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急性心肌梗死,都會胸痛得要死要活嗎?非也。第一個“報警”的或許是你的牙齒。
牙齒會給急性心?!皥缶?/p>
68歲的王伯平時盡管有一點爛牙,卻沒有牙痛的毛病。前兩天,他牙痛了四五個小時后仍然不見好轉,就到醫院口腔科就醫。老人家不停嚷痛,卻說不出究竟是哪一顆牙在痛,隨后,口腔科醫生將他直接送到了心臟中心。醫生經過檢查后告訴王伯,他患了心肌梗死。盡管這時他已經出現頭暈、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癥狀,但他還是無法相信:“牙疼跟心臟有什么關系?”
專家說,心肌梗死發生前,絕大多數患者通常有典型的胸骨后或心前區急性而劇烈的疼痛,但也有少數心梗發生前并無心絞痛。醫學上稱這種情況為”不典型胸痛”。急性心梗并不完全是心臟疼痛。除了牙痛,還有下頜、喉部、腹部、頸部、肩部、枕部和前額等處疼痛,都有可能是心梗發病的癥狀。這種堪稱“隱蔽”的疾病信號因具有很強的欺騙性,常會延誤病情診治甚至導致看似“健康”的患者猝死。
三成急性心梗患者“不心痛”
為何心臟不痛,身體其他部位卻會感覺到痛?心臟本身是沒有感覺的。專家解釋說,所謂的“心痛”,其實是由于支配心臟的神經將疼痛傳到大腦,大腦再傳到脊柱,進而傳遞給胸部、背部、肩部等。在這一過程中,疼痛通過與支配心臟神經平行的其他神經傳達給患者。如果碰到的這根神經恰巧是支配口腔的,便表現為牙痛。
急性心梗通過“心痛”表現出來的占了七成左右,通過身體其他部位疼痛體現出來的占了三成左右,其中又以消化道癥狀居多,表現為腹部脹氣、呃逆、腹痛、惡心、嘔吐、腹瀉,常被誤認為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
急性心梗時血排出量急劇下降,腦供血不足,則易發生腦循環障礙,有的表現為突然言語不清、一側肢體癱瘓、意識不清。還有的與咽炎、牙病、頸椎病、肩周炎、血管性頭痛等癥狀類似。
患者感到不適后,一般不去心臟科,而是先到消化科、外科,甚至口腔科就診。尤其是表現為牙痛的患者,起初是忍,繼而在牙痛得難以忍受,甚至出現如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癥狀時,才意識到情況不妙,到醫院就診。這時卻已耽誤了搶救時間。
常鍛煉可開發血管的“救命潛力”
專家說,在身體鍛煉時,心臟的氧耗量增加到平時的七八倍,從而“強迫”心臟側支血管打開。建議患者進行慢跑、游泳、爬山、太極拳等運動量不算太大、不激烈的項目。
此外,預防心肌梗死還應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飲食注意清淡,不要吃過多高脂肪食品。同樣重要也是常被人忽視的是要保持心態平衡,緩解精神壓力,不要讓情感和心理經常劇烈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