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49歲,一位對自己的健康非常關注的企業管理者。
王總因母親患重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后,仍然落下遺憾,他從中感悟出:健康是1.所有的0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累加的,否則,沒有任何意義。從那以后,每年都要到醫院做體檢,好在每次結果都是搖綠旗一一關鍵數值正常。近兩年,不知為什么,時不時的感覺胸悶、憋氣等不適,沒有規律性,疲勞后出現的次數稍多一些,有時夜間憋醒,休息片刻后可自行緩解,從未出現過胸痛和后背疼痛;為此,增加了體檢次數,項目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費用越來越貴,一萬多元一次的體檢仍然沒有找出問題所在,他帶著一大摞體檢報告和心中的疑問來到我們這里。按照會員管理程序,做完基本情況調查和生活方式調查后,安排一個常規體檢,報告顯示有些問題開始冒頭:甘油三酯偏高、尿酸稍高、血壓偏高,但是,心電圖、超聲心動等與心臟相關的指標均在正常范圍;鑒于這種情況,我們給他安排了冠狀動脈CTA檢查,結果出來后,問題果然出在心臟冠狀動脈狹窄上。
1.平時身體狀況尚好。
2.有時胸悶、憋氣,與疲勞和夜間有一定關聯,可自行緩解,從未出現過心前區和后背疼痛,未做過治療。
3.心電圖正常,超聲心動圖正常,頸動脈超聲正常。
4.冠狀動脈CTA檢查:左冠狀動脈左前降支近段管壁不規則增厚,管腔中度(估計狹窄程度50%75%)狹窄。
5.化驗甘油三酯異常,2.26毫摩爾/升;膽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正常。
6.血糖正常。
帶著這些資料,請我們的專家團隊成員、北京安貞醫院張教授會診,得出的結論是:冠心病診斷成立,需要立即治療。
鑒于王先生的特殊情況:“左冠狀動脈重度狹窄,堵塞50%~75%”,首先要確定是否需要安置支架。專家的意見是這樣的:“如果經常出差,生活不規律,為避免意外,可采取冠脈介入治療;如果穩定,也可先采用藥物治療”。我們考慮王先生從未出現過心絞痛癥狀,心電圖始終正常,決定先采取藥物治療。
藥物處方:硝酸脂類+他汀類+阿司匹林+活血化瘀中藥。
飲食處方:主食應以谷類為主,均衡營養,保證每日攝入的新鮮蔬菜及水果達500克以上,并注意增加深色或綠色蔬菜-比例。吃鹽應以6克以下為宜,飲食有節律,低脂清淡,饑飽不宜過度,切忌暴飲暴食及食無定時。少吃動物脂肪,少吃糖類食品。
運動處方:堅持做“健身走”運動,每周至少3次。健步走訓練方案:開始漫步時間2分鐘;加快步伐持續時間15~20分鐘,靶心率小于等于110次;結束前漫步時間3分鐘。
戒煙限酒。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臟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病。
根據其臨床狀癥,冠心病可分為5型: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心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和猝死。
有三類人最易患冠心病:
第一類,吸煙者。吸煙者罹患這種疾病的可能性比不吸煙者至少大2倍,且與每日吸煙支數成正比。在35歲到45歲的年齡層中,吸煙者死于冠狀動脈病的人數,是不吸煙者死于冠狀動脈病人數的5倍以上。
第二類: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會增加患冠狀動脈病的危險。男性糖尿病患者罹患冠狀動脈病的幾率,是其他男性的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則是其他婦女的5倍。高血壓病患者患本病是血壓正常者的4倍。
第三類:高血脂患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增高與本病有關,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易患本病。含量越高,危險性就越高。
此外,喜歡暴飲暴食、經常坐著不動、熬夜及精神壓力較大的人都屬于冠心病的高發人群。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要及時就醫,盡早發現冠心病:
1.勞累或精神緊張時出現胸骨后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后自行緩解者。
2.體力活動時出現胸悶、心悸、氣短,休息時自行緩解者。
3.在公共場合或會場中、或上樓爬山時,比自己以前,特別比別人容易感覺到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和空氣不夠。
4.飽餐、寒冷或看驚險影片時出現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頭低時,感到胸悶憋氣,需要高枕臥位方感舒適者;熟睡,或白天平臥時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緩解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時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
7.聽到噪聲便引起心慌、胸悶。
8.反復出現脈搏不齊,不明原因心跳過速或過緩者。
9.出現與運動有關的頭痛、牙痛、腿痛。
10.長期發作的左肩痛,經一般治療反復不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