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手機公益短信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由政府或相關機構發送的有關公眾利益的通知,如禁毒廣告、防汛預警等。另一種是邀請公眾參與公益活動的函告,如短信募捐、短信投票等。由于上述公益短信有內容長度受限性、互動性、公示性等特點,以短信形式發送的手機公益廣告,用語不僅要有豐富的思想內涵,還要在講道理的同時注意語言美,在或詼諧或深情的語言感召下使用戶獲得教益,促成行動。所以,我們從手機公益廣告中學習創作技巧大有益處。
一、語言簡明,講究魅力
一條短信要在極少的文字里包含大量信息,如所宣傳公益活動的主題、時間和解決辦法或參與方式等,文字表達必須要做到不重復不贅述,簡單明了無歧義,讓收看公益短信的用戶一目了然地了解信息內容。此外,還要注意情感信息的傳遞,可用比喻、夸張、雙關等修辭手法,形象具體,以彌補文字信息的蒼白空洞,達到以情感人、以“禮”服人的目的。
如,這條短信:“交管部門提示:今晨,東三環京廣橋東南角輔路污水管發生漏水事故,東三環京廣橋朝陽路附近實行交通管制,請車輛繞行。謝謝廣大市民的配合和支持!”寥寥幾十字,將短信所提示相關區域內用戶的信息完整地呈現出來,時間:今晨,地點:東三環京廣橋朝陽路,事件:污水漏水事故,解決辦法:需繞行。再如,這則祝福祖國的短信:“擺紙硯,揮筆墨,寫中華儒風雅韻;畫梅蘭,繪竹菊,寓中華錚錚鐵骨;讀詩書,品山水,激豪情,祝祖國繁榮昌盛。”語言簡練,句式整齊,運用排比和對偶的修辭手法,使得意蘊無窮,耐人尋味。難怪有學者認為在手機短信創作中應“適當借鑒詩歌,尤其是古典詩詞的句式、手法……以便以少寓多,以少勝多”。
二、表述文明,恰當得體
手機公益短信目的為勸服,所以在措辭上應注意盡量使用祈請語氣的詞語,在提倡或反對某些行為現象時,少用或不用嚴厲的“禁止”等言辭,語氣委婉,溫和得體不過激,避免引起收看公益短信的用戶心理上的逆反。
如,這則鼓勵植樹節義務植樹的公益短信:“樹多人長壽,山綠水自清。河北省林業局提醒您:3月12日是植樹節,為建設天藍、山綠、水清、氣爽的生態美好家園,請積極參加義務植樹活動。”再如,這則提倡清明節不焚燒紙錢的公益短信:“上墳不燒紙,獻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無火過清明。北京市朝陽區公安消防支隊提醒您:清明將至,請您文明用火,確保祭祀、掃墓防火安全!”
這兩則作為節前提醒大眾的公益短信,語氣謙和而有智謀,在心理上容易被收看短信的用戶接受,進而帶來行為上的改變,收到公益短信所追求的效果。
三、角度貼近生活,拉近心理距離
手機公益短信在選取立場角度時,應當站在普通人的視角上,多從貼近大眾的生活細節之處入手。特別是對于宣揚公德、提倡節約類主題的公益短信來說,更要杜絕大話空話,避免選取寬泛的敘述角度。短信應立足于生活常態,貼近大眾心理,使所宣傳的公益主題和相關引導具體可行。
如,這則鼓勵家長為子女樹立公德榜樣的短信:“你在孩子面前讓座位給老人,他們會知道這樣叫尊老;你在孩子面前把地上的垃圾撿進垃圾桶,他們會明白要保護環境;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成為孩子生活中的老師。”兩個日常生活的簡單細節,清楚明了地向收看公益短信的用戶展示了怎樣將文明行為融入生活,成為孩子的榜樣。再如,這條號召大家向貧困山區學生捐資的短信:“雙親步履蹣跚時,伸出攙扶之手;朋友泥濘跌倒時,伸出援助之手;同事工作困惑時,伸出幫忙之手;在貧困山區的小孩正為念書難時,請大家伸出愛心之手!”從“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切入,鼓勵大家傳遞愛心,讓愛不只是局限于親人和朋友,也應該關注貧困山區小孩的讀書難問題。