“我的蘋果個個是80的。”賈升平自豪的說,為了優化園內的通透性,生產優質果,賈升平于2004年開始提干,降低枝量,通過了3~5年的疏枝,目前全樹保留6~7個枝,葉幕層有效變薄,由原來的2.5米變為1.5米,通透性大大優化。在控制枝量的同時,賈升平嚴格疏花疏果,控制果間距在28~30毫米,保證蘋果生長期每個果實有60~70片葉供養。
(5)清耕栽培,集中營養供果樹利用。“外面都說生草栽培好,但我試驗過,在我們這地方,果園有草,枝條就纖細,很難產出大果子,所以我每年除草7N8次,務必將草除早,除少,除了。只有這樣才能避免雜草與樹爭肥爭水,集中養分供果樹利用。”賈升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