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幼果膨大后,果實營養供應不足是產生棗樹落果現象的主要原因。為此,筆者認為防止棗果脫落應從加強肥水管理著手,增強樹勢,盡量減少激素的使用,以提高棗果品質。
1 澆水追肥
追肥要地下施肥和樹上噴肥同時進行。地下施肥可以結合澆水進行,一般每株結果樹施“豐滿囤”生物果樹專用肥2~3千克、磷酸二銨0.4~0.5千克、硫酸鉀1千克,或真地好、勁而久肥料0.5千克。
2 葉面噴肥
可選用0.3%尿素溶液、磷酸二氫鉀溶液、都能壯液劑、葉能壯52%粉劑等進行葉面噴肥,以增加養分,增強樹勢,減輕生理落果。
3 加強夏剪,減少養分流失
通過摘心、疏枝、拉枝、拿枝等夏剪技術措施,減少枝量,加大空間,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以集中樹體養分。減少落果。
4 鏟除根蘗,中耕除草
鏟除根部萌蘗,中耕除草或化學除草,以減少養分從根部萌蘗或雜草的散失。
5 防治病蟲害,降低病蟲果
注意防治銹病、炭疽病、輪紋病、縮果病、褐斑病等病害和桃小、綠盲蝽、紅蜘蛛等蟲害,減少病害和蟲害造成的落果。
6 減少落果
在采取以上措施的基礎上,根據棗樹具體的負載情況,可于7月上中旬噴20毫克/千克萘乙酸稀釋液,減少幼果落果:于采前30~40天噴20~50毫克/千克萘乙酸稀釋液,以抑制果柄離層的形成,減少后期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