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果樹栽植,提高成活率,高標準,高起點建設幼園。提出果園秋季栽植技術要點:
1 園址選擇
新建果園要選擇生態條件好,遠離污染源,并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要求園地空氣清新、水質純凈、土壤未受污染,大氣、灌溉水和土壤質量符合無公害蘋果生產的技術要求。
2 品種選擇
根據市場需求和生態條件,本著“適地適栽”的原則選擇品種。以栽培優質紅色耐貯運的晚熟和中晚熟鮮食品種為主,可選擇富士優系、嘎拉優系等品種,如:麗嘎拉、紅蓋露、玉華早富、禮泉短富等。
3 苗木選擇
選用符合國家苗木質量標準的優質無病毒良種苗木,品種要純正,要符合本地自然環境條件。根系發達,有較多的側根和須根,嫁接苗的接口處必須愈合牢固,在定干部位以上的整形帶范圍內,有6個以上充實飽滿的葉芽。應選擇樹皮新鮮、失水少、無皺皮、無機械損傷、無病蟲害、枝條表皮光滑,成熟度好的苗木。
4 果樹栽植
(1)栽植時期。在苗木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為好,必須注意冬季埋土防寒。(2)栽植密度。株行距宜為2.5米×4米,667平方米栽66株。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果園立地條件,品種樹冠大小,生產目標。適當調整株行距。(3)栽植方法。采用定植溝栽植,溝寬80~100厘米,溝深70~80厘米,溝底墊20厘米厚的秸稈層,每株施人優質有機肥20~30千克、過磷酸鈣2.0千克,與表土混勻,填至溝深度40~50厘米處,將苗放人定植點,舒展根系,扶正苗干,使其縱橫成行,邊填土、邊提苗,并踏實。矮化中間砧苗應將矮砧埋入土內1/2~2/3。填完土后,在苗木周圍做直徑1米的樹盤,每株灌水15~20千克,待水下滲后覆土封坑,樹盤覆地膜保墑,提高栽植成活率。(4)授粉樹配置。確定主栽品種的同時,應選花期基本一致、花粉量大、親和力強、商品價值高的品種做授粉樹,授粉樹數量應是主栽品種株數的20%左右。
5 栽后管理
幼苗越冬易受凍害,為了提高成活率和萌芽率,秋栽園地應在土壤封凍前將栽好的苗木順行向北慢慢拉倒(苗木粗壯者切忌折彎),其上培寬、高各40~50厘米的“土梁”,翌年清明節前后撤去培土,扶正苗木踏實。底墑不足的園地,應加強肥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