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300年前,我國古代醫學家就把運動作為防治糖尿病的措施之一。到18世紀中葉,國外一些著名醫學家也主張糖尿病病人應作適當的體力活動,有人甚至把飲食控制、體力活動和藥物治療列為治療糖尿病的三大法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運動對糖尿病病人有很大的好處,它既可以預防糖尿病,也可治療糖尿病。
體育鍛煉是糖尿病的基礎治療方法之一。糖尿病病人通過適當的體育鍛煉,可糾正肥胖,保持正常體重;還能促進肌肉和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預防和治療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從而使糖尿病病情明顯的改善。
糖尿病病人的體質一般都比較弱,進行體育鍛煉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先從短時間的輕微活動開始,隨著體質的增強,逐漸增加運動量,逐漸延長活動時間。體育鍛煉的方式有多種多樣,最好是不太劇烈的、有規律的、能長期堅持的項目,并且能與個人的愛好聯系起來,提高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鍛煉的方式有散步、做廣播操、打太極拳、跑步、打球、滑冰、騎自行車、跳舞、游泳、練氣功等。患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結合糖尿病的類型、病情、并發癥等身體狀況進行選擇。其中散步是最容易堅持并易于實施的一種鍛煉項目,應為體質較弱的糖尿病病人首選。鍛煉時間掌握在每次15~30分鐘,每天鍛煉1~3次比較合適,不要過度勞累。最好選擇在早、中午飯后1小時左右進行。
如何來衡量運動的強度,較科學的方法是測量運動時的心率變化,適宜的運動強度是,運動時使心率加快,達到最大心率儲備量的40%~60%。最大心率的估計方法是,220減去年齡。
現在舉例如下,某患者60歲,最大心率估計為220-60=160次/分。計算最大心率儲備量是最大心率減去基礎心率。早晨剛起床時的心率即為基礎心率,某患者的基礎心率為70次/分,因此,這位患者的最大心率儲備量為160-70=90次/分,表示這位患者從基礎狀態到最大運動時,心率每分鐘最多可增加90次。如果這位患者的運動量為最大心率儲備量的50%,那么每分鐘的心率增加為45次(90×50%=45)。某患者的基礎心率為70次/分,運動時增加45次/分,那么運動時的心率應為115次/分(45+70=115)。運動時測10秒鐘的脈搏數再乘6即為1分鐘的心率。因此某患者運動時10秒鐘的脈搏數大約為19次即約為115次/分。這就是某患者的適當運動強度。
可是,體育鍛煉必須與飲食治療以及藥物治療密切結合起來,達到三寶合璧。病情較輕的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鍛煉,但不能過度勞累,以免加重病情。有規律地長期堅持下去才能收到效果,不要輕易中斷,除非有急性并發癥。
有心臟和腎臟并發癥的病人,選擇項目要慎重,病情較重時,不宜參加體育鍛煉。
注射胰島素或口服磺脲類藥物的病人,要注意到體力活動可引起低血糖反應,必要時適當加餐。
在胰島素作用最強的時刻,如上午11時不宜進行體育鍛煉,以免發生低血糖。為了避免低血糖發生,最好選擇在飯后血糖較高時進行,并攜帶糖塊,以備急需。
重型糖尿病病人在清晨沒有注射胰島素時不要進行體育鍛煉,因為此時體內胰島素很少,活動多容易引起酮癥酸中毒。
注射胰島素后到吃飯前這段時間要避免體力活動,防止出現低血糖。
最后要交代的是,糖尿病病人運動時不要獨自一個人運動,運動時要配帶糖尿病識別卡,以防出現低血糖等危險時能及時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