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樹俠,中國保健協會食物營養與安全專業委員會會長,聯合國工業組織綠色產業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蔬菜流通協會副會長,中國保健協會營養師、健康管理師培訓首席專家。曾主持多項國家和部委的研究和攻關項目,獲8項發明專利,著有20部專著及書籍。
她1983年師從營養界的鼻祖于若木,是中國最知名的營養大師之一。
迄今為止,由她培養出來的營養師多達4萬多人,做過的營養講座不計其數,在中國的營養界提起她,沒有一個營養師不為之稱道。
幾次約訪孫樹俠教授,她都不在北京,不是在其他城市里做講座,就是在國外參觀游歷。借著孫教授從日本回國過中秋的空閑,我們終于可以和她暢聊一番。
與孫教授面對面,若不是那一頭銀發“出賣”了她的年齡,我們眼前的這位70歲的老人比實際年齡看上去要年輕十多歲,通常70歲老人臉上的老年斑在她這里全無蹤跡,皮膚緊致而光潔,目光靈動而有神,思維活躍而富有邏輯,記憶力超級棒,尤其對一些統計數字更是脫口而出……便難得的是,她是真正的“與時俱進”,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面對新鮮事物她都充滿好奇,一點也沒有落伍于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
提起養生保健,孫教授說最近剛剛做了個全面的體檢,除了有些骨質疏松外,身體各項指標都正常。她說,自己活到70歲,身體狀況良好、皮膚皺紋很少的原因,和運動、飲食,還有心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誰也沒想到如今已是營養界大師的孫教授,年輕時居然是一名非常優秀的運動員,省里跳傘第二名,國家射擊三級運動員,跳遠的成績也不錯……這些經歷讓她的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即使后來到了農科院,仍然能在每次運動會中拔得頭籌,讓之前對她的小身板兒不屑一顧的人大跌眼鏡。
從50歲開始,孫樹俠開始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式,由原來較為劇烈的運動,改成比較舒緩的、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我從50歲開始,每天早上去打木蘭劍、木蘭拳或太極劍,太極拳,通常是六點半開始打,打到七點十分左右,然后等車去上班。”等車時的孫樹俠也不安分,不是找個可以搭腿的地方壓壓腿,就是就地做蹲起的動作。正是長年堅持不懈的運動保健,讓孫教授積攢下一個好身體。
很多朋友不是很關注身體健康,特別是有些白領,因為工作繁忙而忽視運動。孫教授特別強調養生千萬不能等到老了才開始。孫教授說,有些人說工作太忙,太累了,沒有時間去照顧好自己的身體,等到退休以后再去談養生吧,這個想法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你越不運動就越累,所以最近調查60%的白領都處在嚴重疲勞邊緣,真正正常的才33%。很多白領和我的很多年輕朋友都說,孫老師,我沒有時間鍛煉。其實我覺得這不是理由,運動平時就可以,關鍵是思想上要認識到,另外行動上要重視。很多人說我吃得飯就這么多,飯量很大,你不讓我吃怎么辦7我說誰也沒不讓你吃,你吃可以,但是必須收支平衡,吃多少不重要,消耗多少才是很重要的。因為深知運動對人的重要性,所以孫樹俠從來就沒有停止過運動,即使她邁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也沒有放慢運動的腳步,只是通過自己的創新,讓運動變得更適合自己的養生哲學,更富有孫樹俠的個人色彩。
“我強調個性化健康管理,從來不套用別人的養生方法,而是會發明適合自己的養生保健法,要問我最獨家的養生方法是什么,我想莫過于我的數字養生法了。”
“人從65歲開始,就有一個魔鬼時間,那就是早上的5:00~10:00,在這個魔鬼時間段老人最好在家老實呆著,別出去鍛煉身體,要知道很多老人都是在這個魔鬼時間出事的。從65歲之后,我每天早上的運動場所便從屋外變成了屋內?!?/p>
每天早上6點醒來后,孫樹俠都會在床上做1個小時的床上運動,先躺著將兩腳并攏,往上身的方向抬起200次;然后將左右腳底板相對,往上身的方向掰100次;再將雙腿改成盤著的姿態,往上身方向掰100次:接著雙腿并攏,往鼻子的方面盡量靠攏100次:然后一條腿伸直,另外一條腿搭在上面,往上身掰100次,換腿同之。
“俗話說筋長一寸,壽長十年,人老了就容易萎縮,就算不圖筋長一寸,也至少可以讓它不往回抽巴?!睂O教授邊興致勃勃地示范著邊說。
做完了抻筋的工作,孫教授又開始拍揉大法了。先用手掌正中的勞宮穴拍足底的涌泉穴100下:然后從上往下敲兩側的膽經100下;接著開始揉肚子,先將左手蓋在右手上,沿肚臍眼兒的周圍順時針揉100下,然后逆時針揉100下,緊接著再順時針揉100下。
“揉肚子可以治療便秘,我年輕時存在便秘的問題,自從40多歲開始揉肚子后,我就和便秘說bye—bye了,所以我們早上起來一定要揉肚子,特別是容易便秘的老年人。”
”揉完肚子后就是抓肚子的動作了,先將手搭在肚子上,在肚臍眼兒到關元穴的區域,橫向抓100下;然后把兩手的小拇指搭在肚臍眼兒上,在肚臍眼兒上方的區域再橫向抓100下:接著開始抓兩邊的腰,每邊100下;最后再拍肚子100下。記得抓肚子的時候一定要用力,正常的感覺應該是抓完火辣辣的,這個感覺就代表脂肪正在燃燒!”
這樣一整套減肥操下來,想胖都不容易。孫教授果然還維持著非常苗條的身材,剪裁得體的小禮服穿在她身上,更襯托出她輕柔的腰身來。 和孫教授在一起,很容易被她的開朗、積極的心態所感染。很多70歲的老年人都習慣于呆在家里,帶帶孫子、看看電視……而70歲的孫樹俠卻越走越遠,美國、泰國、日本……并且是一個人背包上路。這不,忙完眼下的幾個講座安排,她又要啟程了,下一站是印度。
旅行,開擴了她的視野,也帶給她更多的快樂,一路上的風物民俗,都讓孫教授大開眼界,她說趁著自己的腿腳好,要游遍自己想去的地方,這樣,等到走不動的時候,就會收獲滿滿的美好回憶。
孫教授說,一個人的心態很重要。她—直記著媽媽對她說過的一句話“著急沒有用,如何解決更重要?!彼?,這么多年來,她凡事都是有備而來,不讓自己著急上火?!拔蚁矚g讓自己的時間更充裕些。參加會議,我通常都會早到一段時間,然后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來,整理—下自己的思路。這樣講起話來更有條理。時間安排得合理,做事的效率自然也高。所以,我這一生都過得很從容?!?/p>
孫教授在日記中是這樣評價自己的:“我是一個任何事情都能堅持的人,無論好、壞我都能一如既往,不言得失。另外,我是比較會學習的人,學習永無止境,對我來說是非常高興與幸福的事情,能不斷學習是我的追求,也豐富我的大腦……如果說我為什么事情都能成功,應該說我能真誠對人,對人好一定會有好報。即使沒有’回報,心里也高興,說明我幫助了人,并且有能力幫人?!?/p>
總結起來,孫教授給自己的心態定義為:“自覺”——“自在”。從自我的主動管理,到自由自在而不逾矩。
在孫教授的博客里,有這樣一篇她寫于自己68歲生日時的文章:“時間到底殘忍,不經意就到了68歲?;叵脒@些年,除了一個‘忙’字找不出第2個字形容我的生活,我還覺得我一切正常,昂著倔強的下巴走路如飛,風風火火,有著敏銳的頭腦和使不完的精力。我在成長,事業和生活中有很多導師,雖然他們有的故去,有的隱入時間的幕后,但我腳步依舊,這幸虧我有著見異思遷的性格。因為我覺得縱然我不變,時代也會兀自向前,然后你就必將用新的青春代替舊的容顏。其實這也是不老的秘密。68年,我也練就了一身應對生老病死、危機感極強的能力,也是我能使自己始終保持新鮮,讓自己68年夕陽無限好,夕陽景更紅的原因?!?/p>
風風火火的孫樹俠讓我們相信,健康快樂一百歲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