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回放
42歲精力旺盛的曉斌是一名房產中介,在這個行業,他已經干了五年多,也算個資深職業人士。做房產中介,公司一般只給很少的底薪,收入主要靠傭金提成。因此,客戶是上帝,為了拉到客戶,曉斌對每位顧客笑臉相迎。有時因為買賣雙方銜接不好,都向他發火,他也要賠上笑臉。有時付出了許多努力,結果買賣雙方“跳單”,自己幾個月的忙碌白費。還要不斷地打電話,挖掘“潛在”的客戶,經常碰得灰頭土臉,自己還不能發火。
在工作中受盡氣,一回到家中,曉斌常常是直接往沙發上一靠,動都懶得動。他經常心情煩躁,對老婆愛理不理,對女兒不聞不問。父母有時過問他工作的事,他也會無緣無故地發火。結果是一家人非常不和諧。曉斌也知道自己這樣對家人是不對,時常后悔,但他又無法改變自己的行為。
心靈導航:
曉斌的行為可說是典型的“職場雙面人”現象。
職場雙面人“現象雖然算不上心理問題,但長期發展,頻繁“雙面”或導致人格分裂,產生“微笑抑郁癥”,恐慌癥等心理疾病。而“微笑抑郁”如不及時加以心理引導,會發展為重度“抑郁癥”。患者本人一面是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一面又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最終可能導致情緒崩潰。
我們知道,真正的微笑一般都是內心愉悅的外在表現。但在不少服務行業工作中,為了不得罪客人,有時即使在客人發脾氣甚至惡言相向時,像曉斌他們也要面帶微笑。因為“笑臉迎人”是職業對他們的要求,但是這樣的微笑往往并非發自內心,而是為了工作、禮節等需要強裝出來的,久而久之,這種控制情緒在外人面前勉強微笑會在人的內心形成“情感不和諧”創傷,容易造成沮喪和壓抑的狀態,有些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微笑抑郁癥”。
德國法蘭克福大學研究人員研究發現,工作時強裝笑顏對健康十分有害。研究人員對一組學生進行心理測試,讓他們假想自己是一名服務生。當顧客有意刁難時,研究人員準許一部分服務生回擊,其他學生則必須自始至終彬彬有禮、微笑面對。測試發現,“回擊”顧客的服務生心跳加速的時間很短,而那些“強裝微笑”的服務生則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并持續很長時間。
“微笑抑郁癥”比一般的抑郁癥危害更大。其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落差,但曉斌的工作特性,則把這個生理的正常現象給硬生生地“抹殺”了。為了工作,為了顧客,為了傭金,他的情緒始終要保持高漲,精神飽滿,除了微笑,還要有溫柔的語氣。顯然,他為了維護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不得不刻意掩飾自己的情緒。而當承受的壓力大到再也無法承受的時候,他的反應也是巨大的,可能會從一個極度自信的人變成一個非常自卑的人,甚至會懷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這時候,不僅會導致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可能導致身心雙重疾病。所謂的“微笑抑郁癥”就是理智過度地壓制感情,等把感情壓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感情便會出現反彈,這樣會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而一旦神經系統不能很好地運行,內分泌便會不協調,從而導致免疫能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人便容易患上胃病、心血管疾病等看似生理上的病。
“微笑抑郁癥”對現代人是一個提醒,它提醒我們要學會把工作和人的生命融為一體,要把工作和個人的思想與感情、健康交融,只有這樣,才能升華工作,升華生命,微笑成為發自內心的微笑,生命成為真正工作的激發。
曉斌要學會調整,避免成為“職場雙面人”。
首先應樂于服務和付出。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受人尊重和充滿友好氣氛的環境中,而微笑就是這個使者。當曉斌你學會真正寬容和接納別人并樂于付出時,微笑就會發自內心,從而形成良好習慣,就不會出現“微笑憂郁”。
其次,長時間、高密度的能量消耗會使人身心疲勞。因此,曉斌應及時進行心理恢復和自我調節,以及參加必要的文體活動,避免出現“微笑透支”和下班后冷臉面對家人的情況出現。
另外,建議曉斌要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給自己一個恰當的定位,別患得患失。同時,要善于發現自己的優點,善待和相信身邊的人,樂觀積極地看待身邊的事。
小貼士
對“微笑抑郁癥”還可采取以下措施:
美食療法。食物中的B族維生素,能夠緩解緊張情緒。這樣的食物如香蕉、巧克力、櫻桃和蘋果等。
書籍療法。讀書能使人心靈寧靜,心境高遠,是對抗抑郁情緒的一劑妙方。在工作休閑時多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是很不錯的做法。
自我解壓。人生不可能盡善盡美,皆遂人意。“人本是人,無需刻意做人”。學會超脫,學會自得其樂,這樣才會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