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活動
老師:宋朝周敦頤通過對蓮花高潔品質的贊美,表達了自己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蓮不僅是真、善、美的化身,更是純潔友誼的象征。我們不僅要愛蓮,感受它的高潔品質,還應該用自己的純潔品質去愛憐別人。這次活動我們要學會從愛蓮到愛憐。
一、且歌且吟賞愛蓮
老師:在我國文化的百花園中,蓮是一朵奇葩,它被賦予清純、高潔、脫俗、正直等品質。楊萬里曾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來贊美蓮花,李白更是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贊美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質。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有關蓮花的詩句呢?
王晨暉:老師,我知道宋朝楊萬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新荷初出水面,嫩綠的葉子似睡眼般未開,一只小小的蜻蜓已飛停在上頭。融情入景,妙趣橫生。
老師:你的理解非常到位,分析也很透徹,還有詩句中的動詞“露”“立”,化靜為動,化動為靜,二者不僅互相點綴且相映成趣。
楊柳:老師,我知道南北朝民歌:“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這首詩采用諧音雙關的手法,如“蓮子”諧“憐子”,“蓮心”諧“憐心”;“清如水”說其情純潔如清水,這使詩歌顯得含蓄委婉。
老師:你的點評很有見地,這首詩多用疊字“蓮”,表達了纏綿悱惻之意。
王凱月:我知道南朝蕭衍的《子夜四時歌·夏歌》(其一):“江南蓮花開,紅花覆碧水。色同心復同,藕異心無異。”碧波蕩漾,紅蓮妖嬈,詩人由此想到才子佳人心意相通,許愿有情人永結同心。
老師:你的認識很深刻呀,詩人以獨有的眼光,賦予了蓮神秘的情感內涵,實際上是抒發了詩人對愛情歷程的憧憬。這是詩的深層含義。
二、七嘴八舌談愛憐
老師: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過上了美好富裕的生活。但物質生活上去了,我們的精神生活卻下降了。不少家庭淡漠了親情,不少朋友淡化了友情,不少地方冷漠了真情。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楊剛:我知道,是人們的思想變化了,注重享受了,關心自己多了,愛憐別人少了。
老師:對!當前因為社會環境的變化,古人那崇高的精神已很難看到,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寡情。那么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該怎樣做呢?
賈祺祺:我認為我們應該多讀些古今中外名人的作品,用他們高尚的精神來激勵我們,來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
張志恒:我認為作為新時代的我們要勇于奉獻,要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用我們的真心打動身邊的人,激勵他們做好事,做好人。
張秀杰:我認為這是整個社會的事,必須提高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加強國民的道德教育,提倡傳統教育,用真善美來教育人,激起人們內心真摯的情感。
老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提升個人素質,從自我做起,并去感染周圍的人,用實際行動去實現對愛的傳播。
三、成語故事說愛蓮
老師:在我國歷史上流傳下來很多與蓮花有關的成語、故事,你能說出其中的一個,并簡要說說它的出處或內容嗎?
陳勝楠:藕斷絲連。出自唐朝孟郊《去婦》詩:“妾心藕中絲,雖斷猶相連。”意思是藕已折斷,但還有許多絲連接著未斷開。比喻表面上斷了關系,實際上仍有牽連,多指男女之間情意未斷。
石燕紅:三寸金蓮。這跟我國古代婦女裹足的陋習有關。人們把裹過的腳稱為“蓮”,而不同大小的腳是不同等級的“蓮”,大于四寸為鐵蓮,四寸為銀蓮,而三寸則為金蓮。三寸金蓮是當時人們認為婦女最美的小腳。
胡冉冉:并蒂蓮的傳說:古籍中記載,有一對年輕情侶,山盟海誓,訂立了白頭偕老之約。但因家中阻力太大,好事難成,二人就相抱投水殉情。后來池塘蓮花盛開,紅裳綠蓋,一水皆香,所開的花竟全是并蒂蓮,人們認為這是青年情侶的精魂所化。從此,并蒂蓮便成為忠貞愛情的象征,一直為人們傳揚歌頌。
四、歌曲格言話愛憐
老師:當前各地旱災、水災、地震等自然災害鋪天蓋地,給人們的生活、生命帶來許多災難。我們有責任更有義務團結起來,去支援他們,幫助他們,用我們的真心換取他們的幸福。請說出幾個關于“愛憐”的歌曲、名言警句,和大家交流一下。
趙影: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詞作者金明連夜寫出了《有愛就有一切》,來安慰災區人民,團結起來,自力更生,重建家園。
齊夢君:汶川大地震發生后,音樂人郭亮創作并制作的抗震救災公益歌曲《我們心在一起》在北京公開義演,羽泉、譚晶等眾多演藝界新老藝人齊聚一堂,共唱這首歌,為災區人民募捐。
段璐敏:法國作家雨果說過:“愛是不知足的。有了幸福,還想極樂園;有了極樂園,還想天堂。”他告誡我們:人要知足,要知足常樂,否則欲望多了,會害人害己。
鄧秀杰:偉大的周總理說過:“互敬、互愛、互學、互助、互讓、互諒、互慰、互勉。”這不僅僅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小到一個集體,大到一個國家,都應該有這種美好的品質,社會才會更安定,更和諧。
五、總結語
老師:我們不僅要懂得關愛自然中的蓮花,更應該用真心去愛憐那些需要關愛的人、那些需要我們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只有提高我們的民族素質,這種理想才能實現。
寫作手把手
【片段導入一】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朱自清《荷塘月色》
【技法點睛】
作者把荷的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動靜相結合的手法,都使所描繪的景物更加形象逼真。疊詞的修飾不僅抓住了景物的特點,也使景物顯得更加動人可愛。作者在客觀描繪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景物帶上了自己的主觀色彩。
【仿寫片段】
1.喜歡蓮,喜歡它的淡淡清香,喜歡它的淡淡粉紅,喜歡它的亭亭玉立,喜歡它的濯清漣而不妖,喜歡它的柔情似水……眼里,除了憐愛還是憐愛,就像雨巷里的那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夢里,揮散不去,除了它的身影還是它的身影,除了它的俏麗還是它的俏麗。牡丹?玫瑰?百合?菊花?面對這些花中佳麗,我就像一位追求完美的藝術家,總覺得它們少了點什么,不能給我完全喜悅的感覺。也許這正是偏愛蓮的原因吧!
——王躍
2.蓮花的妖嬈,總令我驚嘆造物者的神奇,居然可以雕琢出如此完美的作品。靜靜地,我佇立于荷塘,欣賞她的美麗,去感受她那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生命力。
縱使歷盡秋末殘陽,寒冬蟄伏,她還是那樣傲然挺立,不畏寒風。蓮花從不計較名利,不出風頭,總是那樣默默地奉獻;從來都堅強自立,被稱為花之君子。
也許,蓮的美麗令人欣慰,但蓮的堅強卻讓人赫然一驚。我敬佩你,太陽為你自豪,小草為你微笑,時間為你記住熠熠的光輝。讓心靈飛舞吧!讓世界充滿你的光彩!
——王鑫
【練筆小結】
兩片段最突出的特點是借物抒情。作者都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抓住了蓮的特點加以描繪,并賦予蓮以人的高貴品質,最后都抒發了對蓮的贊美與熱愛之情。
【片段導入二】
“我的講義,你能抄下來么?”他問。
“可以抄一點。”
“拿來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講義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還我,并且說,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給他看一回。我拿下來打開看時,很吃了一驚,同時也感到一種不安和感激。原來我的講義已經從頭到末,都用紅筆添改過了,不但增加了許多脫漏的地方,連文法的錯誤,也都一一訂正。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
——魯迅《藤野先生》
【技法點睛】
選段字里行間都洋溢著藤野先生對“我”深深的愛憐之情。藤野先生害怕異國學生學不會,就檢查講義,修改、訂正講義,用實際行動來體現自己真摯的愛。藤野先生對“我”的關懷,表現出一位教師的治學嚴謹、循循善誘。
【仿寫片段】
1.當關愛成為一種樂趣的時候,你的生活便會充滿無限的快樂。洪戰輝在大學求學時依然照顧著自己的妹妹,雖然很辛苦,但他認為妹妹的笑聲是自己最大的快樂。叢飛是一百多個小孩的“爸爸”,在病魔纏身時他關注的依然是千里之外的那些孩子。雖然自己的家境并不寬裕,但他認為能夠看到孩子們上學的身影是自己最大的快樂。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用一雙關愛他人的眼睛去看世界、看生活,你的生命也會平添光彩。
——劉瑩瑩
2.鄰居有困難時,更是鼎力相助。有一次,王大爺生病沒錢住院,我母親把我預交的學費先墊上了,讓我著急了兩天。為此我還與母親大吵了一架,賭氣去上的學。后來,母親又給我借來了錢,親自送到學校里,向我的老師說明了情況,交上了學費。我的老師還當著全班的面大加贊揚了我的母親。唉,我好羞愧呀!
母親從來都是這樣,堅持不懈,用善心愛意去尊老愛幼,去對待每一個人。我真為母親的優秀品質而感動,我真為擁有這樣的母親而驕傲。
——趙夢凡
【練筆小結】
兩片段最突出的特點是贊美對他人的關愛,這是一種大愛,是博愛。簡潔樸素的語言,簡單的事例,卻都滲透著真摯的情感,不計得失,不為名利,是一份無私的愛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